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

國繁

<p class="ql-block">  1,仫佬族自称“伶″,少部分地区自称“谨”或“本地人″。汉族称其“仫佬″,壮族用其壮语称他们为“布谨”。史书记载中,写他们为“姆佬″或“木佬″。</p><p class="ql-block"> 元代以前,史书往往将“仫佬″族与“伶″或“僚″并称,“仫佬″族的先民被归属于当时泛称的少数民族“僚族"之中。僚族的称呼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汉书《西南夷传》称夜郎境内的主体民族为“夷僚″。晋代以后,文献资料上到处可见类似的称呼,涉及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僚族,又出现了“僚民"、“僚子"、“土僚″、“夷僚"、“生僚"、“山僚″、“洞僚"等称谓。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边界的僚族,被称为“葛僚″、“守宫僚″、“夷子″等。关于“僚″,许多学者认为是“骆"的后裔,而“骆″则被认为是“越″的另一称谓。而“越"是中国南方民族的一个大族系,春秋战国至秦汉,曾不断发生迁徙。到了汉代,史籍不再见了“骆″的称谓。而改称“僚"。由汉至唐、宋的一千多年间,僚族被当作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么佬族就属于这其中的一支,清嘉靖《广西通志》说:“天河僚在县东,又名姆佬。″《古今图书集成》载;“天河县分四乡,县东八里咸伶种,名曰姆佬。″都指明了“僚"、“伶″与“姆佬″(仫佬)的直接关系。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娄苗″、“木娄″等。明清以后,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称见于史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战国未年,居住在岭南西部的仫佬族先民,属于西瓯骆越的一支。《汉书》载;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赢,面南称王。又载:“骆越之人父子同江而浴,相习以鼻饮″。秦朝建立,统一岭南。仫佬族祖先同岭南其他族群一样,进入了祖国民族大家庭,被统称为僚。汉代,大批汉族人进入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岭南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隋唐时代,中央王朝在岭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设置了几十个羁糜洲县,并任用当她少数民族首领为州县长吏。对这些州县的长吏中央采取政策是,只要他们承认中央政权,服从调遣,履行义务。就可以世代袭职,享受有关待遇,而且还可以保留当地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这一时期仫佬族先民“僚"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牛耕开展出现,稻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手工业的冶炼、淘金、制陶、采铜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还生产出了做为农副产品进行交換的“僚″布。</p><p class="ql-block"> 在晋代,仫佬族的祖先被称为“濮僚″,南北朝时期也有被称为“木笼僚″的。宋、元两代是仫佬族从“僚″、“伶″等中分化为单一民族“仫佬″族。</p> <p class="ql-block">  3,根据历史记载与传说:可以推说: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己居住在罗城一带。</p><p class="ql-block"> 明朝继承宋元制度,在罗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地区继续设制流官。社会基层设置里、甲,同时在县官以下增设土巡司,镇或寨堡等机构。让当地头人等任职,把汉官与土官的统治结合起来。当时农业己有一定的水平,进入了封建社会,人们每年向朝庭交纳夏秋两季的税米。清代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每一“冬"约十来户居民,设立“冬头″,由大家推举负责筹粮收款。“冬″原为缴粮筹款而划分区域单位,由于仫佬族大多都是同姓聚居,一个村里大多居住一个姓氏血源关系的族人,因些后来“冬″以下又分“房”,实际成为封建宗族制度下的姓、房组织。</p><p class="ql-block"> 民国初年,设置了团总、保董、甲长等,国民政府利用当年的“冬头″为保、甲长,统治仫佬族人民。1933年以后,国民党的势力深入,建立了区、乡、村的保甲制度,由区长任队长兼任小学校长。实行“三位一体、五户联保″的统治。</p><p class="ql-block"> 仫佬族中那些“乡佬”、“族长″往往都上通官府,下揽族权。他们利用乡约、族规、家训,极力维护族权、夫权等封建宗法制度。</p> <p class="ql-block">  4,仫佬族,民族语言为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本族文字,通用汉字。</p><p class="ql-block">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主要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在贵州主要居住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福泉等县。</p><p class="ql-block"> 1956年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识别,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族名为仫佬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字显示,仫佬族人口总数207352人。</p> <p class="ql-block">  5,仫佬族地区1950年解放,进行了清匪、反霸的斗争。1952年初,广大仫佬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进行了土地改革,使地主阶级佔有的土地回到了农民手中,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伟大目标。