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将军:剩下一口气也要走出草地

两代军人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声明:本号所有文章、图片(除注明外)均为原创,任何平台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违法必究!鼓励原号转发群发,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我们。]</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开国中将郭鹏,是人民军队中一员赫赫有名的战将。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出生入死,骁勇善战,为党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在革命生涯中,他不畏艰难,无惧牺牲,一心跟党走,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贞情怀和坚定信仰!</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开国中将郭鹏</b></p> <p><b>引子</b> </p><p> 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p><p>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p><p> 为了策应中央红军,红2、红6军团于10月底发起湘西攻势,相继攻克大庸、桑植、桃源等县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p><p> 1935年11月19日,在国民党军130多个团对湘鄂川黔苏区的重点围剿下,红2、红6军团1.7万人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告别苏区,实施战略转移,踏上长征之路。</p><p> 红2、6军团向南渡过澧水、沅江,突破敌人封锁线,进入贵州,尔后转向西进,渡过乌江上游鸭池河,展开于黔西、大定、毕节地区,与尾追而来的国民党军转战三个月,再次西进,进入乌蒙山区,与敌展开山地回旋作战,突破重围,进抵云南省宣威县来宾铺,又南进至贵州省西南部的盘县、亦资孔地区,准备创建苏区。</p><p> 1936年3月30日,红军总司令部电令红2、红6军团:<b>北渡金沙江至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图</b></p> <p><b>激战六甲</b></p><p> 接到总部命令,红2、红6军团遂于31日离开盘县地区挺进滇中,寻机北渡金沙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红2、6军团屡陷绝境,险象环生。六甲之战,堪称最凶险的一仗。</p><p> 4月8日拂晓,红2军团后卫6师刚刚抵达甸尾、可朗之间。师长郭鹏正要安排部队稍事休整,就见军团总部通信员飞马赶到,气喘吁吁地说:“郭师长,贺总指挥让你马上赶到军团部。”</p><p> 到了军团部,一进门,迎面撞见军团参谋长李达。不待郭鹏坐下喘口气,李达便急切地说:“你来的正好,情况十分紧急。据可靠情报,前方普渡河已被敌军占领,我军前卫部队受阻,敌郭汝栋纵队也已在嵩明、羊街一带布防防堵我军,后面敌军樊松甫、李觉、孙渡三个纵队追得很紧。敌军企图在普照渡河以东、功山以南围歼我军。孙渡的两个旅跑得最快,距离我们不到50公里。一旦赶到,形成合围局面,我们的处境就危险了。前有天险,后有追兵,两翼侧击,我军迂回无地,后果不堪设想。贺总命令你即刻带18团由可朗返回25公里,赶到六甲,最好能越过六甲,展开防御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行动。”</p><p> 这时,贺龙走过来特别叮嘱郭鹏:“抢时间,抢地形,一定要把敌人挡住!”</p><p> 郭鹏坚定地回答:“请贺总和参谋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我郭鹏什么也不怕,连死也不在话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红军时期的郭鹏</b></p> <p>  情况危殆,刻不容缓。</p><p> 话音未落,这个从参加革命起就已经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的铁血军人,毅然决然地像一阵风走出军团部。</p><p> 郭鹏,1906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黄獭嘴乡(现为枫林市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9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战火中,郭鹏成长为一名骁勇善战、果敢顽强的战将。