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父亲

可人奇玉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又到岁尾年根了,看着街头巷尾琳琅满目的年货和地摊上叫卖着的喜气洋洋的对联剪纸,我更加怀念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父亲出生于1929年河北省石家庄南高营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天生聪慧,心灵手巧,兴趣广泛。</p><p class="ql-block"> 1.父亲与剪纸的缘份</p><p class="ql-block">他很小的时候每到过年按村里风俗家家都会剪些简单的窗花贴在自家窗户上,增加过年的气氛。在乡亲的熏陶下,父亲很快就掌握了剪纸的技巧。父亲喜欢上了剪纸,一发不可收拾。他的剪纸与众不同,剪纸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剪纸中的花、草、鸟、虫神态各异,活灵活现。</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我刚刚记事的时候,一天父亲晚饭后拿起了小剪子开始剪纸,那天半夜父亲把我叫醒,展现在我眼前的,是父亲剪的一对非常漂亮的飞人,他告诉我构思来自敦煌壁画飞天,此飞天剪纸在我大姨王学凤家悬挂了多年。</p> <p class="ql-block">  1965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开始以后,父亲剪了幅雷锋画像。这幅剪纸当年刊登在唐山劳动日报上,唐山铁道学院用这张剪纸制作成共青团员书签,使我家有幸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文革”开始以后,父亲闲暇时,开始剪毛主席画像,有正面的、侧面的、还有戴八角帽的,毛主席像的周围用心状或葵花图案做花边装饰,剪纸挂在房间正中央的位置,既与时代合拍,又别具一格。随之就有叔叔伯伯们上门讨要,只要时间允许,父亲总能满足朋友的愿望送给他们一幅毛主席剪纸像。可惜至今已无实物留存。</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用剪子剪的最多的是给同事或他的小辈们结婚剪喜字。以下几幅均是父亲当年为我画的图案我剪的。</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父亲剪纸只需一支毛笔和一把剪子,用毛笔勾勾点点在大红纸画上图案,用剪子一次性完成。我做起来就有点费劲,需要用复写纸将样子画在红纸上然后刀子、剪子、凿子全上阵,剪纸完成了与父亲的剪纸对比,总不如父亲剪的精细。</p> <p class="ql-block">剪纸中元宝发着光,上面有铜钱和宝葫芦。</p> <p class="ql-block">  喜鹊登枝报喜。一对对喜鹊在开满梅花的枝头上 向新婚伊始的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长辈祝寿设计的剪纸,选用大寿桃。寿桃为实体,叶子镂空。</p> <p class="ql-block">  仙鹤延年图寓意长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荷花莲子图。两对蝴蝶用嘴衔着荷花、莲蓬、荷叶 ,象征着双飞双宿, 婚姻幸福美满,多子多福。大红双喜字的周围大多用鸳鸯、喜鹊、蝴蝶、鲤鱼和龙凤来点缀。</p><p class="ql-block"> 说到学剪纸,还要提到一段往事,那是1973年我休探亲假来到峨眉家中,初到峨眉,贪玩的我着实被峨眉那神密的群山给迷住了,一有时间就和朋友们上山玩耍,时间一长,父亲不高兴了。把我叫到身边和我谈了一次话,谈话的大意是,我的爱好和我所会的这些东西,合算你们谁也不想学?这可不行,你是孩子中的老大,要给妹妹弟弟做出榜样,今天你哪也不能去,好好坐在家中给我学剪纸,我明白父亲的本意是收收我的玩心,其次也真想我们姐弟三人能把他的剪纸传承下去。他为我画好了蝴蝶的图案,告诉我如何下剪子先剪什么后剪什么,并做了几个操作示范就上班去了。我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总算完工了,一抖搂蝴蝶散落了满地,手中就剩了一圈花边,第一次剪纸就此失败。事后我想,如果我剪不好父亲会很失望的,有点倔强的我也不想给父亲留下手太笨的印象,得空我就练练,很快也就学会了,父亲画什么,我就能剪什么而且也能画些简单的图样。这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啦,现在我也老了,眼睛也花了,想剪纸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了。</p> <p class="ql-block">2.父亲一生酷爱书法。</p><p class="ql-block"> 我很小的时候记得父亲每天都要在旧报纸上练毛笔字,当年他书写的大多是唐诗宋词,每当我走到他写字的桌前,他总会让我站下看他写字,还时不时的问我他写的是什么?久而久之,他写的许多诗词我都会背诵了,现在想来我喜欢诗词、对联是潜移默化受了父亲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现在家中玄关挂着的就是父亲的墨迹。墨涛是他曾经用过的笔名。因我喜欢这首小诗,上个世纪90年父亲为我写下一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书法曾参加过全国各地的书法比赛并多次获奖。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福田一郎先生,曾多次邀请父亲去日本举办书法展览,因父亲不愿前往,福田一郎先生亲自代他在日本福田、神户、秋田三地参加了中日友好书法展览。</p> <p class="ql-block">  福田一郎先生是位中国通,这是他与父亲书信往来中 送与父亲条幅中一幅。 </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以文会友,从不卖字。经我大舅天津文化局副局长王雪波和大姨夫原唐山铁道学院工会主席梁道三介绍,父亲结识了许多画家和书法家,这些文人墨客到峨眉来,总要拿着自己的作品拜访父亲,而父亲的回赠则是一幅字画。 父亲的书法主要以行草为主。</p> <p class="ql-block">  我更喜欢父亲写的蝇头小楷。