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440]——学而为盛的江南山乡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斯宅村</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桃李芬芳的时节,当再一次来到有“千足屋”之称的浙中山乡斯宅,总感觉有些异样,屋后通往笔峰书院的山坡上原来植有大片竹林,这是当年先人有意为之,寓意“竹腹中空虚心好学”,只见几位壮汉正卖力地挥斧砍之,他们告诉我,这里将要改建成一个像城市一样漂亮的公园。<div><br></div> 我有些茫然无语,怪不得冯骥才说,如今中国消失得最快的就是乡村和乡土文化。建筑是有分量和温度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记录了岁月的沧桑,凝聚了先辈人性的光芒,抹去了这些记忆,等于断续了自己的根脉。<div><br></div> 一条时急时缓的清澈溪流潺潺流经斯宅村,这条叫上林溪的溪水将村庄一分为二,斯盛居与下新居分处溪水两岸,斯盛居坐北朝南,下新居坐南朝北,古宅的朝向,都面对着这条蜿蜓的上林溪。<div><br></div> 在斯宅村那些让人惊叹并流连忘返的古建筑中,斯盛居无疑是最值得令人回味的,这座气势宏大的民居建成于1798年,它又叫做千柱屋,因为这座民居内共有1322支柱。<div><br></div> 千柱屋共有五条中轴线,房屋118间,中间的轴线为主轴线,两侧各有两条辅轴线,主轴线上的建筑为斯家公共活动场所,如正门牌楼、正天井、正厅、大堂等,些活动场所是斯家的精神与灵魂之所在。<div><br></div> 千柱屋内许多石雕、砖雕、木雕更是精美绝伦。这正是古宅主人的精神寄寓,一种精神的刻本,追求儒家文化中的秩序、礼仪和严谨,是斯盛居的价值取向。徜徉于斯盛居,我开始关注它的建造者,一个叫斯元儒的商人。<div><br></div> 当时这位远近闻名的巨富,才45岁,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目光清峻而又高远的人,财富在他的心目中是重要的,但比之份量更重的,恐怕还是儒学、根脉,以及家族的传承和延续。<div><br></div> “于斯为盛”,语出《论语》“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这被镌刻在斯宅门楣上的四个大字,在雄心与霸气之中,也好像看到了斯家先祖对子嗣的殷殷期盼。斯盛居有八个连绵的四合院,每一个四合院都有一个巨大的天井,斯家的子孙坐在环廊之上即可眺望头顶的蓝天。<div><br></div> 斯元儒当年的用意,似乎是期望斯氏子孙能拥有更广博的学识,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天井之外,那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凿凿有据的,还有那座与斯盛居同时落成的笔峰书屋,这是斯宅村的第一座私塾,不甚宽的青石小道,从斯盛居后屋直通后山的笔峰书屋。<div><br></div> 一幢二层小楼,掩映在茂林修竹,潺潺泉涌的山麓。斯家的后人,就是在这儿开始人生的启蒙。斯元儒真是煞费苦心,为了学识如汩汩清泉浸润斯家后代的心田,不仅请当地有名的先生来此传艺解惑,还在每天早上学童们到二楼课堂之后,即嘱咐家人抽去楼梯,以绝断孩子贪顽的念想专心研读。<div><br></div> 几十年之后,斯宅又新建了另一座斯家私塾,这就是华国公别墅,这是一座集家庙和学塾于一体的混合建筑。华国公别墅的主人叫斯华国,“酷好读书,富而能教,见文士极相钦重,待塾师甚重礼节”。这位斯氏子孙,继承了先祖的重教之风。<div><br></div> 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发生了一场革命,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新学,结束了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斯宅村又领风气之先。其时华国公后人,曾在四川、湖北当过知县的斯仰止,痛感“亡国之祸,迫在眉睫”,愤而去职回乡,把设在华国公别墅的象山学塾改为象山民塾。<div><br></div> 学塾民塾,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性质迥异,前者为家族学校,后者面向大众,一字之改,历经千百年的私塾,转变而为新式学堂,而受益者更众。<div><br></div> 阳光朗照在斯民小学的正门之上,花红叶绿,充满生机,门额上的“汉斯孝子祠”由康有为题写,默默地还在叙述着那些流逝在耕读持家时光里的故事。(谢谢浏览)<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