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阳市北数十里,有一个以张衡祖居地闻名全国的乡镇——石桥镇。石桥镇在清代后期,出了个地跨宛、方、召三县,拥有土地超过千顷的大主家,宣统皇帝亲赐主人 “千顷牌”。这个人名叫彭泰,人称老彭泰,说起他的发家史,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p><p class="ql-block"> 相传彭泰原是山东人,年轻时因在家乡惹了官司,只身逃命到石桥。在石桥,他以要饭为生。白天要饭,晚上在一家磨道里睡觉。这年夏天,镇上一位穷秀才见彭泰身强力壮,人又勤快懂礼,便对彭泰说:“彭泰呀,你年纪轻轻的,要饭可不是个长法呀。我有一把刀,你拿去用,每天开些瓜卖,总比要饭强些。”彭泰觉得有道理,拿过秀才的刀,干起了卖瓜的营生。卖了一季瓜,挣了些钱,彭泰很高兴,买些礼,谢候了秀才。</p><p class="ql-block"> 且说石桥镇有一个大户人家,房子几岀几进的,可偏偏财旺人不旺,到此时,家里只剩一个老太太了。老太太很爱吃瓜,彭泰也常常挑好瓜送给她。老太太很爱见彭泰,见彭泰的刀又钝又旧,便对彭泰说:“彭泰呀,说起你是个卖瓜的,连个利刀都没有,大娘给你一把刀吧。”说着,老太太从屋里拿出一把一二尺长的刀子。这把刀明光闪闪,刀头尖利,刀背镶金,刀把镌刻兽头花纹。“这把刀我们用了人老几辈子了,我一个孤身老婆子已经用不上他了,你用吧。”老太太说,“不过,这把刀,只能你用,可不能转给别人。”彭泰谢过老太太,爽快地答应了老太太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过了瓜季,没事可干,彭泰忧心起来。一天,彭泰正在磨道里吸闷烟,秀才来到磨坊。他对彭泰说:“卖瓜是个冷热活,只能干一季,你开饭馆吧。”彭泰说:“老哥呀,你不是开玩笑吗?我一没有房子,二没有资金,开什么饭馆呀。” 秀才说:“我在村子里人缘还算不错,房子,我能给你找,资金嘛,你兑上卖瓜钱,我再给你筹点。”彭泰高兴地接受了。过了几天,饭馆粉刷一新,开张营业了。彭泰先是摆了好几桌,谢候秀才和乡亲,然后,认认真真开始做生意。他的饭馆,老不欺,少不哄,价钱公道,保质保量,不久便在石桥街站稳了脚步。</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段时间,秀才又找彭泰商量事情。他问彭泰说:“老弟,你想不想置买房屋呀?”彭泰说:“怎么不想,做生意光占用人家的房子我心里不踏实。可现在让我置买房屋不是做梦吗?”秀才说:“我知道一处房产,很不错,也不要大价钱。你只要出心买,我去说合说合。”彭泰问:“谁家的房子呀?”秀才说:“就是你常去送瓜的老太太家的房子。”彭泰露出惊诧的神色:“老兄,你不要开玩笑了。人家几岀几进的房子,我几辈子挣的钱能买得起呀。”秀才说:“你不信,过两天我找中人给你和老太太签契约做见证。”</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秀才果然领着一干人来了,其中有老太太的族人,镇上的头面人物。他们要求的条件很简单,就是老太太百年之后,只要把她埋殡出去就行了。彭泰觉得不可思议,但中人都这么说,他自然不说什么,爽快地在契约上签了字。</p><p class="ql-block"> 自从签了字,彭泰去老太太家更勤了,老太太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没等老太太开言,彭泰就早早地给办了。年来节到,彭泰还置买些礼物瞧看老太太。</p><p class="ql-block"> 一晃几年过去了。有一年夏天,老太太生了重病,彭泰跑前跑后为她看病,跟儿子一样悉心照料她。可最终也没有留住她,老太太最后拉住彭泰的手归天了。彭泰很悲痛,拿出他做生意挣的钱,隆隆重重地为老太太办了丧事。</p><p class="ql-block"> 从墓地回来,彭泰径直来到老太太的家。不,现在已是自己的家了。到了家门口,他有些害怕了。这倒不是因为老太太的死,而是这座宅子的凶险。