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积木

誽㝓枂

<p class="ql-block"> 中二班</p> <p class="ql-block">  <b>【故事缘起】</b></p><p class="ql-block"> 本月我们的游戏区域是小积木区,积木是孩子们最受欢迎的建构游戏材料,玩积木前,小朋友们认真的听老师讲玩积木的注意事项:1.要懂得与小朋友们分享,不可以把玩具占为己有。2.不可以把玩具放到嘴里,注意卫生。3.不可以拿着积木打闹,要注意安全。4.玩完后,要按照积木的种类放到相应的格子里。开始搭积木了,小朋友们开心极了!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积木种类,便开始了自己的即兴创作!</p> <p class="ql-block">  <b>【游戏情景再现】</b></p><p class="ql-block"> 初次尝试</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玩积木,孩子们高兴地不得了,他们三三两两的组合在一起,有的负责搬运积木、有的负责拼接积木,有的小朋友则忙于反反复复的搬运积木的过程。还有的孩子把积木搬运到操场上,却不知道要干什么。</p><p class="ql-block">“老师,快来看看我们的房子。”李若夏跑过来拉起我的手就开始跑起来。</p><p class="ql-block">“哇,三角形的房子啊!”我惊奇的回应着。</p><p class="ql-block"> “这是小猫的家呦,”几个小朋友一齐回答我。</p><p class="ql-block">“嘘,我们要安静,小花猫正在休息呢”。夏天在旁边提醒道。</p><p class="ql-block">走进一看,艺可正躺在用木板拼摆在一起的小床上,双手放在脑袋旁边,闭着眼睛休息,样子真的像一只熟睡的小花猫! </p><p class="ql-block">我蹲在旁边,静静的欣赏孩子们的作品,当起了忠实的观众。一个小朋友拿起两块长型积木,交叉在一起,跑来告诉我:“你看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屋顶,这样就不怕刮风下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想法不错。”我回应道。</p><p class="ql-block">交叉在一起的积木,因为没有固定物,没过多久就开始倾斜了起来,面临倒塌的危险,旁边的李滟晨看到了,抓紧跑过来用手扶住,并随后叫来附近的孩子帮忙,但是手一松房顶就马上倾斜,小朋友们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此时到了收拾整理玩具的时间,孩子们不约而同的把手放开,屋顶划拉一下散落一地,孩子们笑嘻嘻的开始了收拾整理的环节。</p><p class="ql-block">回到教室后,在故事分享交流环节,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各抒己见。</p><p class="ql-block">增妍:“你们的积木交叉的方向反了,两个交叉口相接才可以稳固,明天我们再试试。”</p><p class="ql-block">彦溪:“可以找点厚点的木块分别放在长积木的旁边,把长积木夹住,这样可能就不回倒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搭建屋顶的小朋友,借鉴了伙伴的建议,在木板的两侧放置了一根长长的积木。他们在“家”的附近搬来了小垫子,还在旁边搭建了小小的烤肉台,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b>【儿童世界透视】</b></p><p class="ql-block"> 多类型的积木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看似简单的搬运活动,教育价值也魅力无穷,孩子们在搬运的过程中,感知着积木形状大小等材料的特性,同时在搬运的过程中促进了幼儿大肌肉的发展。在整个游戏中,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运用了平铺、围合等建构技能。在共同搭建房子时,孩子们之间的合作意识更加明显,能充分利用积木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两个长板可以镶嵌在一起这一特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和发现空间、形体、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充分体现了《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目标,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在同伴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在木板两侧放置长条积木作为挡板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在第二天的游戏现场足以看出这一点;《指南》中指出,孩子们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在整个搭建过程中,从孩子们的同伴交流中、在他们的神情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出这一点。幼儿在搭建过程中能够对问题提出质疑,并且能够一同探讨问题,想出解决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发生分歧、意见不统一时,能够倾听、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时,能够一起克服。