1935年初,郭鹏任红2军团6师师长,下辖16、17、18团。</p><p> 赶到驻地,郭鹏亲自带领18团先行出发,让政委廖汉生带领另两个团随后赶来。</p><p> 他与团长成本新、政委杨秀山带1营为前锋,向六甲一路疾行。25公里的路,几乎是玩命狂奔,仅用了3个多小时就赶到六甲石腊它丫口,堪堪与敌先头部队孙渡部第7旅萧本源团遭遇,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大部被歼。</p><p> 真是太悬了!要是丫口被敌人占领,地形于我极为不利,红军将尽失先机。</p><p> 击退敌先头部队,郭鹏立即命18团团长成本新带2营、3营抢占右翼丘陵构筑工事,命刚刚赶到的16团抢占左侧山峰控制制高点,命17团在后侧布下第二道防线。师指挥所设在左后侧的一个高地上。</p><p> 刚布置停当,敌三个纵队以四个团的兵力向红军阵地发起进攻。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激战到后半晌,红军连续打退敌人十多次疯狂冲击,伤亡大批敌人,而红军也付出沉重代价,尤其是18团伤亡更大,阵地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师长郭鹏也负了伤。他命令一线防守部队撤至第二道防线,又从17团抽调一个营填补18团阵地的空隙,稳固防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红二军团总部长征途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贺龙(前排中)、郭鹏(后排左五)</b></p> <p>  薄暮时分,敌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竭尽全力发起猛攻。</p><p> 一大股敌人窜进18团阵地,红军战士以刺刀、枪托与敌人展开贴身肉搏。16团、17团的阵地上,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也和敌人进行白刃格斗。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贺龙派5师14团赶来增援,郭鹏命令他们向敌侧后进击,杀向敌指挥部。敌人一看不妙,急忙下令后撤,红军乘势发起反击,杀得敌军丢盔卸甲仓皇而退。</p><p> 坚守到午夜以后,接到撤退命令,郭鹏带着部队安全转移。</p><p> 六甲之战,是红2、6军团长征途中一场恶仗,打破了敌军围歼我军于普渡河、功山一带的阴谋,保障军团主力杀出一条通往胜利的血路。</p><p> 贺龙总指挥后来亲切地拍着郭鹏肩膀说:“你们这一仗打得苦,打得好。没有你们这一仗苦战,全军就没有今天。党忘不了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359旅领导左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罗振坤、唐子奇、郭鹏、王恩茂、7团李政委</b></p> <p><b>阿坝遇险</b></p><p> 六甲战斗之后,为了摆脱追兵,并避开川军在前面的阻挠,达成北上的目标,军团部决定改变进军路线,佯攻昆明,经滇西分两路从丽江的石鼓、巨甸两地渡过金沙江。</p><p> 红6师改成前卫,担任军团的开路先锋。</p><p> 4月11日,郭鹏率部攻下昆明附近的富民县城,而后涉渡普渡河,向滇西进军。</p><p> 18日,军团部命令郭师18团于19日拂晓前攻占详云县城,以保障军团主力顺利通过。</p><p> 郭鹏在六甲战斗中负了伤,此时尚未痊愈。接到命令,他坐在担架上,率领18团一路奔袭,于19日凌晨出敌不意地攻占详云,缴获枪支8000余支,扩充红军600余名,还获得大量物资装备。</p><p> 4月25日至28日,红2、6军团渡过金沙江,又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于1936年7月2日到达川西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主力胜利会师。</p><p> 7月5日,奉中革军委令,红2、6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肖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政治委员。郭鹏调红二方面军任作战科长。</p><p> 稍事休整,红二方面军从甘孜出发,继续长征,历时半个月,克服重重困难到达阿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右起:郭鹏、李贞、聂鹤亭、贺彪、谭友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41年冬于延安)</b></p><p class="ql-block"><br></p> <p>  这天夜里,贺龙总指挥要作战科长郭鹏带人骑马去15公里外的四方面军医院布置下一步穿越松潘草地的行军任务。路虽不算远,但途中有反动武装的小股敌人打暗枪,情况还是比较危险。</p><p> 临行前,贺龙再三叮嘱,路上务必小心,快去快回。