原先彭泰不知道,他与中人签了契约之后,才听到人们风言风语地说发生在这座宅子里的种种离奇事。过去,有贼到这里偷东西,莫名其妙地眼瞎了;有族人夜里潜入宅子,想害死老太太霸占家产,结果精神失常;镇上一些胆大的不信邪,夜里睡在宅院,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结果第二天起来,一个个变得嘴眼歪斜。因为这,镇上的人晚上没人敢进这座宅院,更没人想打这处宅子的主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彭泰是个胆大人。他想,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我彭泰不是要贪这座宅子的便宜,而是没人敢买,我才捡个漏宝,该不会遭遇前人那些凶险吧。</p><p class="ql-block"> 这时,天渐渐黑了。彭泰不敢贸然住到屋里,他摘掉门板,铺上席子,把老太太给的刀子放在枕下,慢慢地躺了下来。他不敢睡熟,塌蒙着眼,半睡半醒地一直到夜深人静。半夜时分,他正要睡熟,忽见两道白光从后院闪出,在院中打了个旋儿,然后向彭泰的头部飞来。说时迟,那时快,彭泰从枕下拉出刀子,向两道白光砍去,只听“刷”的一声,两道白光折过头,飞向后院,一转眼,不见了。彭泰马上起身束腰,挥舞刀子,在院子里砍杀了一阵。然后,他走进屋子,对每个房间的地面,都用刀子砍了一遍。几进几出的宅子快砍完时,鸡子开始叫了。最后,他砍到一处墙角,感觉有些异样。他砍时,地面发出“嗵嗵”的声响。彭泰立即找到铁锨、铁耙,在此处挖掘起来。不一会儿,发现一层砖头,再往下往四周挖下去,现出砖头券成的方方正正的东西。弄这么个东西干什么?彭泰感到很奇怪。他小心翼翼地揭开顶层的砖块,砖块下露出了一层木板,揭开木板,下面是两个军斗缸,军斗缸上面覆着一层纸,去掉纸,呀!是两缸白亮亮的元宝!彭泰狂喜不已,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取出些元宝后,按原样迅速收拾好现场,又在那里放些杂物,走了出来。这时,天大亮了。</p><p class="ql-block"> 自此以后,彭泰住在这里,再没出现过奇怪的事,镇上的人对此倒觉得奇怪。这一年,彭泰已二十多岁了,可镇上人没人敢把姑娘介绍给他,因为怕姑娘在这座宅子里出事。</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有一个从西峡往禹县贩药的商人,中午在彭泰的饭店馆里吃饭,得知彭泰的婚姻状况后,他把彭泰喊到一边,跟他细谈起来。商人说,在他的家乡西峡,有一个表妹,相貌姣好,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可婚事屡遭不幸,她先后与三个男子订婚,这三个男子都在婚前得病离世。若不嫌弃,他情愿牵线搭桥。彭泰说:“我原是一个要饭的,敢嫌弃人家这个那个?你去说吧,如果我与她亲戚成就,定重重谢你。”商人很高兴,说:“过段时间,我把她领来,你若中意,就把她留下来,若看不中,我还把她带回去。”彭泰心里高兴,又上些酒菜,跟商人聊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过了二十来天,商人果然领着他的表妹来了。男女二人一见面,彼此都很满意。彭泰就在自己的饭馆备几桌酒菜,邀请左邻右舍和镇上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简单又温馨地办了婚事。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很美满幸福。</p><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两缸元宝的事,彭泰只给秀才透露了原委,并请秀才做管家,一方面打理饭店的事,一方面陆陆续续把元宝转换成田产。多年之后,彭泰发展成了地跨三县、门挂千顷牌的大主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阳市北数十里,有一个以张衡祖居地闻名全国的乡镇——石桥镇。