游戏最开始,孩子们合作意识淡薄,整个场地呈现出单元式建构模型;随着游戏的不断开展,搭建中,各幼儿分工明确,孩子们能够尽职尽责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活动中有小小搬运工、也有小小设计师。 最后通过合作、共同努力将心中的事物搭建成功。</p><p class="ql-block"> <b>【教育智慧凝练】</b></p><p class="ql-block"> 在活动的初期,孩子们对材料充满了好奇,很多孩子满足于积木的搬运,看似游戏水平很低,这时老师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静静观察,整个活动是孩子们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他们在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积木的形体,去体会积木的特性,去理解积木之间的关联。在每次活动后,老师及时进行活动的反思,帮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推进了游戏的发展。 </p><p class="ql-block">教师需要做到的是:</p><p class="ql-block">1.在幼儿搭建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在旁边观察幼儿,放弃高控,不要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活动,给幼儿足够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去搭建。</p><p class="ql-block">2.教师确定观察目标,带着问题观察,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动机,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游戏,交给幼儿基本的技巧,帮助幼儿提升搭建技能。</p><p class="ql-block">3.让幼儿观看一些常见的图片,帮助幼儿打开思路。</p> <p class="ql-block">  <b>黄河大桥诞生记</b></p><p class="ql-block"> 片段一 初现黄河大桥</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搭建活动,我看到王仕显和花岩溪小朋友搭了一个高高的建筑物,在不断地向上垒高的过程中倒了,他们又开始从头开始搭建。这次王仕显负责下面的木桩,花岩溪负责上面的木板,有的时候木桩摆不好就倒了,有的时候木板摆的不正导致中心倾斜也倒了,倒了三次但是花岩溪和王仕显并没有气馁继续第四次的搭建。我始终默默观察,直到最后整理收拾积木,他们还在不断地重复搭建过程中,分享环节把视频放给大家看,让王仕显和花岩溪上来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搭建作品。“我们撘的是黄河大桥,很高很大的。”王仕显边比划边说。</p><p class="ql-block">“那你可以用积木说说你的搭建过程么?”我问道。</p><p class="ql-block">“我们先放了两个木桩然后加一层板子,再放一层木桩,再加一层板子就一直加。”花岩溪一遍拿着建构区的积木示范给大家看。</p><p class="ql-block">看完花岩溪的搭建过程后我又和大家观看了黄河大桥的图片,讨论黄河大桥是什么样子的。</p><p class="ql-block">“黄河大桥我去过,很长。”王瑞泽说。</p><p class="ql-block">“上面有很多的汽车,有的时候还会堵车呢。”杨芃溪赶忙说道。</p><p class="ql-block">“黄河大桥很高,我们夏天还在大桥下面烧烤呢。”胡泽坤说道。</p><p class="ql-block">“大家注意看黄河大桥上面和下面有什么?”我提醒道。</p><p class="ql-block">“上面有三角形的东西,下面很多的水泥柱子。”尹博仁说道。</p><p class="ql-block">“对啦,这些都是为了帮助黄河大桥在水中更稳固不被冲垮设计的。大家说了这么多,你们想怎么样搭建自己的黄河大桥呢,现在请大家拿起笔画在纸上明天我们继续搭建我们的黄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幼儿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片段二 完善黄河大桥</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大家来到小积木区以后,胡泽坤对搭建黄河大桥的热情非常高,通过昨天我们的交流和花岩溪的分享他已经知道花岩溪他们搭建的黄河大桥需要的基本材料,胡泽坤是一个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很强的孩子,他自己先给桥连上了公路,他先用的木板和木桩修公路。等他正式搭建大桥的时候,他发现没有木桩可以用了,这个时候他就变得很着急到处找材料,甚至还去抢其他小朋友手里的木桩,大家都来和我告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胡泽坤,没有木桩了那怎么办呢?抢别人的可是不对。”我就走到胡泽坤的面前。</p><p class="ql-block">“老师我没有木桩建我的黄河大桥了,他们拿了又不用为什么不能给我呢?”胡泽坤很委屈的说。</p><p class="ql-block">“你可以找找看有什么其他材料可以替代的么?”我一边说着一遍用眼神暗示他。</p><p class="ql-block">“找到了。”