</p><p class="ql-block"> 1956年仫佬地区,完成了农业合作化之路,1958年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1984年经国务院拟准,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p> <p class="ql-block">  6,上世纪二十年代,仫佬族地区大兴土木,建筑了不少的佛教寺庙。仅罗城县附近就建有名贵寺、开元寺、双福寺、万广寺等四大寺庙。城东还有迴龙寺、寿福寺等小寺庙,这些寺庙长年香烟缭绕,前来祈求賜福消灾的人络绎不绝,每年还要定期举行一次会期,附迁村寨的人都来参加祭祀。相对来说,道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具更为重要位置,人们要遇上疾病和灾难,都要请法师去做法。敬神、祛邪,祈求神灵保佑平安。</p><p class="ql-block"> 仫佬族民间信仰还处于原始阶段。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石、水、火、木,飞禽走兽,以及古往今来,先贤圣哲,忠烈之士等都是崇拜的对象。仫佬族民间信仰是混杂无序的,不仅吸纳了道教、佛教的神灵,而且将神职张冠李戴。</p><p class="ql-block"> 神有善恶两面,人们对他即崇拜又恐惧。婆王是专管小孩生死簿的凶神,有时把他们说成是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母亲,白马娘娘是凶恶女神,人们把他当成善神,他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少作恶多行善。仫佬族民间信仰频繁,种类繁多。婚丧嫁娶、良辰佳节、新屋上梁都要举行祭祀仪式。</p> <p class="ql-block">  7,仫佬族聚居区内,山岭绵延起伏,武阳江、龙江流贯其间。在大石山与土山丘陵的交错中,有纵横不等的峽谷平坝。仫佬族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立村落。</p><p class="ql-block"> 仫佬族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无论是在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0--60公分的地台。墙基以火砖砌成,人住底层,楼上是仓房。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地炉建于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中。先在地上挖个坑,在坑中用砖砌好炉子,炉旁安放一个大水坛。坛口与地炉口都略高于地面以避污水流入。炉前砌一个煤坑,上面盖块活动的板子。炉子除了掏灰的炉门外,以及坛子的周围,全都用泥土填平,表面还得打上三合土。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总有热水。除随时可架锅做饭外,冬天象土暖气设备一样,使堂屋舒适温暖。特别是潮湿多雨的季节,屋里的粮食和衣物等都不致发霉。</p><p class="ql-block"> 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就围着地炉吃“火锅″,非常方便。因为仫佬族地区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也十分普遍。</p> <p class="ql-block">  8,仫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以对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找到满意的对手后,就邀到风景美丽的山坡草坪上开始对唱。如果双方认可,可留信物,并在双方认为适当的时候,拜托媒人,通报家长,最后确定婚期和成亲。</p><p class="ql-block"> 媒人先由男方拜托,女方家若同意就把女儿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转递男方。男方父母收到女方八字后,认为与儿子的八字相合,这门亲事就基本大功告成了。</p><p class="ql-block"> 双方八字相合,男方留下八字,送两斤猪肉到女家,作为“暖婚″。随后媒人与双方商定,男方带上猪肉八斤、阉鸡一对、两壶好酒、彩礼钱若干,前往女方家订婚。有的地方:男家留下女家的八字后,请媒人带三斤猪肉给女家报信,称为“回六合"以此完成订婚程序。订婚后,由算命先生,选择“黄道吉日″做为婚日。</p> <p class="ql-block">  9,接亲的方式各地略有差别。最有趣的是“送嫁十姊妹″。新娘过门前一个月,同村寨的同辈姑娘自愿组成十人傧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与新娘日夜相伴,帮她做新鞋,缝嫁衣,备嫁妆。成亲的那天,十姐妹与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样。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撑同样的“姐妹伞",剪同样的发型。扎同样的辫子,甚至连举止姿态都相近相似。若非亲友,真不知谁是新娘,谁是傧相?到了新郎家,十一个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热闹非常。</p><p class="ql-block"> 接亲的当天,许多地方都有设“歌卡"的习俗。男方一行人到女方村寨接亲时,要唱答盘问方能透过“歌卡"进入新娘家。同样,女方送亲队伍到男家村寨也得答出问歌才能进新郎的家门。有时从早一直唱到晚,围观看热闹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最后若答不上来,那就自问自答,或由家长出面唱“和解歌″,宣告“栏门歌"结束。在长时间的对歌中,主人要供应好吃好喝给客人,以保证对歌时精力旺盛。情绪饱满。</p><p class="ql-block"> 新娘进屋后,许多地方要“闹歌堂",即在洞房内外摆擂台赛歌,男女唱答。高潮时,喝彩声、欢笑声响成一片,成了青年人显露才华的极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  10,仫佬族主食大米,玉米和薯类为辅,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农忙季节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米饭。豆类是仫佬族主要的辅粮。黄豆平时的都经炒、煮后吃,节日和婚丧大事时用来制作豆腐。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酱,用以佐粥。