石桥镇在清代后期,出了个地跨宛、方、召三县,拥有土地超过千顷的大主家,宣统皇帝亲赐主人 “千顷牌”。这个人名叫彭泰,人称老彭泰,说起他的发家史,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传彭泰原是山东人,年轻时因在家乡惹了官司,只身逃命到石桥。在石桥,他以要饭为生。白天要饭,晚上在一家磨道里睡觉。这年夏天,镇上一位穷秀才见彭泰身强力壮,人又勤快懂礼,便对彭泰说:“彭泰呀,你年纪轻轻的,要饭可不是个长法呀。我有一把刀,你拿去用,每天开些瓜卖,总比要饭强些。”彭泰觉得有道理,拿过秀才的刀,干起了卖瓜的营生。卖了一季瓜,挣了些钱,彭泰很高兴,买些礼,谢候了秀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且说石桥镇有一个大户人家,房子几岀几进的,可偏偏财旺人不旺,到此时,家里只剩一个老太太了。老太太很爱吃瓜,彭泰也常常挑好瓜送给她。老太太很爱见彭泰,见彭泰的刀又钝又旧,便对彭泰说:“彭泰呀,说起你是个卖瓜的,连个利刀都没有,大娘给你一把刀吧。”说着,老太太从屋里拿出一把一二尺长的刀子。这把刀明光闪闪,刀头尖利,刀背镶金,刀把镌刻兽头花纹。“这把刀我们用了人老几辈子了,我一个孤身老婆子已经用不上他了,你用吧。”老太太说,“不过,这把刀,只能你用,可不能转给别人。”彭泰谢过老太太,爽快地答应了老太太的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瓜季,没事可干,彭泰忧心起来。一天,彭泰正在磨道里吸闷烟,秀才来到磨坊。他对彭泰说:“卖瓜是个冷热活,只能干一季,你开饭馆吧。”彭泰说:“老哥呀,你不是开玩笑吗?我一没有房子,二没有资金,开什么饭馆呀。” 秀才说:“我在村子里人缘还算不错,房子,我能给你找,资金嘛,你兑上卖瓜钱,我再给你筹点。”彭泰高兴地接受了。过了几天,饭馆粉刷一新,开张营业了。彭泰先是摆了好几桌,谢候秀才和乡亲,然后,认认真真开始做生意。他的饭馆,老不欺,少不哄,价钱公道,保质保量,不久便在石桥街站稳了脚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段时间,秀才又找彭泰商量事情。他问彭泰说:“老弟,你想不想置买房屋呀?”彭泰说:“怎么不想,做生意光占用人家的房子我心里不踏实。可现在让我置买房屋不是做梦吗?”秀才说:“我知道一处房产,很不错,也不要大价钱。你只要出心买,我去说合说合。”彭泰问:“谁家的房子呀?”秀才说:“就是你常去送瓜的老太太家的房子。”彭泰露出惊诧的神色:“老兄,你不要开玩笑了。人家几岀几进的房子,我几辈子挣的钱能买得起呀。”秀才说:“你不信,过两天我找中人给你和老太太签契约做见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秀才果然领着一干人来了,其中有老太太的族人,镇上的头面人物。他们要求的条件很简单,就是老太太百年之后,只要把她埋殡出去就行了。彭泰觉得不可思议,但中人都这么说,他自然不说什么,爽快地在契约上签了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从签了字,彭泰去老太太家更勤了,老太太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没等老太太开言,彭泰就早早地给办了。年来节到,彭泰还置买些礼物瞧看老太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晃几年过去了。有一年夏天,老太太生了重病,彭泰跑前跑后为她看病,跟儿子一样悉心照料她。可最终也没有留住她,老太太最后拉住彭泰的手归天了。彭泰很悲痛,拿出他做生意挣的钱,隆隆重重地为老太太办了丧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墓地回来,彭泰径直来到老太太的家。不,现在已是自己的家了。到了家门口,他有些害怕了。这倒不是因为老太太的死,而是这座宅子的凶险。原先彭泰不知道,他与中人签了契约之后,才听到人们风言风语地说发生在这座宅子里的种种离奇事。