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齐国君王简介之六:齐胡公

出来走走

<p class="ql-block">  齐胡公,姜姓,原名吕静,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860年。在位起讫:公元前867年-公元前860年。出生地:营丘(今山东临淄,一说昌乐县营丘)。立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一说昌乐县营丘)。迁都:薄姑(临淄西北五十公里)。是姜齐的第六任国君,齐哀公异母弟,齐哀公含冤而死,胡公吕静被立为君。为防纪国暗算,前866年齐胡公从营丘(临淄一说昌乐)迁都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此举对齐人震动很大,有怨言,齐哀公同母弟吕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将胡公之子驱逐出境,又把首都从薄姑迁到临淄,是为齐献公。</p><p class="ql-block">齐胡公迁徙都城的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史记》载:“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在齐国历史上有段悲惨的往事,齐国君主齐哀公被周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烹杀,作为一国之君遭遇如此横祸,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件事情被齐国人认定为奇耻大辱,也将此视作深仇血恨。</p><p class="ql-block">  《公羊传》载:“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这里就牵扯出齐国的世仇纪国来。这个纪国终齐国之世,就始终没有让齐国君主安稳过,当年姜子牙到齐地的时候,纪国的小兄弟莱夷就跟齐国干过架。作为齐地土生土长的东夷部族,莱夷和纪国形成战略同盟,与外来者齐国进行数代对战,在齐国前面几代君主的执政生涯中,纪国成为齐国人的宿命死敌,双方互有交战,各有胜负,但姜氏在周天子的扶持下,逐渐在齐地站稳脚跟,与纪国力量形成平衡,这对纪国则造成了威慑。</p><p class="ql-block"> 但纪国君主绝不愿意坐以待毙,既然姬姓部族成为天下共主,而且有各种来自周天子的贵族功臣们,源源不断的来到自己的身边建立国家,齐国和鲁国南北夹击,对纪国而言终归要选择倾向于其中一方,才可能形成对齐国人的制衡,因此纪国君主们也开始频频向周天子示好,至少到纪炀侯时期,纪国已经名义上认同周天子的天下共主身份,逐渐开始摆脱过去的东夷身份,成为周天子辖治内的诸侯国,所以纪侯才可能到周夷王身边去诬陷齐国哀公。</p><p class="ql-block"> 在史书中关于齐哀公之哀,谥号中的解释是“早孤短折曰爱;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哀。”而周夷王的谥号“夷”的解释,则是“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隐居求志曰夷;失礼基乱曰夷”。这两人的人生基本上和谥号对得上。让人觉得幽默的是,周天子用的是“夷”,这个字在整个两周时期,都不是好字,周人对夷人的轻蔑之意,贯穿于始终。数代商朝天子和周天子,都对征服东夷部族是好大喜功的,即便殷纣王,在灭国之际也正在对东夷部族用兵。</p><p class="ql-block"> 纪国朝拜周天子,对周夷王而言,本身就是件大事情,能够来到周王畿 ,比任何事情都显得更为重要。《竹书纪年》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当年周夷王的父亲周懿王在犬戎的进攻下,甚至干出了迁徙都城的事情,这在天子家族乃至忠诚的分封诸侯国们看来,都是巨大的羞辱。《史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整个周天子的权威都日渐衰微,尤其是政令在诸侯国不再畅行,导致内乱横生,诸侯之间的征伐日渐激烈。周夷王也希望寻找机会,重新树立威信,除了派遣大臣对外征伐犬戎,对内而言周夷王需要一个理由,要让诸侯国君们重新回归到自己的身边来,保证天子号令的畅通。</p><p class="ql-block"> 纪炀侯除了让周夷王重新享受天朝上国享四方来贺的快意之外,纪炀侯显然还为周天子带来了借口。纪炀侯这个君主的谥号是“炀”,去礼远众称“炀”,所谓谥号都是后世给冠名的,这个纪炀侯显然在纪国也没不是什么好君主。按理说纪炀侯借刀周夷王干掉了世仇齐国的君主,为纪国赢得可贵的时间,是个大利好,对纪国是大好事,那么纪国人为什么对纪炀侯不看好呢?会不会跟纪炀侯去朝拜周夷王有关?去礼远众是什么意思呢,这即是可能说明当时的东夷族国纪国人依然还没有脱离当年东夷的习俗,对中原人的抵触情绪依然存在,虽然纪国君主已经臣服于周天子,但纪国臣民可能并非心甘情愿屈从周天子,也才在纪炀侯死后给以恶谥。</p><p class="ql-block"> 后世称:“哀公荒淫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这个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在齐哀公惨死周王城后,齐国的继位君主是齐胡公,这位君主的日子也不好过,国内因哀公之死处于巨大的混乱中,纪国乘机在边境不断生事,不断的发动战争,对齐国都城营丘产生巨大威胁,齐胡公为避锋芒,选择迁都薄姑,齐哀公之死,有如多米诺骨牌,齐国面临如此大事,心中虽有仇怨,但在国君新丧,周天子不扶持的情况下,齐国的力量与纪国相当悬殊,齐国选择迁都也是无奈之举。