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难以忘怀的激情感受</p><p class="ql-block"> ——我心目中的央视编导杨波 </p><p class="ql-block"> 孙建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波是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编导。他从2000年开始把摄像头瞄准了横渡琼州海峡活动,先后在CCTV_5、CCTV_4推出《警察吴哥》、《执着十五小时》、《带着轮椅渡海峡》等三部电视纪录片。把横渡琼州海峡活动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使横渡琼州海峡活动20多年越发辉煌,成为游泳爱好者的普遍向往和人生追求。杨波与吴哥都是托起横渡琼州海峡精神,促成横渡琼州海峡活动有规模发展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横渡琼州海峡艰苦训练中,2001年5月20日吴哥把我推荐给杨波。</p> <p class="ql-block">(杨波在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采访)</p> <p class="ql-block">吴哥——吴启宇。当时是海口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横渡琼州海峡海牛队队长。随着横渡琼州海峡活动的发展,退休后吴哥成为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秘书长和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吴哥在新疆反恐战役中荣立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从2001年——2017年,我多次成为杨波瞄准的对象,我见证了杨波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为人风范。</p> <p class="ql-block">杨波曾经拍摄过原清华大学的体育教授马约翰的纪录片,马老的体育理念对杨波影响至深:“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最有效最适当和最有趣的方法”。而杨波本人正是国家优秀公民。</p><p class="ql-block"> 做为专攻体育纪录片的导演,杨波作品大部分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体育人间》栏目中。他的作品接地气,弘扬民族精神,讴歌健康快乐,追求上进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他为人处世体现了优秀公民素质和人品。</p><p class="ql-block"> 杨波2001年5月19日制作的两集电视纪录片《警察吴哥》,记录了吴哥导航并指挥全国25位人民警察集体成功横渡琼州海峡创造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的故事,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警察的威武形象。警徽在横渡琼州海峡中闪烁!警魂在横渡琼州海峡中助威。电视纪录片贯穿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绝不轻言放弃!前进!前进!向前进!”的横渡精神,20多年来一直在横渡琼州海峡活动中延续着,激励着每一位横渡琼州海峡勇士超越自我,向着海峡彼岸奋进,成就了一大批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横渡勇士迈向新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01年8月12日制作的三集电视纪录片《执着十五小时》,记录了检察官孙建华横渡琼州海峡十五小时,游程44公里的故事,赞颂了海牛队“一曲生命的交响”,表现了检察官“一段奋斗的历程”。电视纪录片送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被认是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被授予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span></p> <p class="ql-block"> 2002年6月4日制作的《带着轮椅渡海峡》是世界首例残疾人横渡琼州海峡的杰作。谢延红是大连市重度残疾人,双腿没有支撑作用,双手指仅能有限伸展,是坐着轮椅来到海南的,凭着他日积月累的水上艰苦训练和过硬的拼搏精神,2002年6月4日早5时35分,从广东省徐闻县龙溏镇海仔村海岸爬向大海,于当日18时01分在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岛美丽沙海滩爬上海岸,游程34公里成为残疾人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第一人。他的这个壮举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正是因为有了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记录,谢延红获得了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入场卷,进而又成为残疾人横渡英吉利海峡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谢延红的两次横渡海峡壮举成就了他的残疾人辉煌人生。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谢延红辽宁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有了住房和工作。娶妻生子。</p><p class="ql-block"> 在国家表彰模范残疾人大会上,谢延红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p> <p class="ql-block"> 电视纪录片《带着轮椅渡海峡》激发了残疾人横渡琼州海峡的梦想。继谢延红之后,2012年6月1日湖北省黄石市梅立军,2020年6月16日广东省广州市高允锐两位独臂勇士成功横渡琼州海峡。</p> <p class="ql-block">(独臂勇士梅立军与吴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梅立军与建德横渡琼州海峡勇士蒋跃良相遇。)</p> <p class="ql-block">(独臂勇士,广东省广州市高允锐与吴哥在海边“解放海南岛烈士纪念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杨波是怀着激情和参与意识工作的,具有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p><p class="ql-block"> 横渡琼州海峡活动都是凌晨3点起床进入下海之前程序安排的,杨波要比活动团队更早提前起床准备采访设备。他要全神贯注颠簸在海风海浪中扑捉镜头。别人在船上吃东西,杨波会忘记手中的面包专注于扑捉对象。