过去,有贼到这里偷东西,莫名其妙地眼瞎了;有族人夜里潜入宅子,想害死老太太霸占家产,结果精神失常;镇上一些胆大的不信邪,夜里睡在宅院,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结果第二天起来,一个个变得嘴眼歪斜。因为这,镇上的人晚上没人敢进这座宅院,更没人想打这处宅子的主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彭泰是个胆大人。他想,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我彭泰不是要贪这座宅子的便宜,而是没人敢买,我才捡个漏宝,该不会遭遇前人那些凶险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天渐渐黑了。彭泰不敢贸然住到屋里,他摘掉门板,铺上席子,把老太太给的刀子放在枕下,慢慢地躺了下来。他不敢睡熟,塌蒙着眼,半睡半醒地一直到夜深人静。半夜时分,他正要睡熟,忽见两道白光从后院闪出,在院中打了个旋儿,然后向彭泰的头部飞来。说时迟,那时快,彭泰从枕下拉出刀子,向两道白光砍去,只听“刷”的一声,两道白光折过头,飞向后院,一转眼,不见了。彭泰马上起身束腰,挥舞刀子,在院子里砍杀了一阵。然后,他走进屋子,对每个房间的地面,都用刀子砍了一遍。几进几出的宅子快砍完时,鸡子开始叫了。最后,他砍到一处墙角,感觉有些异样。他砍时,地面发出“嗵嗵”的声响。彭泰立即找到铁锨、铁耙,在此处挖掘起来。不一会儿,发现一层砖头,再往下往四周挖下去,现出砖头券成的方方正正的东西。弄这么个东西干什么?彭泰感到很奇怪。他小心翼翼地揭开顶层的砖块,砖块下露出了一层木板,揭开木板,下面是两个军斗缸,军斗缸上面覆着一层纸,去掉纸,呀!是两缸白亮亮的元宝!彭泰狂喜不已,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取出些元宝后,按原样迅速收拾好现场,又在那里放些杂物,走了出来。这时,天大亮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此以后,彭泰住在这里,再没出现过奇怪的事,镇上的人对此倒觉得奇怪。这一年,彭泰已二十多岁了,可镇上人没人敢把姑娘介绍给他,因为怕姑娘在这座宅子里出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有一个从西峡往禹县贩药的商人,中午在彭泰的饭店馆里吃饭,得知彭泰的婚姻状况后,他把彭泰喊到一边,跟他细谈起来。商人说,在他的家乡西峡,有一个表妹,相貌姣好,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可婚事屡遭不幸,她先后与三个男子订婚,这三个男子都在婚前得病离世。若不嫌弃,他情愿牵线搭桥。彭泰说:“我原是一个要饭的,敢嫌弃人家这个那个?你去说吧,如果我与她亲戚成就,定重重谢你。”商人很高兴,说:“过段时间,我把她领来,你若中意,就把她留下来,若看不中,我还把她带回去。”彭泰心里高兴,又上些酒菜,跟商人聊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二十来天,商人果然领着他的表妹来了。男女二人一见面,彼此都很满意。彭泰就在自己的饭馆备几桌酒菜,邀请左邻右舍和镇上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简单又温馨地办了婚事。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很美满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两缸元宝的事,彭泰只给秀才透露了原委,并请秀才做管家,一方面打理饭店的事,一方面陆陆续续把元宝转换成田产。多年之后,彭泰发展成了地跨三县、门挂千顷牌的大主家。</p> <p class="ql-block">本篇作者:鑫龙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