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之乡—— 安新县文化馆里的端村艺术家

至善書學會

<p class="ql-block">白洋淀畔的端村为三水汇渊之区,五龙游剧之地。三水育秀、地灵人杰,诗文书画在端村有着非常浓郁的氛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天津美术学院白庚延、吕云锁教授为白洋淀的秀美风光所吸引。多次吃住在端村写生创作。村中爱好美术的青年,身背画夹,时时追随左右。晚上在住处倾听二位教授关于美术知识的讲授,受益匪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974年春,省革委会(当时还在文革期间)为进一步宣传毛泽东思想,组织全省工作者,以学习班的形式创作了大量国画、年画及连环画作品。在当时的形势下,时任安新县文化馆馆长的马力同志,组织抽调各乡镇的美术人才,委派魏奎仲、刘庭耀二位老师执教,组成年画、农民画创作班子。当时成员以赵冰爽、崔根深(三台山西村人)、田双印、赵景华、徐书元、冯端午、朱和平(关城村人)、韩厚宗(县城人)组成,而以端村人数为最多。由于学员都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在二位老师精心指导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每人都创作了年画及农民画作品。田双印的《大队养鸭场》《党的声音到渔船》,赵景华的《机器医生》,冯端午的《水乡盛开大寨花》《喜摘大队丰收菱》,徐书元的《支委会》等作品,都参加了省文化局、保定市文化局举办的绘画展览,受到了上级领导与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作品并收录在1974年12月出版的《保定地区美术摄影作品集》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4年夏,文化馆又组织了第二期美术创作学习班。端村的刘庚吉、刘庚午二人在魏奎仲、刘庭耀、辛鹤江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两本连环画创作。刘庚午与赵冰爽共同创作的连环画《雁翎队故事系列之一·砸鱼行》在1975年12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刘庚吉与老师魏奎仲创作的连环画《雁翎队故事系列之四·智除伪队长》在1976年3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行印量达到90万册。后刘庚吉去县河北梆子剧团做美工,在二三年间为剧团绘制了大量布景道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成功举办了两期学习班后,1974年下半年,县文化馆又组织了第三批美术学习班,端村学员朱志齐、赵克琪与其他村的成员一起,都在此次学习实践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其艺术人生轨迹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朱志齐的书画篆刻蜚声海内,赵克琪的摄影作品更是被多家国家级期刊登载发表。尤其拍摄的白洋淀地区的风土人情、淀区风光、水苇鱼鸟等作品,为当下及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当时端村人在美术方面取得的成绩。为安新县及保定地区的领导所赞扬嘉许,称颂一时。在安新县域内被称为“美术之乡”。</p> <p class="ql-block">田双印作品 党的声音到渔船</p> <p class="ql-block">田双印作品 大队养鸭场</p> <p class="ql-block">赵景华作品 机器医生</p> <p class="ql-block">冯端午作品 喜摘大队丰收菱</p> <p class="ql-block">冯端午作品 水乡盛开大寨花</p> <p class="ql-block">徐书元作品 支委会</p> <p class="ql-block">赵冰爽,刘庚五共同创作的连环画《砸鱼行》</p> <p class="ql-block">魏奎仲,刘庚吉共同创作的连环画《智除伪队长》</p> <p class="ql-block">赵克琪摄影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