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达莱盛开的神秘国度

国荣

横跨在中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之间的“鸭绿江大桥” <h1><b>一,曾经沧桑的鸭绿江大桥</b><br> 鸭绿江,是生活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人难以忘却的著名江河。它的北面是中国辽宁省的丹东市,南面是朝鲜的新义州市,两市相距不到一千米。鸭绿江上现有两座桥,完整的一座叫“鸭绿江大桥”,是中朝两国间唯一的陆路通道。另一座叫“鸭绿江端桥”,座落于“大桥”西侧500米处,两座桥形状和建筑风格基本一致,“端桥”从中国丹东一侧向江面延伸,到鸭绿江中线(中朝国境线)嘎然而止。“端桥”是二战以前日本帝国为了远东地区的军事,经济利益而修建的铁路大桥,它曾经为日本帝国在远东殖民地掠夺财富和军事攻略发挥过巨大作用。二战结束前夕,日军在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前,断然将桥炸毁。其后,中朝两国曾经一度修复了它,但最后又被美军毁于朝鲜战争中。现“端桥”朝方一侧早已荡然无存,或许是仅有一端的缘故才称之为“端桥”。<br> “端桥”,带着满身的战争伤痕凄然地挺立在鸭绿江上,断面处的桥墩和桥梁上遍布着无数被弹片击穿的洞眼,数不清的炸弹碎片深深地嵌入在钢架上,残存的高大钢架悬空向不同方向翻卷,桥墩裸露着褐色的钢筋,整个临江断面,翻卷的钢筋到处张牙舞爪,活象猛兽血盆大口里参差不齐的利牙。站在桥上,望着残端那狰狞的面目,让人仿佛一下子又回到那个灾难性的年代:灰沉沉的天空,呼啸而来的成群战机,机腹下急剧下坠的炸弹,江面上冲天而起的水柱,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桥面上惊慌奔逃的人群……<br> 这座实际上已没有任何交通价值的半截桥,在鸭绿江上已经兀立了半个多世纪,既没有重建,也没有毁弃,它作为历史的铁证,不仅仅是一种战争创伤的残酷记忆,更是一种期盼和平的哲理警示。</h1> 晨曦中的平壤大同江 平壤地铁电梯 平壤地铁站台 朝鲜国家精神“千里马精神” 金日成万景台故居 <h1><b>五,领袖故园 —— 万景台</b><br> 万景台位于朝鲜中部(平壤西郊)。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的旅游胜地,也是朝鲜人民敬爱的领袖金日成主席的故乡。万景台自朝鲜檀君时代(距今已近五千年)起至1945年止,一直都是历代帝王和贵族的墓地。十八世纪末,金日成的父亲继承祖父遗业,成了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任“守墓人”(即专为王公贵族看护祖先墓地的人)。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金日成就出生在简陋的守墓人小屋里,这是一座用泥巴和茅草搭成的小院(如上照片),分东西两厢,东面四间放置杂物,西面四间是卧室,中间是小院,在杂物间里摆放着简单的农具和圈养牲口的栅栏。卧室里只有土炕和几件简单的家具,可见当时生活的清苦。守墓屋建在蓦地的入口处,由此而进,是绵延不断的山峦,在向阳的山坡上,可见翠柏林中掩映着无数白色的墓碑。站在守墓屋环望四周,漫山遍野的青松翠柏,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飞流直下的瀑布,潺潺流淌的小溪,升腾缭绕的轻雾,峻峭突兀的悬崖……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是名副其实的万景台。难怪朝鲜的历代帝王贵族都把这里当成死后的栖身之地。<br> 在金日成旧居北面50米处,有一口大井,当地人称之为“甜泉”,顾名思义,“甜泉”的水清冽甘甜,还有一点葡萄的香味,更为神奇的是井水无论怎样使用,水位始终不下降,一直盈满井台,据说一到晚上无人使用,明日清晨井水就会溢出井台。朝鲜人不无骄傲地说:就是这神奇的井水养育了一代伟人金日成。金日成在万景台生活了十三年,于1925年离开家乡到中国东北,十三岁就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投身于中国的抗日活动。他在中国一待就是二十年(期间多次秘密返回朝鲜领导朝鲜人民的革命斗争),直到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才回到朝鲜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主席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奠定了中朝两国半个多世纪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金日成于1995年在板门店军事缓冲区处理外交事务时,在他办公室的藤椅上安详离世,终年83岁。金日成为朝鲜的解放事业和人民的安康贡献了毕生精力,受到了朝鲜人民的衷心爱戴。在他逝世以后,朝鲜在首都以及全国各地为他建立了“永生塔”,在板门店他离世的地方建立了纪念碑,在平壤中心市区建立了近万平方米的“金日成广场”和高达20米的“金日成雕像”,每当节假日,成群结对的工人、农民、人民军官兵、机关干部、中小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这里,缅怀领袖的丰功伟绩。<br> 万景台,记录着朝鲜的历史,记录着金日成童年的脚印,也记录着朝鲜人民的理想和信仰。</h1> 板门店三间蓝色平房是当年为签订停战协议专门修建 对面迈步走的朝鲜人民军边防兵,背对的是韩国边防哨兵。从“蓝房”中间穿过的宽10公分,高5公分的黑色线就是举世闻名的军事分界线“三八线”。 “蓝房”里的人民军讲解员 <h1><b>六,军事分界线 —— 板门店</b><br> 从平壤乘车南下,经过320公里的行程,就到达朝鲜南部的边境小镇板门店。这里就是1951年朝美中三国签署朝鲜停战协议的地方。虽然战火已经熄灭了五十多年,但在这里依然战云密布,在军事缓冲区朝方一侧,布满了哨所岗楼和荷枪实弹的边防哨兵。漫长的边境线上是里三层外三层的铁丝网,唯一的一条通道两旁堆满了水泥障碍物。(随时准备阻断交通)在缓冲区内,布下了密密麻麻的地雷……一切迹象表明,朝韩双方的军事对峙仍在继续。<br> 板门店最引人注目的景观是建造在分界线上的三座蓝色小屋。这三座蓝色小屋建筑模式完全一样,每幢相隔五米,各四间。北面两间主权属朝方,南面两间主权属韩方,(同一栋房屋分属两个国家,全球可能绝无仅有)一条宽约10公分,高约5公分的水泥横杠从三幢蓝房的正中穿过,这就是著名的“三八线”。在每幢蓝房中间分界线两边各一米处,分别站立着朝韩两国荷枪实弹的边防哨兵,两个国家的边防哨兵相距两米面对面站着,这在全球可能也找不出第二例。