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幼教集团大教研课程案例——《走来滚去之滚筒大挑战——基于观察的户外游戏材料调整》

一只傻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丹北实验幼儿园 王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户外活动能满足孩子好动与探究的本性,在户外活动中,孩子所受到的制约大大减少,他们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因此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德国学前教育界认为户外活动对儿童大有好处,比如爬、跳、跑等。儿童天生就喜欢运动,通过视觉和感觉,他们会逐渐认识外界环境,儿童认识到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并以不同的途径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儿童的自信心也可以不断加强。这和我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提的“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精神是一致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大胆尝试——滚筒游戏初次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班级小朋友第一次玩滚筒游戏,早晨,我带着孩子来到滚筒区,简单地介绍了滚筒这个游戏材料,并提醒孩子游戏中的安全后,就让孩子自由开展了游戏探索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游戏观察:</span></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一开始轩轩和浩然小朋友选择把滚筒快速滚动,两个人对撞了起来发出了“嘭”的一声,他们相视一笑又继续玩起了碰撞游戏。</p><p class="ql-block"> 皓宇小朋友则是把滚筒滚到一个角落,竖起滚筒钻进了滚筒里朝着我大喊道:“老师你看,这是我的家!正好可以钻进去。”</p><p class="ql-block"> 朱源小朋友一边滚着滚筒一边和旁边的琳琳小朋友说:“陈琳琳走,我们把轮胎推过去修车。看看谁的小汽车需要修理。”</p><p class="ql-block"> 胡雨晨小朋友捧了个水杯钻进了滚筒里看到我走了过来说到:“老师你看我的头发都竖起来了哎!跟我们科学区的静电实验一样!那这个滚筒也是有电的吗?”</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时候朱源推着滚筒来了,她两手趴在滚筒上,右脚往上缩,尝试爬上滚筒,但是随着滚筒的滚动,朱源从侧边滑下来。一边的珊珊见状也尝试攀爬滚筒,她一只脚先放上滚筒,随后上半身整个趴在滚筒上,尝试用上半身的力量带动自己上滚筒,尝试后也失败了。最后,李琪珊叫来了陈雨菡朱源一起帮她扶住了我们的滚筒才让珊珊勉强站了上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分析:</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户外滚筒游戏中,我在活动开始时只是简单介绍了滚筒这个道具,并没有介绍它的玩法,希望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创新这个道具的更多可能,孩子们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玩法。游戏开始以后,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玩出了不同的花样,有滚筒碰撞游戏、有钻爬游戏、还有偶然发现的静电反应,而随着游戏的慢慢深入,终于有孩子从钻、滚、踢这些简单游戏玩法开始探索到攀爬和站立了。朱源和珊珊小朋友初次尝试攀爬时,随着滚筒的运动而摔落下来,在不断尝试后,在陈雨菡和朱源小朋友的帮助下,珊珊小朋友终于成功地站在了滚筒上。</p><p class="ql-block"> 在后续的分享给活动中,我也引导幼儿对“滚筒“这个材料的游戏方式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孩子一起了解走滚筒的玩法,并且特别请朱源和珊珊小朋友上来分享她的游戏方式,引出”走滚筒“这个难度较高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分解游戏难度,和孩子共同探索出了走之前要先学会”站稳“,要练好站稳的前提是控制住滚筒,鼓励幼儿开动脑筋,想出能够先稳定滚筒的方法并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进行实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的支持:1游戏后的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呀,今天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呀,谁来说说?”</p><p class="ql-block"> 代元鑫说:“我今天是钻进滚筒里面的,让徐畅给我把滚筒扶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朱骏毅说:“我把滚筒变成了坦克,可以撞出很大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跟着孩子们地分享,我也把他们的想法都记录在了纸上。</p><p class="ql-block"> 师:今天呀老师还看到小朋友尝试了一种更难、更有挑战性的玩法,是我们朱源和珊珊小朋友想出来的,我们来请她们说说是怎么玩的。</p><p class="ql-block"> 朱源:”我今天是想爬到滚筒上的,后来我老是掉下来。