</p><p> 去的时候还算顺利,10点钟赶到医院,布置完任务一看时间已是深夜12点。 </p><p> 刚才任务紧急没顾得上吃饭,也感觉不到什么,此刻返回路上,阵阵饥饿袭来。经过一座浮桥,这里有总指挥部副官处长杜世兴带人看守,便想着讨口饭吃。 郭鹏让其他人先走,自己填一下肚子马上赶回。</p><p> 也是命中注定有事。吃完饭,郭鹏上路,天下起大雨。过了5师的驻地有段山路,风疾雨狂,打得他睁不开眼。</p><p> 郭鹏转过山口弯道,忽然听见林子里传来一阵枪响,接着就从骡背上掉下来,滚落到一个几丈深的山涧里,顿时不省人事。</p><p> 不知过了多久,郭鹏苏醒过来。他睁眼一看,四周全是大树,心想一定是中了敌人埋伏。他试着挪动身子,一阵剧烈疼痛,不过还好可以活动。得赶快离开这里,到5师去。</p><p> 他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走了不多远就看见一条河。转念一想,敌人就在附近,不能让他们循着我的脚印找过来。于是,他把自己的脚印弄乱,再涉水过河。河流湍急,一下子把他冲出十几丈远,幸而抓住一根从岸上垂下的柳树技子爬上岸边,向前摸去。</p><p> 这时,几个骑马的红军战士发现了他,惊喜地说:找到了,找到了,找到郭科长了!</p><p> 一见到红军战士,郭鹏眼睛一黑身子一软又晕了过去。</p><p> 战士下马把他搀扶他到5师师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47年5月,郭鹏在合水战斗中负伤</b></p> <p>  原来,贺龙听到枪声,急忙询问随行的战士,得知郭鹏没有回来,又看见他的大青骡子单独跑回来,断定郭鹏出事了,立即给5师政委谭友林打电话,让他赶紧派人寻找。</p><p> 贺龙一夜未曾合眼,守在电话机旁,直到有了郭鹏下落,才大大地松了口气。</p><p> 5师政委谭友林看见浑身是血的郭鹏,不由倒吸了口冷气,伤势如此严重耽误不得。他用自己的被子把瑟瑟发抖的郭鹏包起来,着人立即送往总部医院。</p><p> 医生一检查,大大小小7个窟窿,最大的洞在小肚子的左后侧。这是郭鹏第14次负伤(他一生共负伤17次),连死神都成老熟人了。</p><p> 此时,新伤旧痕一起发作,伤口象刀剜一般疼痛难熬。不待医生处理完伤口,他已然昏昏然沉睡过去。</p><p> 队伍即将开拔,穿越人迹罕至的松潘大草地,尽管军务十分繁忙,贺龙、肖克、关向应等方面军首长对郭鹏的伤势还是极为关心,一起赶到医院看望他。</p><p> 贺龙俯下身子贴着耳旁关切地问:“你觉得怎么样?郭鹏!”</p><p> “不要紧,没有打到致命的地方。”郭鹏这么说,不只是想让首长们安心,更是想在长征过草地的关键时刻不要被掉队。</p><p> “说实话,到底怎么样?”贺老总一向不喜欢拐弯抹脚。</p><p> “只是浑身痛得很。”郭鹏只得实话实说。</p><p> “明白了,我们绝不会把你丢掉,这一点,你可一定要放心!”贺龙的话音未落,郭鹏的泪水已经在眼眶中滚动。</p><p> 他知道,前面的路荆棘丛生,异常艰难,完好的人都不一定能扛得过去,何况他身负重伤。</p><p> 当听到贺老总说出抽6个身强力壮、意志坚定的战士用担架把他抬出草地的决定时,郭鹏终于忍不往流下热泪,哽咽着只说了两个字:“党啊……”便语不成声,再也说不出话。</p><p> 一个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革命战士所有最纯朴真挚的情感全凝结在这两个字里面。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声呐喊!</p><p> 他想:就是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走出大草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48年,郭鹏(左一)在春西府战役中</b></p> <p><b>松潘生死</b></p><p> 红二方面军将士又踏上征程。</p><p> 松潘草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北部,纵横600里,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丰沛的雨量,造就河汊纵横的大片沼泽,水草盘根错结,连成片片草甸覆于沼泽之上。天苍苍,野茫茫,就是看不到一丝动物的生命迹像。</p><p> 在这支悲壮的红军队伍里,6位战士轮流抬着郭鹏踯躅前行。</p><p> 就在队伍刚启程的时候,躺在担架上的郭鹏看见一匹大红马朝他飞奔而来。这是贺老总的坐骑。</p><p> 贺龙到了跟前,跳下马,默默地伫立,什么话也没说。过了一会儿,贺总让郭鹏的警卫员把他马背上的东西御下来。贺龙一桩桩叮嘱:“郭鹏是个老烟筒,这一小袋是我抽剩下的烟,你给他带在身边。这两个袋子里是青稞炒面,把它驭在骡子上用雨布遮好,小心让雨淋成浆糊。”他又从挎包里掏出一坨用纸包着的酥油和一只小小的旱烟袋子:“这里面是盐巴,就这么一点儿了,给你全带上,可不敢丢喽。”</p><p> 说完,贺龙拧身上马飞驰而去!