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潜心教育 <p class="ql-block">严寒中的梅花别样的绽放,皑皑的积雪阻挡不了音乐教师潜心教研的脚步。2021年1月11日,日开区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网络听评课研讨活动顺利召开。</p> <p class="ql-block">https://v.qq.com/x/page/q0514817i8u.html?start=15</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通过网上观看全国小学音乐优质课例《友谊的回声》后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你觉得这节课为什么这么设计?2.这样设计的科学依据是什么?3.从这节课中你悟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秦玉洁老师分享:看完这堂课,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行云流水。任何一处重难点,都被执教老师行云流水又不漏痕迹的解决掉了。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几句充满感情的话语,像点睛一样,就把孩子引导到更好的状态。</p><p class="ql-block">1.你觉得这节课为什么这么设计?</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这位老师的设计是环环相扣的,非常完整,没有任何让人觉得突兀、生硬的地方,就像她说的:“流畅的河水,连绵的大山”一样,流畅连绵的上完了课,孩子在她的课堂中,非常流畅、自然的就完成了学习目标,而且一直沉浸在美里边,歌声的美、情感的美、音乐的美,最后升华成友谊的美。我觉得,孩子这堂课,一定会上的意犹未尽。下课后,还会沉浸在音乐的美里。</p><p class="ql-block">2.这样设计的科学依据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老师依据的是新课标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同时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感育人,同时又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同学生一起去探索音乐中的美。</p><p class="ql-block">3.从这节课中你悟出了什么?</p><p class="ql-block">本节课的老师专业素养非常高,同时她那充沛的艺术感染力也一定是日常对音乐、对相关文化持久积累的结果。她的这一堂课,后边的积淀是非常厚重的。这也是以后我要努力的方向,加强自身的素养,无论是音乐专业素养还是其他相关文化都要努力的。</p> <p class="ql-block"> 王星霞老师分享:谈谈我对这堂课的理解,王娜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友谊的回声》这一课。歌曲曲调优美动听,也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一节课完成一节二声部歌曲难度系数不小。王老师从难点入手,首先解决二声部合唱部分,将重点乐句拿出来,设计导入环节。通过生情并茂的感受和声,一次次加深学生对回声的理解,通过回声基本常识和模仿,处理好了声音的强弱,此部分王老师一看就是认真的设计了课程。自然流畅的解决了歌曲的难点。</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王老师通过范唱将整首歌曲带到了课堂上,正式代入课题,此环节,王娜老师的歌声宛转悠扬,也是点睛之作,我们都要向她学习练好扎实的基本功。</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王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简单的旋律线感受了歌曲的旋律起伏,也将初听再听结合起来了,加深了对歌曲旋律的印象。</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学唱第一段旋律,通过钢琴逐句学唱,解决了里面的切分节奏,王老师并没有死板的练习节奏,而是通过范唱一带,强调强拍的方法,马上让学生感受学会了。里面的难点,八分休止符王老师用了一个手势:右手两个手指轻轻一拍左手手心,半拍的时值,讲难点化为无形。接下来就简单易学了。顺利的完成了第一 第二和全曲的学唱!</p><p class="ql-block">最后王老师用友谊进行德育升华,课的高度再次提升!</p><p class="ql-block">我最敬佩王娜老师的地方在于:设计课能够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去掉一切不必要的细枝末节,大家看她只用了三张曲谱贴满黑板,连PPT都不用,真正的像我们说的:一节好课,一帮学生,一个老师,一家钢琴就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本节课课题为《友谊的回声》整堂课围绕回声这一主题,开始的师生问好就让学生认识了回声,随后加入力度记号。并在游戏中对力度记号和休止符进行实践与把握。通过聆听歌曲进一步了解回声,并用欢快赞美的情绪演唱歌曲。课程流畅,突出重难点,最终完成课程目标。2、这样设计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依据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从而进行后面一系列教学。声情并茂,环环相扣,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从这节课你悟到了什么?在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和扎实的基本功都是必不可少的。多做日常积累,多看多听一些优质课,多学习,多借鉴,充实自己的教学。教师在课上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记。</p> <p class="ql-block">本节课教学环节不留痕迹,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一步步的参与进来,完成整体教学目标。老师的状态一直是积极的,热情的,用略高于生活中说话的语调上课,一下子能带动学生。老师巧妙的从跟学生打招呼的高位轻声说话过渡的到与大山打招呼,继而学习“哦”这一句,在活动中感受强弱变化,学习强弱记号,先让后面学习的难点得到解决。</p><p class="ql-block">本节课不光是是王老师表现精彩,学生的参与度也高,她的设计每一步都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在整节课中注意力一直是集中的,兴趣是浓厚的。老师关注学生的演唱姿势,演唱状态,不断的提醒学生,把学生调整到一个最好的状态。</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我感受到王老师的专业功底非常全面也非常优秀。她不仅教的好,唱的也好,钢琴即兴伴奏也看出她的功底,她是值得我作为榜样认真学习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将回归于生活。课堂上的强弱处理、二声部的完美合作、反复的教唱等这些教学,都是一种让孩子感受艺术美的手段,这些最终都将深深的愉悦孩子的身心达到美育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 你觉得这节课为什么这么设计?</p><p class="ql-block">因为这节课王老师运用了情景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入了歌曲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2. 这样设计的科学依据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情景教学法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兴奋情绪,获得最佳的注意力,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体验学习的乐趣,进而达到提升了自身音乐素养。</p><p class="ql-block">3.从这节课中你悟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生动形象的情境教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优质的高校课堂,从孩子们的优美歌声、甜美的表情,可爱的小眼神当中,看到了孩子们从音乐当中感受到了学习音乐的快乐,体验到了歌曲的美感,感悟到了友谊回声的真谛,这源于王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伴奏、演唱,以及优美的指挥动作、科学的教学设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要想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得需要教师具有扎实、深厚、高超的专业艺术素养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向她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提升教学理念,培养孩子的综合音乐素养,做一名优秀音乐教师!</p> <p class="ql-block">工作室的教师们在群里畅所欲言,针对此节课例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并对今后自己的音乐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无止境,音乐教育需要潜心研究,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