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警察生涯

我是我

在全国人民警察在欢庆第一个警察节的大喜的日子里,激起我对我的警察生涯的回忆。 我有幸是在1983年8月成为一名警察的,而且是我国第一所开办公安本科教育的高等学校——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一名教师,我感到无比自豪,无尚荣光! 我在近三十年的警察生涯中,可以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在教务处电教中心做电教设备和学院教学仪器的计划及采购,学院重大活动的照相、录像,电教教材的编导以及刑事照相专业本科生的刑事录像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等;二是在四系(文检照相系)录像教研室做刑事录像专业课的教学科研办案工作;三是在编辑部(书刊处、科研处)三编室后合并到教务处教材科做学院教材编审工作。 时任公安部长阮崇武 1996年8月来沈阳出席我院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时,我们陪同参观沈阳故宫。 先从第一阶段在电教中心的工作谈起:1983年我们学院正在大搞基本建设,教学楼刚刚开建。刚开始学院让我负责电教中心仪器与学院教学设备的计划选购等工作。我多次南下广州、东去上海等地出差,同时我积极去各公安机关学习调研,跟实战部门的干警一起出现场,搞现场勘查,参加案件分析会。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学好公安业务,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特别是刑事录像技术,尽快建立具有我们刑警学院特色的——占领学术制高点的刑事录像学科,为本科生开设刑事录像专业课做准备。 在云南调研。 在电化教学中心建设过程中,我和同事们一起边建设边开展电化教学工作。我们去农村、去工厂、去市场拍摄电教录像片,学习并掌握教学录像片的稿本编写理论、拍摄技术和编辑技巧。 在电教中心工作期间我和同事们拍摄了《文件检验》、《法医解剖术式》、《卫生之路从这里开始》、《小康之路》、《一日生活制度》等多部教学录像片,1989年我写稿并编导的电教录像片《一日生活制度》、我参与制作的教学录像片《文件检验》分别获辽宁省教委优秀录像片三等奖。 1987.12编写内部教材《刑事录像片的制作》并开始给刑事照相专业本科生讲授《刑事录像》课,并应约去广州给广东公安厅举办的培训班授课。1988.12编写出版内部教材《刑事录像教程》。<div> </div> 1986.1.1出版发行1986年第一期《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发表我(执笔)和诸守根的论文《试论公安院校的电化教育》。 1988.6《浅谈普通高校电化教研室的建设》发表在高校电教论文集上,并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电教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优秀论文。 感谢学院领导及时安排我去华南师范大学进修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新的知识,结交了许多朋友,提高了理论水平,为以后的教学、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华南师大进修期间,我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上午认真听教授讲课、积极和同学交流,下午抽时间去公安机关调研实习,我清楚地记得我和公安干警一块去珠江碎尸案的作案嫌疑人家——碎尸现场收集作案证据。通过向公安干警虚心请教学习,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我编写出刑事录像的教材和其他的刑事科学技术著作的书稿,最先寄给他们,征求他们的修改意见,有些章节约请他们参与编写,还多次聘请他们参加我的书稿审定会。这样就能够不断提高我的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和编写专业著作的能力。 1991.9开始在刑事照相系录像教研室教授《刑事录像》、《刑事照相》课程。从此开始了我第二个阶段的警察生涯。先后给7届刑事照相专业的本科生、干训生讲授刑事录像课,指导学生实验课,毕业论文等。还给其他专业学生开选修课。 在暂时无授课任务的期间,去各地公安机关、各公安院校去调研、学习。 我在这期间编写出版了一些著作,主要有:《刑事录像学教程 》、《公共安全摄录像技术 》、《司法图像技术 》。在书稿起草前一般先约请一些专家开编写大纲审定会,也聘请一些专家和业务骨干参与编写。书稿写出后再开审稿会。<br> 例如我们约请了各地有关专家和刑事技术业务骨干在厦门召开了《公共安全摄录像技术》书稿审查会。 我们在海口召集有关专家和技术骨干在海口召开了《司法图像技术》书稿审定会。 我还带领即将毕业的学生去公安机关去实习,如我在杭州公安局一周去各分局的实习点去看望学生,听取干警的意见,及时解决一些问题。另一周就在市局技术处蹲点,跟干警一起出现场,解剖尸体,分析案情等。我参与了纺织厂女工自杀案、华侨宾馆倒汇人被杀案、板车人与其女儿被杀案等。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学习调研、理论探索,我和同事们不但给本科生开设了刑事录像专业课,而且多次应约给各地公安机关刑事录像培训班授课。 我在教学办案期间,不忘科学研究,理论探索,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一些科技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于1996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14届国际法庭科学大会宣读了我的论文,受到一致好评。 我在东京参加第14届国际法庭科学大会期间结识了国际著名的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并和他合影留念。他也多次来我们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我的一些论文发表在下面的杂志上: 我还经常考虑我们刑事图像专业怎么样能够像文件检验、痕迹检验专业那样能够搞检验鉴定,怎样创新我们的专业。我申请了进行录像资料和录制器材的同一认定、录像资料有没有造假等公安部科研项目。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 由我主持完成的公安部科研项目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作为公安部科研推广项目。 为推广我的科研成果,公安部出资,由我和其他同事的协作,编写出版了著作《视听资料检验》。 我在深圳调研和做我的科研项目推广期间,在我院校友所在的公安部光盘生成源鉴定中心指导学生做了一起光盘节目源与录像带节目源的同一认定的案件鉴定。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做出了我的一份贡献。 并且把整个案件的鉴定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写出了论文发表在广东公安科技2004年第一期上。论文的题目是《节目源的同一认定》。 在我警察生涯的第三个阶段做学院教材编审,在此期间,我为学院编辑出版了《物证检验摄影教程》、《犯罪现场勘查学教程》、《刑事案件侦查》、《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检验》等几十本教材。<br> 我自己时刻关注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首次提出了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并编写出版了《刑事科学技术学通论》和《刑事科学技术与侦查破案》、《现场录像规范》等著作。还发表一系列的论文。 我不懈的努力也赢得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公安部刑侦局领导在组织编写刑事科学技术大全之前看到了我主编编写的《刑事科学技术学通论》和《刑事科学技术与侦查破案》,特意约请我参加《刑事科学技术大全》编写大纲研讨会,并指定我参加了《刑事科学技术总论》和《刑事图像技术》的编写。 我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经过培训被公安部长授予三级警监,使我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高级警官。 <div><div> </div></div> 接待新疆警察学院的系部领导来院考察学习,并和他们切磋公安教育中的发展规律等前沿科题。 在海口与我院校友,我国著名的手印专家刘少聪教授、文件检验专家仪桂琴交流刑事科学技术发展前景。 最值得庆幸的是我被学院授予正高职而光荣退休,使我的警察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我退休后学院领导还回聘我参加学院教材的编审工作,还主持编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校志》,参与编写《警院之星》等工作,让我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作为一名警察,一名警察院校的教师,我自豪,我骄傲! 回顾我的警察生涯,我感到我是一直在追求创新、不断进取的,为我国的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刑事录像学科的创立、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也对在我成长道路上给我指明发展方向并帮助过的领导、同事刘文、王世全、马玉生、朱宝礼、关永顺、于群等等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