滚筒太滑了,会滚。</p><p class="ql-block">师:但是老师后来看到珊珊小朋友站上去了,你是怎么成功的呢?</p><p class="ql-block"> 珊珊:我原来也爬不上去,后来是朱源和陈雨菡帮我扶住了滚筒我才敢站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师:“原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你挑战成功了!那我们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让自己站上去呢?”</p><p class="ql-block"> 轩轩:“可以靠在墙上爬上去”</p><p class="ql-block"> 徐畅:“可以让老师帮我扶住,老师力气大!”</p><p class="ql-block"> 陈梓清说:“可以用石头或者轮胎放在它的底下”</p><p class="ql-block">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棒,明天我们还会再进行一次游戏,请小朋友们带着你们的好点子去尝试一下能不能固定住滚筒站上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的支持:2材料的添置</span></p>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在运动游戏中,引导幼儿走、跑、跳、推、拉、钻、投掷、攀爬、侧滚、旋转等不同运动方式,并能灵活的控制身体运动的方向。《指南》中健康领域也是把平衡能力作为儿童运动发展的首要目标提了出来,平衡能力是一切运动活动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所以接下来我将会在游戏分享环节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对滚筒这个材料进行平衡游戏的引导。</p><p class="ql-block"> 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也会投放轮胎,鞍马,安吉梯等能够按照幼儿的想法帮助幼儿保持滚筒平衡的游戏材料供幼儿进行探索实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越“站”越勇——稳定滚筒尝试站立</span></p> <p class="ql-block">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孩子再次来到了操场,带着自己的好点子尝试游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游戏观察:</span></p> <p class="ql-block">  肖淑莹小朋友选择将滚筒滚到一个鞍马面前固定住,先爬上鞍马,然后一脚跨到滚筒上,稳定好身形以后第二只脚也成功地跨到了滚筒上。</p><p class="ql-block"> 轩轩对徐畅还有浩然小朋友说:“我们一起去搬轮胎吧,那边有轮胎。”说完他们则是选择按照制定的计划三个人一起去隔壁操场运了三个轮胎过来支撑滚筒。浩然小朋友将轮胎运过来以后就把滚筒靠在了轮胎上开始尝试站立,试了两次以后成功的站在了滚筒上。</p><p class="ql-block"> 许临文小朋友看到浩然成功了,跑到浩然面前说:“把你的轮胎借给我一下好吗,我也想试试。”说完就将轮胎滚到了自己的滚筒面前,将轮胎塞在了滚筒的一侧,又从旁边搬来一个滚筒抵住了滚筒的另一边,这时候他踢了两下滚筒,滚筒没有动,他便开上从轮胎的一侧往上爬,爬上去后两只手扶住滚筒也成功地慢慢站了起来。 </p><p class="ql-block"> 代元鑫小朋友对徐畅说:“徐畅你是不是大力士呀,你可以帮我扶一下吗,我有点害怕。”徐畅说:“没问题。”说完徐畅弓起两腿,上身前倾抵住滚筒,代元鑫尝试爬上滚筒,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并伸平双手保持平衡。</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徐畅看到了前面的轩轩也挑战成功了,对着轩轩喊道:”轩轩我们来PK吧,我们两个都站到滚筒上看谁站的更久。“两个人便面对面都站在了各自的滚筒上比赛谁站的久,过了一会杨凯宇也挑战成功并加入了徐畅的比赛。</p><p class="ql-block"> “徐畅我们来加大难度,两个人都站在滚筒上,弟弟你快上来!“过了一会轩轩看到了自己双胞胎弟弟也来到了滚筒区就朝弟弟喊道。皓皓听到了轩轩的呼喊也加入了比赛的队伍,皓皓刚爬上滚筒时双腿直抖,在哥哥的安慰下慢慢也放松了下来两个人站在滚筒上比了胜利的手势。</p><p class="ql-block"> “代元鑫你也快上来!“徐畅看到轩轩和皓皓成功了也开始向代元鑫抛了橄榄枝,代元鑫见状也爬了上去,两个人也都成功的站在了滚筒上和对方比赛谁站的更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分析:</span></p> <p class="ql-block">  通过昨天游戏分享环节孩子们的经验总结,今天,他们通过尝试运用这些总方法,稳定住滚筒,尝试站立上去。已经有很多孩子成功的站到了滚筒上面,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和喜悦感,并且有多个幼儿进行了“两人站立”的这种更高难度的挑战,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继续和幼儿探讨交流滚筒经验,并引导幼儿针对“如何在滚筒上行走”这个问题来对滚筒游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支持1:游戏后的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师: “这次挑战我发现经过小朋友前面几次的讨论,大家都用伙伴们出的点子成功的站在了滚筒上面,那你们觉得我们接下来还可以怎么样升级挑战?”