在我的暗示下,胡泽坤找到了塑料环来做桩子,开始搭建他的黄河大桥。胡泽坤负责搬塑料环,杨芃溪负责搬木板,很快一个两层的大桥搭好了,胡泽坤开始拿着手里的小手机(小积木)和他的搭建小队打电话去了。</p><p class="ql-block">“胡泽坤,你看我们昨天看的黄河大桥是不是很大很长,你的这个怎么就只有短短的一段,你的搭建小队那么多的小朋友,是不是可以合力做个更大的黄河大桥呢?”我来到胡泽坤面前和他说道。</p><p class="ql-block">“好的,老师我们马上就办。”胡泽坤立马拿起他的小手机开始呼叫他的搭建小队“呼叫搭建小队听到请回答,呼叫搭建小队听到请回答。”在我们胡队长的指挥下不一会儿又一段黄河大桥搭建完成,但是他们又遇到了材料不足的困难,胡泽坤又来向我求助。</p><p class="ql-block">“老师,我们的塑料环也用完了,还能用什么搭建啊,我看了看已经没有材料可以用了。”胡泽坤很着急的说。</p><p class="ql-block">我看了看附近的材料柜发现了奶粉罐,这可是个好东西啊。</p><p class="ql-block">“胡泽坤,你去对面的材料柜上好好找一下,我发现了一堆的宝贝,看你能不能找到。”我故作神秘的说。</p><p class="ql-block">果然胡泽坤找到了奶粉罐并且带领他的搭建小队继续搭建,并且把很多平时用不到的积木都用在了装饰大桥上。</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黄河大桥建好了!”胡泽坤高兴地对着大家说道。</p> <p class="ql-block">搭建完成后,大家变得无所事事,那么辛苦搭建好的大桥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这让在一旁的我很着急,我看到夏天的小木块从大桥掉进了奶粉罐里“不好了,发生交通事故了需要救援。”我焦急的冲着胡泽坤喊着。</p><p class="ql-block">“救援小队收到。”胡泽坤拿着小木块在黄河大桥上走着,不一会就顺利到达了事故发生地展开了救援,手里有木块的小朋友都纷纷拿着小木块在大桥上跑来跑去,这个时候胡泽坤突然拿了一个PVC管做的小跨栏放在了路上。“这是什么呀?”我好奇的问道。</p><p class="ql-block">“这是监控啊,到这里要减速慢行的。”乐乐和我解释道。“汽车在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慢慢的通过,并且大家都是按照一个方向走的,这样车就不会发生碰撞。”回到教室我把今天的视频发给大家看,并且让胡泽坤和大家分享了他搭建的黄河大桥。</p><p class="ql-block">“老师,你带我们看的黄河大桥有三角形的,胡泽坤的黄河大桥是没有那个三角形的,我觉得可以把那个三角形加上,放在下面然后再开始搭大桥。我想搭个不一样的。”李滟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老师我们下次想带小汽车出去。”胡泽坤提出要带小汽车出去的想法,对于孩子们的提议,我建议明天我们可以试试。</p> <p class="ql-block">  片段三 不一样的黄河大桥</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户外活动李滟尘格外的积极,因为他要建一个他自己的黄河大桥,我也很好奇他的三角形结构要放在哪里,看到他拿了两块有缺口的木板,然后把他们对起来,一个接一个,不一会一个个三角形就出现了,可是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往上加东西不够稳固,李滟尘试了几遍都是失败了,搭两层就倒,在第三次尝试之后李滟尘发现了是其中某个三角形结构不稳固造成的,于是他又花费了一段时间去修,然后很快地搭建出了他的黄河大桥,就在我以为他要结束的时候他又从对面又开始了搭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滟尘,你还想搭什么东西呢?”我问道。</p><p class="ql-block">“老师,我们的黄河大桥都是两条路的呀,不能只有一个。”李滟尘和我解释道。对呀这个我自己都忽略了,黄河大桥是双向路。李滟尘继续搭建着,他搭好了另一边又想着用木板把两条路连起来,但是在这里他遇到了难题。他想用一个木板连接地面道路和大桥做成一个斜坡,但是由于木板太短,第一次木板掉了下来,第二次他用了大圆柱和小圆柱外加木棍想用木棍当支点,这个支点也不是很稳定,只要有车从上面跑木板还是会掉下来。第三次他用下面一个塑料环当支点堵住了木板向下滑,最后获得了成功。李滟尘的黄河大也竣工了,几个小伙伴拿着自己的小汽车在黄河大桥上开始了他们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b>  【儿童世界透视】</b></p><p class="ql-block"> 从初现黄河大桥到不断地完善大桥最后到拿着汽车在大桥上行驶,整个游戏说明了孩子们游戏有一定的计划性,主题稳定,能和同伴共同搭建同一主题作品,协商合作,同时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并且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能自己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做一个大桥的斜坡,木板始终不稳定,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直至成功,在反反复复的调整木板支点的位置,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有关平衡、架空等经验,整个环节说明了孩子的自控性很高,有很强的目的性,有一定的坚持性,思维发散灵活,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