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长江路292号,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的中框,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的门楼,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楼顶为仿中国徽派马头墙式样的升旗平台。原址是太平天国的天朝宫的真神圣天门和清两江总督街暑辕门,1929年国民政府改建成西洋古典大门。“总统府”三个大字由原考试院长周钟岳院长题写,门的两侧一对石狮子是清两江总督的原即。</p> <p class="ql-block">南京总统府,共分三个区域:中区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其附属机构;西区主要是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东花园。</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迎面就是大堂,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先生题词“天下为公”的匾额,两边有六幅串联起了总统府的历史,分别为:天国风云、敇治两江;共和肇始、国府西迁;国共和谈、煦园曙光。</p> <p class="ql-block">天国风云、敇治两江。</p> <p class="ql-block">共和肇始、国府西迁。</p> <p class="ql-block">国共和谈、煦园曙光。</p> <p class="ql-block">再进是礼堂</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的西区,是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位于西花园东面,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1912年元旦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总统府办公室就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这座小巧玲珑的黄色西式平房建筑,在绿树、芳草的胆映衬下,显得格外静谧端庄、凝重、典型。这座建筑建于1910年,原是清西江总督署的西花厅。坐北朝南,面阔七间,中间有个设计精巧的亭形拱式门斗。</p> <p class="ql-block">煦园,又名西花园,始建于明代,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其东部以山石建筑为主,西部以瓶状水池-太平湖为中心。</p> <p class="ql-block">从月洞门入园,进园左边是一座由太湖石堆成假山,假山上有六角亭一座。</p> <p class="ql-block">假山西北是“桐音阁”,桐音即琴音,又引申为知音,所以这是主人款待知心好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假山西南一亭双顶叫“方胜亭”,亭㡳形如女子挿在头上的发饰故而得名,俗称为“鸳鸯亭”,是民国前江南唯一的方胜亭。方胜双称双菱,指两菱相叠。亭基方胜,上为双顶,远视似双亭并立,近看却一亭独伫,小巧玲珑,颇有别致。飞檐翘角,如欲飞的鸳鸯。梁柱上有很大的彩绘“雀替木”,这是清代建筑的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因其少使用斗拱,为了挑檐,只得加大这种斜角支撑物。亭内可见一些龙凤狮虎等动物的刻绘。</p> <p class="ql-block">太平湖,形如巨大的花瓶,取意为平静、平安、太平。</p> <p class="ql-block">湖边有一处如“嚋(寿)”字的太湖石。</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东就到了北假山,北假山旁的草栅名叫“棕榈亭”以树木原干为栓,十分古拙。</p> <p class="ql-block">游廊最南端有《枫桥夜泊》碑亭,是汪伪考试院长江亢虎仿照苏州塞山寺碑复制。</p> <p class="ql-block">不系舟石舫,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两江总督尹继善为迎接皇帝南巡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石舫建在一个青石平台之上,用10层青石一一垒砌,平日太平湖水满满,只能看到船舷以下三、四层的部位,边缘被仔细地打磨成孤形,呈现出木船外廊的优美的孤度。最出彩是石舫的尾部用一整块青石刻成的尾舵拖在中央,舵杆伸出水面,连固定尾舵的舵环都被清晰地刻画出来。</p> <p class="ql-block">与不系舟石舫遥遥相对的是“猗澜阁”,它建于池中露台之上,四面环水,是主人赏月听曲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位于池西的“夕佳楼”双层檐顶,二面临水,取名夕佳意为黄昏赏景佳地。</p> <p class="ql-block">与夕佳楼相对的是“喜上眉梢榭”,因屋顶有梅花、喜鹊的木雕而得名,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总统府军务局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这是赏晨曦的佳处,此榭三面临水迎风,景观优美。</p> <p class="ql-block">在水池西南,还有一个四方亭,名字叫“望亭”,上部为望楼,下部有“资江印心石屋山水全图”碑。</p> <p class="ql-block">煦园,是晚清江南园林保存较好一处,也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作,经过历代修葺,终誉为“四朝胜迹”,煦园以小著称,面积仅有1.4公顷,虚实相映,层次分明,园以水为主,水体南北走向,东阁西楼,隔岸相望;南舫北阁,遥相呼应,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景观自然和谐,水池平面似一个长颈花瓶,瓶口有猗澜阁屹立水中,花木扶疏,秀丽雅静。</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西区,是行政院大楼旧址、天王府、马廐和东花园。</p><p class="ql-block">行政院大楼旧址:建于1928年,坐南朝北,由大穴、喷水池、北楼和南楼四部份组成。</p> <p class="ql-block">天王府遗址,位于总统府内,是清末太平天国的皇宫遗址。在明代,遗址一带为“汉王府”,清代初期,为两江总督衙署所在地,清咸丰三年(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府(今南京市),定都并改称“天京”。在两江总督府衙旧址的基础上修建天王府。</p><p class="ql-block">天王府遗址,是中国保存较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是研究相关历史珍贵文物的资料,为研究历史上的农民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天王府横型:用沙盘展示天王府的全貌,可以看到,当时天王府,气势恢宏建筑繁多,可惜在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南京后,将天王府烧了七天七夜。清人何绍基诗云: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p> <p class="ql-block">金龙殿:天王府分外城、内城两部份,外城名叫“太阳城”,内城名叫“金龙殿”。</p><p class="ql-block">金龙殿位于天王府中心,重檐园顶,栋梁淦金,龙飞凤舞,高大气派,殿内四壁绘龙虎狮象彩画,威猛霸气。正中匾额为“太平一统”四个金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金龙殿内,天王宝座陈列于弧形飞罩之下,上方藻井內有龙口衔轩辕镜,殿中还有雕龙屏风,大柱上有精美的盘龙雕刻,金壁辉煌,显得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女孩很正经、活泼、可爱。</p> <p class="ql-block">天王府机密室:这是天王审阅文件地方,也是与诸王商讨大事的地方。墙上有“人间天国”四个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王穿的龙袍</p> <p class="ql-block">复园:位于总统府东区,俗称“东花园”,原是两江总督府的东花园,后遭毁坏,2002年恢复,所以称“复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p> <p class="ql-block">园中有石舫名叫“轻飏”,一条迴廊将全园的亭阁、楼榭串联起来,展现典雅的江南园林景观和风格。</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看到,两排绿悠悠的翠升环绕复园的入口。倍感舒适透气。</p> <p class="ql-block">南湖:为东区最南端一处大型水池,又名“镜漪池”,水体清澈,有如明镜,池边垂柳依依,十分美丽。</p> <p class="ql-block">半边簃:位于镜漪池边,有二个并蒂莲的连体屋,在这贴着二壁山墙之间有一个半边亭,名叫“半亭簃”,亭子只有二个角,半个亭子附在墙上,风格独特。亭旁花木扶疏,柱上楹联:暗藏幕后三分俏,初露人前半面妆。联语拟人化手法,写出半亭结构特色,灵巧有趣。</p> <p class="ql-block">穿身树的树枝在白色墙面,形成一画美丽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天王洪秀全的青铜雕像</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登上南京总统府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走出总统府,在街道两旁梧桐树,高大挺拔,伸向四周,确实霸气。正是:“只因一棵树,想起一座城。树是梧桐树,成是南京城”,“没有梧桐,不成南京”,这是南京人对梧桐树的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