</p><p class="ql-block"> 桐桐:我们可以站三个人到滚筒上去。</p><p class="ql-block">文文:我想和徐畅比赛看谁站的更久。</p><p class="ql-block"> 陈琳琳:我们可以在滚筒上面走!</p><p class="ql-block">抓住陈琳琳提出的行走,我继续提问:师:“那你尝试过在滚筒上行走吗?</p><p class="ql-block"> 皓皓抢着举手说:“我一开始成功了,后来滑下来了,走的时候滚筒还是会动起来,我就倒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代元鑫说:“我也没有成功,但是我也站在上面跳一下。”</p><p class="ql-block"> 师:“那现在要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了,你觉得我们有什么什么好方法就像轮胎一样能帮助我们进行走滚筒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知道,我见过马戏团的老虎走过滚筒,他们是爬着走的我们也可以。”说完朱骏毅小朋友便学着老虎走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也知道,我也知道,我觉得我们可以拿棒子在滚筒上面撑住走路,老师你来走一下。”耿乐天小朋友说完便拉着我给大家演示一下。</p> <p class="ql-block">  说到在滚筒上行走,孩子们的想法都非常多,于是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都记录在纸上,和大家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画交流:我们来一起听听孩子的想法吧!</span></p> <p class="ql-block">  肖淑莹说:“这是我的作品,轮胎中间是空的,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滚筒放在轮胎里面,这样子我们就可以踩在轮胎爬上滚筒就可以踩着走了不会跌到了。”</p> <p class="ql-block">  陈琳琳说:“我觉得我们让小朋友帮我们扶着,每次都是脚先跌倒,所以我画了小朋友扶着脚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轩轩说:“我发现我们后面那个梯子可以用一下,只要我爬上去,让老师帮我扶着梯子就可以了,所以我画了一个人在梯子旁边滚滚筒。”</p><p class="ql-block"> 汤依然说:“我看得到马戏团上面有绳子绑在上面我觉得我们也可用绑一根绳子,这样子小朋友们就可以用手抓着绳子走路了,我在本子上画了一根绳子,小朋友们踩在滚筒上面走很厉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的支持:2材料的添置</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次交流中孩子通过绘画的方式对自己解决在滚筒上行走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了表征,并且能够用较清晰,逻辑合理的语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解读,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会在滚筒区继续投放竹梯、木棍,胶水,弹力绳等材料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 过关斩将——征服滚筒行走挑战</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进行走滚筒的方法交流后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开展了滚筒行走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游戏观察:</span></p> <p class="ql-block">  顾昊雨小朋友先爬上了滚筒然后朝我喊道:“王老师帮我把梯子拿过来,我要扶着梯子。”我把梯子递给了顾昊雨以后只见他双手扶住梯子两只脚在滚筒上练习走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代元鑫你上去,我来帮你吧!”徐畅对着旁边的代元鑫说,代元鑫听到后爬了上去,徐畅则帮助代元鑫稳定住滚筒并用两个滚筒夹在了中间。练习了约35分钟以后代元鑫和冯瑞都成功的在滚筒上走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老师老师!我成功了!!”就在我观察其他幼儿时后面传来了冯瑞的声音,回头望去,看到冯瑞在滚筒上不慌不忙的走着,手脚协调非常灵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分析:</span></p>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幼儿应经常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4—5岁幼儿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的走一段距离。5—6岁幼儿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的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的行走。所以如果从指南的角度出发我们中班幼儿可以完成挑战的第二步也就是在滚筒上面可以一段时间的保持平衡就已经挺不错的了,而对于走滚筒这种更高难度的挑战在游戏活动中并不做过多的要求,个别发展计较好的幼儿能够尝试就可以了,当然有好几个幼儿已经挑战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的支持:1游戏后的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师:“小朋友们今天挑战成功了吗?”