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亩沟的传奇

城北徐公609041733

<p class="ql-block">老妈</p> <p class="ql-block"> 八十亩沟的传奇 </p><p class="ql-block"> 徐丙根</p><p class="ql-block"> 东西走向的八十亩沟本来就是小河,河道不长,大约2500米,不宽,但也不算窄,30到60米,平均宽度约50米。更为令人欣慰的是河岸小道的两边都种上了树木,有榆树,有杨树(垂杨),有槐树,还有楝树以及我叫不上名字的其他树种。沟尾延伸到在六队结束。在沟头处有一个水闸,还是在文革前由我父亲带领当时的共青团员们建筑的。水闸将八十亩沟与外河相连。过了水闸,沿河道再向前大约800米左右便是南北走向的伍子河了……</p><p class="ql-block"> 乡间小道就是羊肠小道——尤其在改革开放前的那些年代。那小道在田野中间倒也罢了,偏偏生活在里下河水乡,到处是水网交错,于是,乡间小道也就顺理成章地沿河天成。</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上学,八十亩沟沿岸是必经之路,相对而言,路还算平坦,然而它始终离不开乡村道路的特征——一到雨雪天气,道路便变得泥泞不堪。</p><p class="ql-block"> 那天早晨,我们冒着雨去上学,我光着脚,哥哥骄傲地穿着新买的高帮胶鞋。正是由于道路泥泞,鞋子粘满了泥土,越粘越多,也就越沉重。于是哥哥就抬起右脚用力一甩,企图甩掉粘在鞋上的泥土。然而,很不幸,整个鞋子连同泥土一起甩到了河的中央……</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那时的农民是很贫穷的,人们几乎就没穿过胶鞋,即使有的同学有胶鞋穿,那也是矮帮鞋。因此,几乎就是光着脚长大的。然而哥哥因为过十岁的生日,所以就有了一双亲戚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高帮胶鞋,我们只有羡慕的份。然而今天第一次穿就被甩到了河里,结果少不了挨父母的一顿打骂……</p><p class="ql-block"> 曾经说过,水乡的孩子早早就会游泳,这不足为奇,小我一岁的妹妹也在很小的时候便学会了游泳。她学会游泳的过程充满了神奇。某年夏天,我们一大群小伙伴在生产队打谷场边的河里戏水,妹妹也跟着我们在河里玩耍。当然,她毕竟是小女孩,而且仅仅是会几下子,也就是能扑打着水面游出个两三米远的距离而已。所以,她是带着圆木盆下到水里的,木盆相当于现在的救生圈。水乡孩子戏水的本领的确非同寻常,时不时扎几个猛子潜水,有时一个猛子能潜水数分钟。因此,一会儿人在这边的水面,一会儿就出现在了河对岸或较远的别处水面。</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河面出现了几个男生产队队员,许是已到了下午3点多钟,那时农民都有在此时午休、喝茶(多是大麦茶)补充能量的规定,休息后则继续下田干活。我们都正在河里玩得不亦乐乎,谁也没留意妹妹不知何时突然出现在了对岸水面!据事后了解,可能是某位叔叔带着她游过去的。在我们担心妹妹怎么再游回来时,她居然自己一个人在不扶木盆的情况下游了回来。要知道此处的河面是整条八十亩沟相对较宽的一处,差不多有五六十米吧!至今不知道她是怎么游过去,又是如何勇敢地游回来的。重要的是,她从此便正式会游泳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生产队公房少了3箩筐的稻谷,那个年代是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绝大多数家庭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吃得上一顿白米饭。粮食就是生命,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的稻谷,自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于是,全队开始了大排查,从社员开始逐一盘查,从公房开始到草堆,到社员土屋,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地进行地毯式搜查,但始终不见踪影。然而,事情就是这么的凑巧,有一次社员罱泥时,竟意外地在河中央罱到了稻谷!这下轰动了全队,结果从河中打捞出了整整3箩筐稻谷,正是公房被窃的那些。</p><p class="ql-block"> 后来分析认为,盗窃者在生产队发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追查面前自觉藏无所藏,于是乘夜将这些偷来的稻谷连箩筐一起丢进了河里。事后还听说已经知道了盗窃者是谁,但因被盗的稻谷已经找回,且出于对盗窃者保护的目的而未予追究。</p><p class="ql-block"> 八十亩沟的传奇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老家</p> <p class="ql-block">挖野菜</p> <p class="ql-block">三相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