<h3> 为促进一线教师全面深入理解语文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帮助一线学好用好新教材,全面实现语文素养和立德树人融合,依据教科院安排,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课改中国行•新解新教材”在线培训活动。接到通知后,领导们立刻安排,保证全员参加。</h3> <h3> 培训邀请了厦门教育研究院的特级教师肖俊宇专家,获得这样名师指路的机会并不多,主题也恰恰是具有针对指导性的《基于统编教材的听评课》,老师们在听评课问题上有诸多的疑惑,盼望在这一晚的知识盛宴上有所收获。<br> 培训在周六晚7:30开始,老师们带着感恩的心,提前准备好设备和笔记本,早早进入直播间,等待学习。</h3> <h3>肖俊宇专家的讲座从四个方面展开:评课基本式、缘理念评课、抓特点评课和据预设评课。评好课的前提是听好课,对此,肖老师提出了四点听课要求:要仔细倾听,要深入思考,要攫取精要,要学会速记。</h3> <h3> 关于评课的基本式,肖老师为我们提炼了9个字:怎么教(简要叙述)、“怎么好”(充分展开)、怎更好(独到建议)。在评课的理念依据上,肖老师建议我们树立“从定律到运用,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带生活”的上课思路,充分利用演绎的逻辑认识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被动接受。</h3> <h3> 在听课过程中,要记录捕捉这节课的特点,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评课也是评学,每一个环节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教其不懂依学定教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有预设有生成,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得到尊重。</h3> <h3> 在讲座中,肖老师引用具体课例,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归纳出听评课的要点。老师们才恍悟,自己教过的课文,原来还可以这样教,抑或是这个老师的失误,原来自己也有过。有了思维的开拓和内心的共鸣,老师们的印象更深刻,更体会到“时不我待”的学习的紧迫感。</h3> <h3> 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满满当当,却让人意犹未尽。老师们边听边记,如饥似渴,感慨着自己听得太少了,学得太寡了,思得太浅了,唯有学习,才是治愈不会教、不会评的良药。<br> </h3> <h3> 讲座结束后,我们开展了组内讨论,大家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内心感受。大家认为,语言的知识要扩充,教学理念要深入,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基本功还要再扎实。道阻且长,我们继续前行。</h3> <h3>道阻且长,我们继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