</p><p class="ql-block"> 代元鑫:“成功了,我已经可以在上面走了!”</p><p class="ql-block"> 文文:“没有成功,用了方法可是还是失败了。”</p><p class="ql-block"> 师:“如果尝试失败了没有关系,相信你们下次一定可以,而且这只是我们滚筒的一种玩法,你们觉得,我们的滚筒还有其他的创新玩法吗?”</p><p class="ql-block"> 天天:“我刚刚看到老师你放的图片我觉得可以用滚筒和梯子搭在一起玩。”</p><p class="ql-block"> 涛涛:“我觉的把滚筒和沙包一起玩让我们躲,因为爸爸就是这么带我玩的。”</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点子很多,我在一起的把他们的想法汇总起来打算在后期慢慢根据他们的兴趣想法投放合适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师的支持:2材料的添置</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今后对的游戏活动中我会鼓励更多的游戏进行对滚筒游戏的大胆尝试,继续添加秒表,平衡木及多种多样的滚筒来支持幼儿园的探索。对于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上面多增添一些平衡木、高跷这种发展平衡类的游戏器材,也会给孩子介绍更多的如跳房子、蒙眼摸人、田埂行走这种发展平衡性的民间游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两小时。”因此,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是每个幼儿园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次观察就“如何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我我梳理提炼了几点感悟,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信任——他们也可以做得很好</p><p class="ql-block"> 以往开展户外活动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安排场地、限制玩法,进行示范指导某一基本动作,致使在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幼儿户外活动时应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游戏的权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利用材料创作独特的游戏方式,我们现在的材料大多都是创造性高的低结构材料,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利用这些材料丰富自己的游戏活动,这些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游戏对于孩子身体的锻炼效果也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所以教师可以在游戏分享时从幼儿兴趣点切入,大胆放手引导幼儿自由进行游戏创新,逐层提高游戏难度,这样的方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取得的效果也是老师满意的。</p><p class="ql-block"> 二、尊重——他们也需要愉悦和开心</p><p class="ql-block">其实不仅是孩子,我们成人也是,当你的一开始情绪就不太好的情况下去做某件事你在接下来整件事中的体验感和事情的结果也许都不会太好。在户外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使他们能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户外活动,有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孩子们玩的时间自然就会变长了,活动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幼儿的情绪体验,如果有些材料不符合该幼儿年龄段的发展水平,孩子也可能因为没有获得感成就感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p><p class="ql-block"> 三、同理——他们也要理解和肯定</p><p class="ql-block">我是男孩子,因为性别的问题我们男孩子天生会比女孩子好动一点,我从小就很调皮也很喜欢玩,现在就算已经进入了教师这个职业但是在我的心里、在孩子的心理我就是他们的大哥哥,他们愿意和我亲近,告诉我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心中那个所谓的“成年人该有的想法”这把枷锁又被孩子慢慢打开,在孩子游戏活动时我现在也会时不时的打破思维定势,对于一些游戏的理解又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也帮助我在后期进行活动时的材料添置有了更多的创新想法,了解他们想法、懂他们的兴趣,让添置的材料更“有用”。</p><p class="ql-block">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作为幼教人我们应当努力创设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的户外活动,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有所获,玩有所创。</p>

滚筒

游戏

小朋友

幼儿

徐畅

孩子

活动

尝试

我们

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