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闽宁镇

贺兰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配曲:花儿一唱天下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千年黄河上高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百万移民下平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协同共进绘华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产业兴旺惠民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扶志扶贫断穷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宁夏几十年来脱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攻坚取得巨大成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闽宁镇》</span>年度重点扶贫电视剧, 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东南卫视、宁夏卫视、深圳卫视,以多网电视台史上最强阵容开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名《闽宁镇》不知为何改叫《山海情》?纯属败笔,鄙人还是钟情《闽宁镇》</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34, 34, 34);">古香古色亲近接地气,西海固方言亲</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切深受观众喜爱。被网友誉为“扶贫年度神剧” 开创了扶贫剧创作新模式,在喜剧设计、影像质感、时代气质,重塑了扶贫剧的类型摸式,成为“行业新标杆” ,做到了“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电视剧《闽宁镇》<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知名导演、编剧、演员强强联合“主旋律商业大片”大放异彩,</span>首先,高质量地表现宁夏闽宁镇20多年来通过“吊庄移民” “东西对口协作”等方式将戈壁荒滩变成金沙滩的故事。老戏骨尤勇、张嘉译、闫妮、姚晨、郭京飞、新秀黄轩、黄尧等“流量与演技”兼具的明星阵容组合,使该剧在开播时保证了剧集的热度。《闽宁镇》故事能够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满足观众的观看愉悦和网络观看的“爽感” 配角的丰满生动。堪称“主旋律扶贫大剧”的创作新模式。“家国叙事”类型将情感、励志、青春、偶像、网络融入模式。通过马得福一家及相关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呈现了闽宁镇20多年的历史变迁。具有史诗气质的故事必然涉及群像式的人物和多线索的故事,该剧运用家国叙事结构,用观众熟悉的宗亲关系勾连剧中人物,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都纳入了以马得福为中心的 “家族树结构”,搬迁前的涌泉村以宗亲关系存在的马家、李家两姓人,代理村支书是马得福的父亲马喊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嘉译扮演)</span></p><p class="ql-block">,脾气又执拗又急的李大有(尤勇扮演)是马得福的二叔,第一个种蘑菇、承包建筑工程发家致富的“先行者”马得宝是马得福的弟弟,通过勤劳奋斗成功“翻身”的李水花是马得福的初恋之人,到福建打工的年轻人代表白麦苗(黄觉扮演)是马得宝的恋人,执着于教育扶贫的白校长是白麦苗的父亲,扶贫科技工作者凌一农教授是马得宝的“师父” ,市委书记是马得福的岳父……在中国传统 “家国天下” 的文化潜意识里,采用家国叙事更贴近观众,更容易使观众融入故事,更能够获得情感共鸣。《闽宁镇》的“家族树结构”相对松散,聚焦扶贫故事多于家族故事,但播出后的效果证明,“家国一体”仍旧更适\合中国现实题材剧,尤其是乡村题材剧的叙事。</p><p class="ql-block"> 该剧整合了情感剧的类似叙事手法。剧中角色马得福与李水花;马得宝与白麦苗的爱情故事,设置为常见的“初恋” “纯爱” “误会” “错过” “遗憾”等桥段,但导演对这些桥段不老套,一反情感剧为了矛盾而矛盾、为了悲剧而悲剧的设计,将遗憾与美好、波折与纯粹见缝插针地穿插在了扶贫叙事中,为剧情发展增添了别样风格趣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麦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喜剧手法的突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利用地方方言、民风、民俗的差异制造笑点是扶贫剧叙事的常规手法,并且大部分喜剧角色都由文化水平有限的村支书、村里的懒汉和性格怪异的村民等 “愚昧”群体承担。《闽宁镇》突破了类型范式,将大部分“搞笑”任务分配给了扶贫干部、科技工作者、努力致富奔小康的上进村民等“正派” “先进”群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利用方言口音制造笑点。剧组在前期调理研中偶然获知当年两地干部因语言沟通的障碍,留下了很多有趣的笑料,根据这些事实设计了各种笑点。演员郭京飞饰演的福建扶贫干部陈金山是前几集的搞笑担当,因为他是福建莆田人,说话时语速很快还有浓重的口音,宁夏本地人根本不懂他在说什么,“治沙”被听成“自杀” ,一段见义勇为的事迹被翻译成“小偷搞科研” ,各种误读层出不穷,经常令观众捧腹大笑。在故事前半段,两地干部因方言问题导致的小幽默不时出现,播放效果极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剧在细节处理,美学考究演员使用上,讲究赋予该剧与众不同的时代质感和美学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34, 34, 34);">  《 闽宁镇》塑造了移民搬迁艰苦奋斗创造新生活的宁夏山区百姓,刻画了远赴大西北扶贫攻坚的海滨福建干部、技术专家,没有用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就将裹着海风而来的温暖吹遍了苦寒的西北山区,从而山海相逢共结扶贫情(山海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34, 34, 34);">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麦 苗和恋人马得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该剧讲述了政府建立吊庄基地,号召西吉移民、搬迁。但飞沙走石的荒漠条件太艰苦,搬迁来的村民第二天就走了一半。马得福用尽各种办法动员大家去吊庄,并帮助村民们留下来。1996年,党中央作出推进东西部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共同推进宁夏扶贫工作。福建专家教村民们种蘑菇,又想尽办法为蘑菇寻找销路。扶贫扬水工程,劳务输出、招商引资,闽宁镇|旧貌换新颜,报名搬迁越来越多。时光飞逝,闽宁镇变得越来越好。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闽宁镇》村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琐碎平淡、细枝末节,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扶贫干部并非万能,无“主角光环”,村民们不理解、技术上不懂行、手中资源不足——扶贫干部所能遇到的真实困难,都刻画在了剧情细节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扶贫剧创作实事求是,扶贫干部不是万能的,不是政府派来扶贫,资金、设备、平台、渠道难题一 一迎刃而解。剧中表现扶贫干部背后的国家力量、时代潮流、人心所向,唯有如此,扶贫剧里的人物才会真正地鲜活起来,《闽宁镇》之所以能打动如今的年轻人,是因为剧中为脱贫而奋斗的村民里,村支书是一位农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这和以往的一些扶贫剧将扶贫干部的面孔进行模式化、呆板化的表达不一样,年轻人参与扶贫,他们给贫困地区带来的除了一些硬性的政策支持之外,更多的还是他们的年轻、朝气与锐气,他们打破了阻碍城市与乡村流动性最关键的“闸口”,他们让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潮水一般涌进贫困地区。年轻人扶贫,其实更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洗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沿着扶贫的道路,知识精英、青年群体的“返乡”,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了活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可能从未如此之高,这要感谢“信息洪流”与“观念水位”带给贫困地区的巨大影响,感谢青年群体对乡村充满感情的注视。这 注视是热忱的,也是平等的。他们不以“牺牲者”或“奉献者”的身份自居。如此,才能真正博得贫困地区群众的信赖,才能真正激发贫困地区脱贫奋斗的巨大能量。《闽宁镇》传播满满的正能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轩领衔主演的马得福是一位生长于西海固的基层干部,知识和责任感让他勇于带领乡亲们开拓创新,剧照中的他眼里有光,心怀希望。胡明在剧中则饰演了一位优秀党员干部书记张树成,剧照中的造型和神情也十分贴合剧中人物形象。主要演员们化身扶贫攻坚的奋斗者,以扎实踏实的演技,展现了闽宁镇奔小康过程中的种种事件,组成了一幅群策群力的奋斗画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