“三八线”两侧约500米处,分别矗立着一座气势轩昂的边境大楼,朝韩两国国旗分别在各自的边境大楼顶端迎风飘扬。蓝色小屋里,(朝方一侧)摆放着当年停战谈判时所用的桌椅、文件、国旗和部分办公用品。<br> “三八线”作为国境线,双方戒备森严,当我们步下朝方边境大楼时,对面的韩方守军随即出动了大批士兵拥向“三八线”,成一字摆开,加强了警卫。我们在出发前就得到朝方的警告:进入军事缓冲区,绝不允许独立行动,更不得越线行走。因为在整个缓冲区,到处都是地雷,超过规定的行走路线,(路上划有蓝、黄、红三种颜色的标志线:蓝线区为可通行区,黄线区为隔离区,红线区为雷区)就可能触雷。在“三八线”上,绝不允许做出抬腿跨越的假动作,那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我们知道,朝方绝非危言耸听,看双方摆在面前的这种架势,谁也知道不是闹着玩的。曾听说过一个俄罗斯青年游客在“三八线”前举起右脚,空中位置超过了中线,被韩国守军开枪打伤了脚背。所以大家都恪守纪律,不敢“越雷池半步”。<br> 在板门店的“蓝色小屋”里,一位人民军少校军官通过翻译详细介绍了停战协议签署的过程。在他的讲解中,多次提到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将军,高度赞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也强烈抨击了美帝国主义野蛮的侵略行径。<br> 1950年,美国及其西方盟国为了扶持**朴正熙政权,也为了牵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台发动总攻,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在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中国政府毅然向美国宣战,近百万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展开凌厉攻势,由北向南推进,彻底扭转了战局,把美国侵略军赶到了开城一带。眼看败局已定,迫于无奈的美军只好选择“和谈”的缓兵之计,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并划定了“南北军事分界线”。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总数超过三十万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我们瞻仰过的“志愿军烈士陵园”中,数不清的墓碑漫山遍野,当年战争的惨烈跃然眼前,朝鲜人民没有忘记这一切,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修建了由金日成主席亲笔题写碑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毛岸英烈士陵园”、“上甘岭战役纪念碑”。还搜集、修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把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英雄壮举载入朝鲜的历史。“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里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是曾经在“宁川登陆”后狂妄叫嚣“三个月占领朝鲜半岛”并已准备提前庆祝胜利的麦克亚瑟将军(当时的侵朝联军总司令)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深刻总结。“抗美援朝”虽然让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也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最好时机,但它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意志和不可小看的战斗力,为日后的国际外交赢得了尊重。战争停了,一条人为的分界线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现实就此形成。半个多世纪以后,当意识到同一个民族、同一种文字、同一种语言的骨肉同胞没有理由永远互相敌视时,南北双方又开始了谋求和平统一的民族行动,一系列相关谈判陆续举行,而首开谈判的地点还是选择在这里 —— 板门店。虽然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甚至一波三折,但民族和睦,国家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握手言和,共创朝鲜半岛的美好未来。<br> 在朝鲜仅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从南到北先后到达新义州、平壤、开城、妙香山、万景台、金刚山。参观了“朝鲜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br>馆”、“金日成故居”、“朝鲜人民大学习堂”、“中苏烈士陵园”、“凯旋门”、“千里马广场”、……考察了医院、高等院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观摩了平壤青年艺术团的精彩演出。走到看到的虽然不少,但还只是“走马观花”,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深刻底蕴还不可能有更深的理解。<br> 过去经常听人说:朝鲜是一个穷地方,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差不多,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看。可真正进入到这个国家,还是会有许多感受的,包括他们的民族精神和主权意识;他们治理国家独特的行政方式;他们秀丽的山河和优美的环境;他们的文化、体育、艺术成就……<br> 金达莱花盛开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朝鲜又告别了朝鲜,当国际专列驶向中国丹东一侧时,回头遥望那渐渐远去的红色国土,心中依稀升腾起一种真诚的希望:愿朝鲜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康幸福!<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