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方山</p><p class="ql-block">东方山,坐落于中国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海拔高度475米,是省风景名胜区及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东方山被誉为“三楚第一山”,主要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方圆面积十八平方公里三峰鼎足而立,各具特色。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黄石城区中最大的林区。保存有“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灵泉卓锡、道洞云停”等古八景。东方山致力于打造中国佛教的第五大名山,将建起“药师佛道场”,与鄂西的武当山相对应,在湖北形成“问道武当,拜佛东方”的宗教文化旅游格局。</p> <p class="ql-block">东方山</p><p class="ql-block">被誉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位于黄石市下陆、铁山两个城区之间,方圆18平方公里,海拔470余米,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因西汉著名文学家、汉武帝近臣东方朔曾在此结庐读书、修道炼丹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东方山弘化禅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东昌阁</p> <p class="ql-block">功夫小僧</p> <p class="ql-block">对弈</p> <p class="ql-block">东昌阁</p> <p class="ql-block">苦思冥想</p> <p class="ql-block">挑水</p> <p class="ql-block">东方山弘化神寺旁竖立的十二生肖之一的“鼠”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方山弘化神寺旁竖立的十二生肖之一的“虎”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方山弘化神寺旁竖立的十二生肖之一的“马”像</span></p> <p class="ql-block">禅寺中的大钟</p> <p class="ql-block">铁牛懒卧</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的东昌阁</p> <p class="ql-block">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古铜矿遗址</p><p class="ql-block">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公里处,面积2平方千米。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中国商朝早期至汉朝的采铜和冶铜遗址,最新考古发现铜绿山的开采时间可追溯到夏朝早期,1973年起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绿山里有前后两个时期的采铜和冶铜遗址,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属战国至汉代。铜绿山蕴藏有丰富的铜铁矿床,古矿井主要集中在大理岩与火成岩的接触带上。这里氧化富集带中矿石的含铜品位可达5%~8%,主要有孔雀石、赤铜矿、自然铜等。古代工匠为掘取铜矿石,开凿竖井、平巷与盲井等,并用木质框架支护,采用了提升、通风、排水等技术。</p><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15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p><p class="ql-block">铜绿山里有前后两个时期的采铜和冶铜遗址,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属战国至汉代。铜绿山蕴藏有丰富的铜铁矿床,古矿井主要集中在大理岩与火成岩的接触带上。春秋时期的井巷较小,木质方形框架的长宽均为60厘米左右;战国时期井巷增大,框架直径达110~130厘米,并使用辘轳提升矿石及汲出地下水。采掘工具有斧、凿、锄、钻等,春秋矿井中只出土青铜工具,战国矿井中多为铁工具。此外还有木锹、竹筐、藤篓、绳索、木钩、木槽、桶、勺等器具。经清理的春秋时期冶铜炉,由炉基、炉缸、炉身3部分组成。炉基下有风沟,冶炼时可确保炉缸的温度。炉缸设有放铜、排渣的金门。炉身有鼓风口。炼炉附近有工棚遗迹和碎石用的石砧、石球,加工过的矿石及陶片、铜块等。经模拟实验证明,这种竖炉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间断放铜,性能好、炉龄长、操作简便,每炉日产铜不低于300千克。古炉渣总量超过40万吨。经化验,炉渣的酸度适宜,含铜量仅0.7%,说明东周时期的冶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地学科普旅游线路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矿包遗址</p> <p class="ql-block">青岗栎林</p><p class="ql-block">青岗栎---铜绿山古代先民用于井下开采矿道的支护用木</p> <p class="ql-block">商周采矿遗址</p> <p class="ql-block">矿包遗址</p> <p class="ql-block">矿石林</p> <p class="ql-block">矿石</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古矿井巷復原图</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春秋时期的采矿遗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铜绿山古代人采矿作业壁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铜绿山古代人采矿作业壁画</span></p> <p class="ql-block">导游讲解介绍铜绿山古矿遗址详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铜绿山古代人采矿作业壁画</span></p> <p class="ql-block">壁画</p> <p class="ql-block">壁画</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开采出的孔雀石</p> <p class="ql-block">铜草花</p> <p class="ql-block">铜草花标本</p><p class="ql-block">铜草花是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铜矿藏地的特色植物。铜草花学名海州香薷,苞片呈圆或宽卵圆形,花瓣颜色多为蓝色或紫红色,生长在藏有铜矿石的山野里,向人们展示着根底下的矿藏物。</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出土的战国文物船形木斗</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出土的春秋时期铜斧</p> <p class="ql-block">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采矿遗址</p> <p class="ql-block">开采出的矿石标本</p> <p class="ql-block">矿石标本</p> <p class="ql-block">铜矿石标夲</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p><p class="ql-block">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位于大冶铜绿山Ⅶ号矿体(大岩阴山)北坡,坐落在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马鞍形山岗上。这是中国矿冶遗址中首次发现的古代矿冶生产者的墓地。墓地文化属性与时代特征之明确、墓葬保存之完整、出土文物的矿冶生产特性之显著,均为中国矿冶考古的第一次。古墓群的发现,使得遗址呈现了采矿、洗矿、冶炼、安葬等一条完整的矿冶之路链条,对于中国冶炼史研究意义重大。2016年5月16日,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铜绿山古铜矿炼矿炉</p> <p class="ql-block">古炼矿炉</p> <p class="ql-block">矿炼馆</p> <p class="ql-block">商代古铜矿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