1971年唐院搬家到峨眉后,父亲给我们写信大多用毛笔书写,以上两幅是我保存父亲的书法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写这两幅字的时候,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  《人民画报》颁发的金属板证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幅书画师证书也是金属版的。</p> <p class="ql-block"> 3.为母亲分担家务</p><p class="ql-block"> 都说是慈母严父,但在我们姐弟三人的身上 比平常人家的孩子多得到一份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龄前每次外出游玩,父亲总是亲手,为我们梳头,换衣把我和妹妹打扮的花枝招展。下面这张照片,我和妹妹的辫子都是父亲给扎的。</p> <p class="ql-block">  待我们上学后,书包是父亲用钩针钩的,身上的毛衣是父亲织的,一针一线都是父亲的心血,倾注着父亲对子女的关爱,父亲织毛衣从不织平针而是织花样,最常织的是凤尾花,红白两色还是插肩的,穿着父亲织的毛衣去上学走在路上,经常有人夸奖毛衣织的漂亮,每当这时我总是骄傲的告诉大家,这是我爸爸织的。与其说这是父亲的爱好,长大后我更认为是父亲在默默地为工作忙碌的母亲分担着家务。</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父亲的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身上穿着的毛坎肩,就是他那个时期的手工作品,如今也只有通过这一张照片才能看到父亲当年的手织真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其他爱好</p><p class="ql-block">上个世记50-60年代初父亲在北戴河疗养时学会了贴贝壳,当时家中的台灯,烟灰缸许多小物件都是父亲的杰作,因时代久远没有保存下来,唯有这幅松鹤登枝完好的保存至今,现保存在成都家中。</p> <p class="ql-block">  1971年12月份唐山铁道学院。搬到四川峨眉以后,在与外隔绝的山沟沟里,教职员工们在深山老林中寻找着乐趣,他们上山砍來的竹子,攀登山崖砍来老鹰藤和方藤。用竹子制作笔筒和烟灰缸,形状有圆形的、六角形的。用老鹰藤和方藤来制作手杖。有人将手杖和笔筒送给父亲后,父亲对此进行了二次加工在手杖和笔筒上作画并写上毛主席诗词或古诗词中的一句,然后在笔筒、烟灰缸和手杖表面涂上清漆,使笔筒、烟灰缸和手杖成了精美的工艺品,深得人们的喜爱,在那段日子里,经父亲加工的手杖、笔筒、烟灰缸不计其数。那时家里人谁也不认为那是好东西,也就没保存下来,倒是在学校工作多年的陈蕾老师有心,将父亲为他父亲画的手杖保存至今,手杖是老鹰藤的,虽然年代久远仍能看清题在上面的小诗。</p> <p class="ql-block">手杖写的是唐代孟浩然的诗句《洛中访袁拾遗不遇》</p><p class="ql-block">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p><p class="ql-block"> 在此对陈蕾老师再一次表示衷心感谢!</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学校人事处工作,在母亲嘴里,父亲是个工作狂,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可又有这么多的兴趣和爱好,现代人常说不知道时间去哪了,我真弄不明白父亲的时间都是怎么挤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照片拍摄于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 我与父亲和侄子何昱合影。</p><p class="ql-block">2007年10月父亲因病去世终年78岁。和蔼可亲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怀念。 </p><p class="ql-block"> 提起笔来回忆父亲, 太多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彻夜难眠。写下一首《长相思》略表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笔多情,墨多情,慈父音容纸上呈,亲恩数不清。</p><p class="ql-block"> 念三更,忆三更,梦又重逢唐院行,伴儿聊到明。</p><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附父亲简介:</p><p class="ql-block">何振吾 原名何肇昌,号墨涛。河北石家庄人。</p><p class="ql-block">出生地河北石家庄</p><p class="ql-block">出生日期1929</p><p class="ql-block">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高校干部进修班。曾任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人事处长、校工会主席、校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艺委会学术委员,《中国书画艺术百科全书》编辑,中国鹤壁艺术画廊高级书画师。曾任峨眉山市政协书画院第一届副院长,峨眉山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爱好者联谊会组联委员。书法作品多次在西南交大校报发表,曾在国际、国内艺术大赛中获优秀奖、佳作奖、精品奖等奖。作品多次在日本展出,并获出国展览收藏证书、中国书画联谊和日本友好文化协会表彰纪念证书,收到日中友好文化协会会长福田一郎的赞誉,应邀在日本各地展出作品10余幅并被收藏。作品、传略辑入《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华当代艺术家》、《当代书法家精品选》、《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现代中日美术通鉴》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