</p><p class="ql-block">胡公之死</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859年,在位8年的齐胡公,被自己的异母弟弟吕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古籍中记载“山,斩杀胡公于‘贝水’”。吕山继承君位,称齐献公,在位九年。</p><p class="ql-block"> 献公与哀公是一母同胞,而胡公与他们却非一母所生。按嫡长子继承制,哀公首先继承父亲的君位。当周天子烹哀公后,齐国没有立当时幼小的齐癸公嫡子献公(吕山),而立庶子胡公,埋下了“怨”根。齐胡公徙都后,又失去对敌对势力的控制,任献公在营丘发展坐大,多年后,终招致杀身之祸。</p><p class="ql-block"> 正如宋人欧阳修在《春秋论》中所说:“自周衰以来,臣弑君,子弑父,诸侯之国相屠戮而争为君者,天下皆是也。”此时西周王朝,众叛亲离,诸侯不朝,周天子自顾不暇,对于发生在齐国的叛事,实在是鞭长莫及了,只得任其成为事实。</p><p class="ql-block"> 齐献公接受了胡公的教训,即位后马上将胡公的儿子全部逐出齐国,迁都于临淄。于是,齐胡公以蒲姑作为齐国都城的历史就结束了,从此临淄成了齐国的都城。</p><p class="ql-block">胡公墓</p><p class="ql-block"> 齐胡公墓,位于邵庄镇北辛店村西南约300米处,西南距尧王山约1000米,西北距田和墓1000米。其南北各有一条人工开挖的沟渠。该座墓葬现存封土呈覆斗形,封土南北长55米,东西宽40米,高15米。黄、红土相间夯筑,夯层厚0.1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对于齐胡公墓,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浊水(北阳河)东北流,经尧山东,西望胡公陵。”元于钦《齐乘》云:“田和墓东南者,谓是齐胡公冢,则在县境明矣。”</p><p class="ql-block"> 该墓葬历史悠久、形制宏巨,封土保存较好,从其地望、形制、规模、夯筑形式来看,对于研究齐国国君陵寝制度、分布特点,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该座墓葬基本面貌保存较好。墓葬历史上多次被盗,现有多处盗洞暴露。在该墓葬的南、北两坡上有现代墓葬多座。自然因素如暴雨冲刷、动植物破坏等对墓葬封土原貌影响较大。</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开始分封诸侯。周王把姜太公封做齐侯。姜太公建都营丘,灭掉蒲姑国。齐国代替了蒲姑,把东夷和淮夷置于自己的军事控制和政治支配之下。但东夷、淮夷及诸侯之间明争暗斗、祸起萧墙的事件时有发生。</p><p class="ql-block"> 姜太公来齐之初,经常有东莱夷人来争地盘,搞得国事不宁。《史记·齐太公世家》就有“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是以与太公争国”的记述。太公励精图治,因“修政”、“征伐”成为东方大国。 《礼记·檀弓上》载:“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元朝史学家陈澔注解说:“太公虽封于齐,而留周为太师,故死而遂葬于周。子孙不敢忘其本,故亦自齐而反葬于周,以从先人之兆,五世亲尽而后止也。”从姜太公到丁公、乙公、癸公、哀公历五世,他们的墓葬不在齐地,而均返葬于周,在镐京附近。齐胡公墓,是三齐大地上最早的一座齐国王公墓葬。</p><p class="ql-block">隶书之源</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因齐胡公墓被盗,发现了棺椁上的题字是隶书。胡公棺椁,竟成了隶书最早起源的实证。</p><p class="ql-block"> 隶书起源,世人本来认为始于秦代。而书法史上有谓始于春秋之前一说,则源于北魏。北魏郦道元(466—527)《水经注·谷水篇》载:“孙畅之尝见青州刺史傅弘仁说……发古冢,得桐棺,前和外隐起为隶字,言‘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也。惟三字是古,馀同今书。证知隶自古出,非始于秦。”</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叫孙畅之的人,曾见青州刺史傅弘仁说……盗墓者发掘齐胡公的墓冢,发现了桐木棺椁,棺椁的前和、外隐始用隶书书写,写的是“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只有三个字是古代字体,其余的字与今天的隶书一样。这证明隶书并不是从秦代开始,自齐胡公以前就有了。以《史记·齐太公世家》这篇记载齐国的专门史料来推算,齐胡公死于公元前859年左右,那么”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棺铭,其书写也应是这个时间。由此看来我国隶书艺术的起源,至今最少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齐胡公是姜太公五世孙无疑,误为“六世孙”,究竟是原棺有误,还是因在位第六代而谬传,则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不论后人怎样评价胡公的一生,因为其棺椁上隶书的发现,齐胡公之名也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而铭记、流传,致使齐胡公之余韵,悠悠千古而不绝,这确是一桩趣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图文均摘自网络,经编纂成文,与篇友共享。</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