</p><p class="ql-block"> 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饭菜煮熟之后,晾凉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热。平时一般都喝生水。仫佬族烹调肉类习惯于用“白水煮″。即把大块猪肉或宰净的整个鸡、鸭,放入水中白煮。然后块成小块,食用时再加盐,或蘸盐水。鱼类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单炒。</p><p class="ql-block"> 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备有酸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辣椒、蒜头、芥菜、空心菜等。民间早、中吃两餐,只用酸辣等小菜佐饭。蔬菜习惯先用水煮,再加油盐。当地特产“煤砂罐″是仫佬族特有的烧饭、作菜、烧茶的饮具。</p><p class="ql-block"> 仫佬族典型食品有:豆腐、白馍,仫佬族传统点心,是用熟糯饭制成。</p> <p class="ql-block">  11,仫佬族农业生产经过了长期发展,至新中国建立前,已达一定的水平。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p><p class="ql-block"> 农具有铁犁、铁耙、锄头、镰刀等。畜力以黄牛、水牛,有时也用马匹,水田较多、佔耕地的60%。水稻收割后,部分土地种植麦类、油菜,部分冬闲休耕。山区以玉米为主,过去是培垄种植,一年一季,双株稀植,间种豆类、花生、棉花、瓜类,普遍使用农家肥,农田灌溉主要靠拦河筑垻和开渠引灌山溪水,由于地主富农的控制经常出现利用水源不均的现象,很多土地得不到水源。贫苦农民的土地产量很低,一般水稻亩产二、三百斤,玉米一、二百斤。红薯亩产六百至一千斤,麦类和油料作物经营粗放产量很低。</p><p class="ql-block"> 过去农业生产主要靠一家一户为单位来完成。由于男女劳动分工不甚严格,一般说来:犁田、耕地、挑粪、打谷由男子承担。妇女从亊插秧、收秋、割谷、种地和家务劳动。仫佬族地区由于土地很少,土特产资源丰富,因而采集药材,飼养家畜,和兼营打铁、制缸、制瓦、纺织等副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12,仫佬族地区手工业,大都没有脱离开农业生产。</p><p class="ql-block"> 打铁的工具虽然简单,但能打造各种农业工具。生活用品,制瓦业所制造的“沙罐”经久耐用,是仫佬地区的特产,仫佬人家,家家户户都在使用。</p><p class="ql-block"> 罗城较大东门与四把的圩场,早在清代以前即以形成。有些仫佬族人兼营商业。农闲时不少农民也从事小商、小贩活动。</p> <p class="ql-block">  13,仫佬族的衣服,一般尚深青色。过去大都是自织、自染、自缝。据记载:在清代,妇女还在穿筒裙。只有地主、豪绅还有穿风领的习惯,这对于一般农民是所不准许的。</p><p class="ql-block"> 近代都已改装,青年人与当地汉族、壮族没有什么区别。男子穿对襟上衣,长裤,年老的穿琵琶襟上衣,一般的穿草鞋,跣足的不多。平时年青人和其他民族人一样,很难分辩得出,但每逢民族节日、大型祭祀、庆典才穿民族服装。平时只能看到一些老年人还在穿民族服装。</p><p class="ql-block"> 过去,仫佬族姑娘梳辫子,婚后结髻,喜欢的饰物为金、银质项链、耳坠、戒指等。</p> <p class="ql-block">  14,仫佬族有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中有很多的节日。几乎每月都有节日,这是除与其他民族共享的节日外,还有许多别具自已的民族特色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春节,仫佬族称“年节″。仫佬族地区的农历“除夕″之夜,全家围坐在地炉边,烧香供奉神灵。待正月初一雄鸡报晓,家里主妇立即点燃一束香火和火把,挑着水桶来到井、泉或河边,先插上香向水里投几枚硬币,祭祀水神,然后挑水回家。俗称“买新水″,全家老小全都挤在大门边,抢到第一碗新水。俗信人们喝了新水,能够健康长寿,牛喝了长得健壮,猪喝了膘肥体壮;用新水染布布发亮,用新水煮米飯特香。全村挑到第一担水的人最吉祥。</p><p class="ql-block"> 花婆节,又称“婆王诞"俗称“小儿节″,农历三月三举行。俗信“花婆″是主管生育的神灵。她种的花可以变成人,她送花给谁家,谁家就会生小孩。</p><p class="ql-block"> 驱虫保苗节,又称“吃虫节″,是专门驱除虫害的节日。在农历的六月初二举行,这天,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过节,途中要捕捉一些虫子,回娘家炒着吃。全村人来到座落在田间的“吃虫庙,举行祭祀活动,所祭的是“吃虫娘娘--甲娘″。</p> <p class="ql-block">  15,“走坡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广西罗城等地,仫佬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前后的集日汇聚“走坡″,他们在特定的山坡行走,互唱情歌寻偶。如有意可约订下次时间,并互赠礼物,有“八月十五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之说。在贵州除正月初一走坡外,也在八月十五走坡。届时、身着盛装的仫佬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会场。男子爬竿、对鸟,女子跳舞、对歌。</p><p class="ql-block"> “仫佬年″每年的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兔日。主要流行在贵州。年前,仫佬族早早的打糍粑、酿米酒,以备节日之需。届时,还要杀猪、鸡、鸭、吃鱼,在过年的头天,洗水井、灭火炉、包火种,准备过年时挑新水。</p><p class="ql-block"> “依饭节",是仫佬族十分隆重的节日。仫佬语称:“喜乐愿"、“做依饭"、“敬依饭公爷″、“还祖先愿”等。主要流行广西罗城东门、四把等地。逢辰丑未之年的冬至前后举行。“依饭节″是仫佬族敬神、娱神、祈神保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节日。依饭节在以各分支的“冬"为单位轮流在公共祠堂举行。仪式由师公主持。</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 56--3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