遇到狂风暴雨,杨波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受力,防止错过扑捉机会。</p><p class="ql-block"> 杨波作品具有明显的平民意识。塑造优秀公民是作品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在采访检察官横渡琼州海峡《执着十五小时》纪录片中,清晨海口路边小吃和路上欢快跳跃的女童也进入了镜头,表现了社会安宁祥和。杨波说:“说不定小女孩将来也能成为有出息的体育或舞蹈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杨波“体育是塑造国家优秀公民的主要方式”的理念,在他教育自己孩子方面态度十分坚定。杨波儿子杨帆真正的人生开始于13岁从学校退学。杨帆说:“是我爸让我退学的。我当时是三好学生,还是班长。”杨波做这一决定的理由相当简单。杨帆说:“我爸觉得男孩子应该参加一个球队,应该在一个有球队的学校里学习,但那会儿学校都抓写作业,体育课都保证不了。还有就是他觉得学校应该做到起码的对学生关爱。一次学校集会,我爸看到校长在前面用大喇叭讲半天,让学生们捂着耳朵站在那个扩音器前面忍受,就跟我说,儿子咱不上学了。”</p><p class="ql-block"> 杨波家是一个教师世家,杨波的父母是老师,妹妹是大连一所中学的校长,对杨帆退学的决定当然不能理解。杨波最终用了一句话说服他们,“读书为了什么?考大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活着是为了有怎样的人生,不是给别人看的?”</p><p class="ql-block"> 杨波的理念成就了儿子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杨波带着儿子采访、编导、制片。告诉孩子,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饿不死。</p><p class="ql-block"> 杨波为儿子策划从成都到拉萨24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自行车骑行,杨波夫妇开着吉普车,一路摄像,沿途要跨过14条江河,翻阅21座海拔4千米以上的山脉,翻越了海拔5030米的雀儿山,骑不动就下车推,高原反应让儿子整个脑袋变得脆弱、迟钝,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把儿子锻炼成一个男子汉。</p><p class="ql-block"> 2008年10月5日杨帆18岁生日,杨波带着杨帆在充分训练的基础上横渡琼州海峡作为儿子的成人礼。遗憾的是在海峡上遭遇成群海蜇袭击不可抗拒,游程6公里以后放弃。</p><p class="ql-block"> 杨波鼓励杨帆走向世界寻找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p><p class="ql-block"> 2012年7月,21岁的杨帆骑着一辆国产长江720挎式摩托开始了环球旅行,寻找和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异域生活和人生梦想的小伙伴,集寻访,录制,编辑于杨帆一身。2015年在CCTV--9记录频道播出,被评为“最穷的剧组拍出最酷的青春”。2020年8月17日,《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在欧洲季每周三起爱奇艺更新一集,目前为止前三集网络点击率突破2000万,豆瓣点评达9.2分。</p> <p class="ql-block"> 杨波注重收集民间群众性体育运动素材。</p><p class="ql-block"> 2014年3月3日,杨波在海南岛万宁市录制赛龙舟回到海口约吴哥、孙建华一叙。三人小聚,杨波抢着买单。交谈中杨波得知孙建华正为2017年70岁万里骑行人生路扫除障碍,在医院手术切除左眼角“基底细胞癌”。杨波带着全部采访设备来到海南中医院住院部采访手术医生,录制手术伤口;而后又带着孙建华到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采访,为2017年万里骑行人生路录制前期准备素材,设想路途选择节点制作纪录片。</p> <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孙建华70岁。沿着他出生——读书成长——重走红军长征路——当兵——退役成为装卸工——长白山观测地震——检察官等人生经历开始了海南—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吉林—长白山6700公里骑行纵贯神州。骑行路上,杨波正在南美洲执行任务,不断打电话询问行程,约定北京见面。我到达北京受到杨波和他的助手牛荞薇赞美并与北京多名成功横渡琼州海峡勇士聚餐。此后,杨波与牛荞薇一直跟踪采访直至辽宁省葫芦岛分手。杨波本来是要陪我登上长白山天池的,不巧阿根廷国家广播电视领导人来访,杨波有接待任务,没有能去长白山。</p><p class="ql-block"> 这段采访是沿着刘台子——葫芦岛渤海海岸滨海大道开展的。当晚,我过夜刘台子民居宾馆。因为刘台子过夜没有国家正规发票,中央电视台报销宿费很严格,他们连夜赶路60多公里到葫芦岛过夜,次日凌晨4时前又驾车行驶60多公里回到刘台子,在房间里采访我做早餐和上路骑行准备过程。</p><p class="ql-block"> 为取得骑行中细节效果,杨波花了5千多元添加视频记录仪安装在我胸前。</p><p class="ql-block"> 为了取得真实的动态效果,杨波骑摩托车载着牛荞薇录制。4月下旬,辽宁省天气还很冷,他们穿着皮衣,戴着皮手套,在凛冽的寒风中跟踪摄像。过往的高速大货车呼啸着掠过他们身边。</p><p class="ql-block"> 为了取得野外效果,他们在离路边百米外草丛里架设三脚架录制。</p><p class="ql-block"> 为了取得特写镜头效果,杨波在我骑行公路前方卧倒抓拍镜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达葫芦岛分手时,我是真心请他们吃饭的。因为他们有工作用车,饭后我可直接骑车上路方便。但是,杨波、牛荞薇硬是把自行车还有70斤重的随身备品抬进工作用车,带我去吃葫芦岛驴肉饺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分手时,牛荞薇拿出她随身携带的防晒霜给我。我说:“我不需要”。我心里想:“下里巴人哪好接受阳春白雪化妆品?”。但牛荞薇硬是塞给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杨波知识丰富是多面手。</p><p class="ql-block"> 杨波的工作用车是他自己设计,在南京汽车厂订制的,房车里有折叠吊床,工作台,可以放置两台工作用摩托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前,北京冬奥会临近了。习主席全民健康和体育运动理念已经在教育系统贯彻,群众性体育运动已经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我要告诉杨波:在忙碌中,您一定要注意休息,您的“塑造国家优秀公民”理念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愿您心安理得,祝您健康快乐!</p><p class="ql-block"> 孙建华</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3日于海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