充分体现了《指南》中幼儿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在孩子们分享环节,对于黄河大桥的建造者在分享时能在同伴面前介绍、展示自己的作品,对于出现的问题能积极动脑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较好的达到了《指南》中语言领域的“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的目标;当材料不充分时,能充分发现材料功能的相似性,及时找到替换物品,说明了孩子在活动中能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善于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在游戏中,孩子们真正投入到游戏情节中,激发了无穷的想象力,同时在创造游戏情节建造黄河大桥中吸引了不同幼儿的参与,不知不觉中促进了他们的合作,同时锻炼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胡泽坤在游戏中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在游戏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并且有着较高的搭建水平,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相应有所发展。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专注于积木搭建中,搭建——调整(或重拆)——搭建的循环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商量,相互合作,并且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拉近了同伴间的友谊,提升了活动的价值,形成了耐心专注与同伴分享的良好品质,也表现出了孩子们勇于克服困难、独立思考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 【教育智慧凝练】</b></p><p class="ql-block"> 教师是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幼儿游戏活动的控制者。面对全班孩子搭建技巧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采用榜样法来引导幼儿分享搭建技巧,请搭建技巧较好的小朋友用班级里的小积木进行示范,帮助其他小朋友获得搭建技巧。在幼儿搭建过程中遇到材料不足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用其他的材料代替,引导幼儿发现材料的多样性玩法。在幼儿搭建时及时为幼儿进行游戏的推进,从了解积木的特性到自主创设出游戏的环境,由材料促进幼儿的建构发展,幼儿游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多元化的发展,同时带动家长实地参观黄河大桥,帮助幼儿获得有关黄河大桥的外形特性,为他后面的搭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p><p class="ql-block">在游戏的推进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或幼儿自己讲述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整个游戏环节重在发展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思考。回顾整个游戏历程,我的反省如下:</p><p class="ql-block">1.活动之前介绍新增加的游戏材料,倾听幼儿的想法:你想怎么玩?给幼儿留足够的时间思考,想一想游戏的计划是什么,让幼儿能够带着想法去游戏。</p><p class="ql-block"> 2.引导幼儿按游戏计划来游戏,充分利用自己的游戏计划,并且能够和同伴一起选择游戏材料,在游戏计划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在原来的游戏计划上更加完美地建构事物,可以拓展自己的游戏空间,提升自己的游戏质量。</p><p class="ql-block"> 3.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通过分享活动展开交流和讨论,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在下一次的游戏中通过尝试感知这种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并进行再次的反思。</p><p class="ql-block">通过开心地玩,痛快地玩,孩子们学会了勇敢、坚持、责任、表达、博爱和创新。润物无声,大爱无痕,而最美的教育,同样无痕,正如华爱华教授说的:“你们今天看到孩子们的游戏水平,是他们在经历一次次尝试之后,逐渐达到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张照片都记下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不断挑战自己,从而成就自己。一天一天,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创造出新的玩法,探索着成长的秘密。</p>

搭建

积木

大桥

幼儿

游戏

胡泽坤

黄河

孩子

小朋友

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