</p><p> 风中飘来他的声音:“有什么需要的,随时来找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48年11月,在永丰战斗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左起:郭鹏、王震、王恩茂</b></p> <p>  松潘草地的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下雨,一会又下雹子。虽然身上盖着雨布,衣服还是被淋得湿漉漉的。这让郭鹏的伤口疼痛加剧,精神一天差似一天,每况愈下。</p><p> 每到一个宿营地,贺龙总是要亲自过来看看郭鹏的伤势。这天,贺龙见他实在支撑不住,就说:“郭鹏啊,你到贺彪那里去吧,跟他一块儿走兴许会好一点。”</p><p> 贺彪是4师的卫生部长。他那里的医药设备是二方面军最齐全的,同时,他对伤员又是最负责的,认真细心,无微不至。还有一点,郭鹏与贺彪关系挺铁,贺老总一向知晓。所以,把他交给贺彪最让人放心。</p><p> 到了贺彪那里,正赶上一个好天气。贺彪从马袋子里把郭鹏的湿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晒,掏到最后,掏出一把手枪。这是郭鹏的佩枪。</p><p> “哎呀,这破枪怎么缺了一块铁嘛?”原来,枪柄上被打了个铜钱大的洞。</p><p> 贺彪这一声,倒让郭鹏想起负伤那天,手枪是挂在左胯骨这边的,该不会?</p><p> “那块铁在我的肚子里吧?”郭鹏说到。</p><p> 贺彪赶忙掀开被子一看,左胯骨处果然有个血肉模糊的伤口。他随即盖上被子,说了声“等一等”,就跑开了。</p><p> 不大功夫,贺彪带着潘医生过来。潘医生叫潘秉山,医术高超,在整个2 军团都是出了名的。</p><p> 潘军医检查后,坐实了枪柄上的铁块穿过胯骨,距离腹壁仅差一公分。正因为这块铁抵消了子弹的冲击力,腹壁才没有被洞穿,淤血才没有流入腹腔,保住了郭鹏的生命。真是不幸中之大幸!</p><p> 然而,眼下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块铁在体内引起组织发炎,伤口已经溃烂了,如果不取出来,一旦烂穿腹壁就有生命危险。这话潘军医没敢当着郭鹏的面说,只是悄悄地告诉贺彪。</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49年11月,郭鹏在吐鲁番各族群众大会上</b></p> <p>  “不取不行吗?”贺彪问。</p><p> “不取出来不行。可是这鬼地方,没有麻药,连手术刀也没有。”</p><p> 谁也不再作声,周围静得可怕。</p><p> 楞了一会儿,潘军医又说:“5师还有点‘寒冷麻药’,借一点可以凑合。没有手术刀,找把刺刀、一把剪子、一把陶锉,磨一磨,也能对付。只是手术没有把握,一是工具太坏,二是病人身体吃不消,万一……”潘医生没有再说下去。</p><p> 贺彪一边挠着头发,一边转圈子。转啊,转啊,突然站在潘医生跟前。</p><p> “动比不动好,对不对?”</p><p> “对!”</p><p> “不动没希望,动了还有一线希望,对不对?”</p><p> “对!”</p><p> “既然这样,那就下决心动吧!老潘,工具、药品,我想办法。动手术时,我给你当助手。咱们尽力而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49年底,第2军领导合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左起:王恩茂、左齐、郭鹏、顿星云</b></p> <p>  第二天,到了宿营地。</p><p> 安顿好后,潘医生开始磨刀和锉。贺彪就来做郭鹏的思想工作,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这手术没什么大不了,比割盲肠还容易,担保不会出问题,就是痛得厉害一点,让郭鹏咬咬牙挺过这一关。</p><p> 听起来蛮有把握,蛮有信心,其实心里七上八下的。郭鹏那能不知道,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怕什么!又不是第一次做手术。放心吧,我挺得过去!”</p><p> 待老潘一切准备停当,贺彪就开始给郭鹏洗伤口、打麻药。所谓寒冷麻药,其实就是早期的冷冻麻醉,只是一种局部的浅表性麻醉,比如牙痛之类有一点镇痛效果,对于深度手术根本不管用。</p><p> 潘医生先用剪子饺去伤口表面的烂肉,再用刺刀切开深部,取出铁块。这个环节时间不长,对郭鹏来说,咬咬牙能挺过去。而接下来的环节才是真正的受罪。由于骨头已经碎了,渣滓很多,必须清除渣滓,用刺刀刮干净,再用锉子把骨头锉平。</p><p> 听着锉子摩擦骨头发出吱吱咯咯的声音,郭鹏就像无数只虫子在心里噬咬,冷汗早已将衣服湿透了。手术中,郭鹏几次痛得昏死过去,却始终没有吭一声。</p><p> 就在这个时候,贺龙飞马赶到,未等下马就高声问道:“怎么样啦?”</p><p> 听到贺总的声音,郭鹏就像心里注入一股巨大的力量,忘记了痛,也忘记了冷。</p><p> 就听潘医生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直起身子站起来说道:“好了!”</p><p> 贺龙感激地握住潘医生手说:“神医啊,神医!谢谢你!”</p><p> 而郭鹏却像从地狱中打了个来回,全身虚脱,疲惫不堪。