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p><p class="ql-block">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p><p class="ql-block">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p><p class="ql-block">—— 泰戈尔</p> <p class="ql-block"> 阅读很重要,但你会读吗?</p><p class="ql-block"> 一项由全国各地高校200名大学生参加的阅读训练营,开出了“2个月读完10本书”的训练计划。“结果让我们很意外”,此项训练的发起方“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刘舸说,只有一名学生完成了该项计划,大部分参与者反映“自己的阅读速度无法在2个月内完成10本书的阅读量”,更有甚者,个别参与者一本书都没读完。</p><p class="ql-block"> 而在该中心近期举办的首届“全国阅读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公布的一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近40所大中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中,有42.1%的人在回答“关于哲学、历史、法律等方面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一些经典书籍的课外阅读,你的看法和现状属于哪类”的问题时,选择了“这些书籍应该多读,但我缺乏指导和帮助,不知道从哪些书籍开始读起”。</p><p class="ql-block"> 缺乏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阅读引导、支撑和保障体系,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不到位,是造成现阶段学生“不知道读什么书、不会读书”的主要原因。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炯表示,“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学生不可能每本都读,如何帮助他们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多读书、读好书,需要教师的阅读引导和阅读技巧训练”。</p> <p class="ql-block"> 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我接手的每个班级,我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去年带班一年级,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不大但想象力丰富,喜欢阅读图画的特点,我就从阅读绘本故事书开始。今年带班三年级,我又根据三年级是文字阅读起步阶段,先从简单的浅显易懂的文字书籍,图文并茂的书籍入手,开学初就规划好了本学年的阅读之旅。</p> <p class="ql-block"> 第一步:贯穿在从开学初开始到期末结束每一天家庭睡前的阅读与书写练习打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科学研究表明:一项行为,如果能坚持21天以上,那么基本上将要形成习惯了!如今,孩子们的阅读练字打卡已经坚持126天了,每天根据推荐书目写心得体会,练字。刚开始几周,我会去小程序里点赞,点评,偶尔忘记提醒,孩子们也能自觉执行。如今,我即使不过问,孩子们也形成了习惯,仿佛不打卡就少了点什么!这是多么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一学期下来,我们会根据打卡情况,还有评比阅读小能手。颁发奖状和奖品,孩子们你追我赶,形成了良性竞争互动!多么可喜!</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简单却精彩的读后感想,天长日久,孩子们的阅读表达能力怎么会不好呢?怎么会成为"高考中完不成阅读试卷的那15%"呢?</p> <p class="ql-block"> 第二步,我从语文书入手对孩子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导读。 </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的文字书阅读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就从孩子们最熟悉的语文书入手。先教会大家从目录入手,做整本书语文书的思维导图,这样,一本语文书的内容就浓缩在一张纸上了,孩子们都觉得很新鲜很神奇!大家纷纷动手实操,做得不错!</p> <p class="ql-block"> 这样既学会了思维导图,又复习了整本语文书,还懂得了从目录,作者,出版简介入手读一本书,同时,对已经学过的课文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学会了整体概括的概念,一举多得!</p> <p class="ql-block"> 给孩子们做的优秀思维导图颁发奖状。</p> <p class="ql-block"> 第三步,整本书推进阅读。我是从最简单的图文并茂又特别有趣的文字书开始的。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性格阅读习惯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全班共读《我和小姐姐克拉拉》!</p> <p class="ql-block"> 仍然是从介绍作者,出版社,目录,精彩篇章开始,孩子们听我介绍完第一个故事就迫不及待了!</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孩子们阅读现场抓拍到的几个镜头,还有更多热烈的欢笑镜头没有拍摄下来。从孩子们的表情,心情,热烈讨论的气氛中,我认为选择《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这本书作文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起步是正确可行的。</p> <p class="ql-block"> 第四步,阅读深入推进!</p> <p class="ql-block"> 在读书分享会上,根据我抛出的一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孩子们谈感受,谈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最喜欢的人物角色,最出乎意料的情节,最新鲜的事件……顺便还谈一谈写作手法,精彩句段。各抒己见,很是热闹。</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听读书分享时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 光会说还不够,我们还做了整本书的阅读摘抄,做了思维导图分析。甚至还有同学从中引申出自己的童年趣事。至此,对一本书的阅读才算尘埃落定。</p> <p class="ql-block"> 第五步,阅读自主推广。</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们根据阅读《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的经验推广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孩子们就懂得了从出版社,作家创作背景,目录开始阅读。读后懂得做摘记,做思维导图,写读后感,谈感想,甚至延伸出相关绘本创造。只是因为时间关系,未拍照。</p> <p class="ql-block"> 第六步,也是我们班日常每天在做的,课前三分钟上台讲说。</p><p class="ql-block"> 讲说内容可以是故事,童话,寓言,新闻,笑话,朗诵诗歌……形式多样,旨在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上台讲话的心理素质!</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间段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每次都听得十分认真!</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听课前三分钟同班同学讲故事时很专注!</p> <p class="ql-block"> 第七步,鼓励自主阅读创造思维导图,写日记,做阅读摘记,读后感等。有的孩子日记已经写了厚厚的一本了。</p> <p class="ql-block">第八项,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我们学校有将近三万册的藏书,而且几乎都是新书,我鼓励孩子们去借阅。常常课前用一两分钟推荐一些好书,有趣的书。只要我稍微推荐几句,或者一两个小片段,孩子们就会以超级快的速度去借阅。每周三轮到三年段看书时间,教室里几乎空无一人,全跑图书室去了。走时还会带上笔和本子去做摘抄。</p> <p class="ql-block"> 上周,推荐了这套"猪系列"书籍,没几天,教室里掀起了一股"猪旋风"。甚至纷纷做起了手工"小书"。</p> <p class="ql-block"> 第九项,也是最隆重的一项,我们的班级小报。"听说读写"一条线,一个都不能少。把优秀习作,优秀日记,编辑成我们的班级小报,在同学中发放传阅,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起到了鼓励大多孩子的良好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阅读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这只是开始。寒假马上来临,期待我们的大动作吧!</p> <p class="ql-block">编辑:朱慧玲</p><p class="ql-block">图文:朱慧玲</p><p class="ql-block">审阅:肖常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