看着沉沉昏睡之中的郭鹏,贺老总不由赞叹道:“硬汉,真是条硬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50年在喀什</b></p> <p>  郭鹏动了手术之后,红二方面军开始进入水草地。一望无际的松潘草地,美丽温情的外表下,暗藏重重危机。</p><p> 路,根本就没有路。草甸子下面全是水浸泡透了的烂泥,一步一溜,一步一滑。稍不留意,便会陷入沼泽之中。</p><p> 担架员抬着郭鹏在烂泥中行走,鞋子不能穿了,只能光着脚走路,没几天脚全烂了。而且走这样的路,体力消耗极大,粮食一天天少下去,他们宁可饿肚子也不肯多吃一点。盐,不吃;酥油,也不吃。为的是留给郭鹏尽快恢复身体。</p><p> 天黑宿营,他们跑老远去拾柴禾,湿漉漉的柴点不着火尽冒浓烟。有的去挖野菜,之前,在红二方面军的前面,红四方面军刚刚穿越草地,能吃的野菜也都所剩无几啦!</p><p> 有一天,终于断粮了。大家饿着肚子走了一天,偏偏天又下起雨,又饥又冷。大部队都走出很远了,只有他们几个顶着雨坐在泥水里,谁也没有力气说话,没有力气走动。沉沉夜幕中,他们象落单的大雁一样无助。</p><p> 忽然,他们听到前方传来了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p><p> 啊,是贺老总!</p><p> 原来,贺龙天黑时,没有看到他们,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知道他们掉队了,便冒着大雨返回寻找。</p><p> 贺龙把随身带来的炒面、烟叶分给他们。</p><p> “大家吃点干粮,慢慢走,不要掉队。同志们,我们就要走出草地了,胜利离我们不远了!”</p><p> 三天后,红二方面军走出草地。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宁夏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完成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p><p> 历史在这一刻定格为:郭鹏与所有红军将士们脸上的笑容和泪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68年毛主席接见大区负责人,与郭鹏握手</b></p> <p><b>资料来源:</b></p><p> 《郭鹏将军》 兰州大学出版社</p><p> 本文得到郭鹏将军之子郭承志大哥的大力支持</p> <p><b>【人物小传】</b></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郭鹏,原名郭光前。1906年10月生于湖南省醴陵市黄獭嘴乡(现为枫林市乡)。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9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被派到长沙国民党军做兵运工作。1930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16军9师9团连长,红18军52团营长,红6军团17师50、51团团长,红2军团6师师长。参加了湘鄂赣、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5年获三等红星奖章。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32军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了山城堡等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起任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参谋长、副旅长,先后参加收复晋西北七城等战斗和百团大战。1941年任晋西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同年冬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11月后任八路军南下支队干部大队大队长、支队副司令员,湖南抗日救国军副司令员,随部挺进湘粤边。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原军区第359旅旅长。1946年率部参加中原突围到陕甘宁边区。后任晋绥野战军第2纵队第59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2军军长,后率部参加保卫延安和解放西北诸战役及进军新疆。新中国成立后,任喀什军区(后称南疆军区)司令员。1953年入军事学院学习。后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7月16日于上海逝世。 </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谢谢关注点赞支持及转发分享</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