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行(六)十二省自驾行之从乌苏里到长白山

老马识途

<b>抚远——临江自驾行车线路图</b> <b>胜利农场</b><div>从G1012黑建高速下来转入102省道,一路经过许多农场小镇,这里既是当年十万复转军人垦荒、开发建立的三江流域最大的饶河垦区。位于挠力河北岸的<b>胜利农场</b>,原为八五九农场四分场,建场时以场部附近的胜利屯得名。</div> 201省道穿街而过 南湖公园 <b>虎林</b> 珍宝岛森林公园 景区由于前些日大水,早已人去楼空;除了一位卖蜂蜜特产的农民和一位环岛游览的快艇驾驶员,就咱俩老头、老太百聊无赖地望着对面那座当年曾经令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热血沸腾的小岛发呆。谁会想到这拼死争夺的弹丸小岛现在却显得如此安宁。时间是最好的打磨剂,当年的硝烟已退净,一切又回归平静,至少在现在青年人心目里已是不怎么感兴趣了。这位师傅告诉我们,目前已不再允许游客登岛游览,即使是当地驻军领导没有经过特别批准也不行。所以只能到此为止,站在这几块石头旁拍个照、已示自己曾经来过此地而已,或花九十块大洋乘快艇绕岛一周,就此尔尔。 看着这块石碑上镌刻的大字,更多的是惆怅与感慨;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这近邻攫取了那么多土地,却连这块无人居住的沙洲荒岛也不松口。要不是目前经济原因国力日渐式微,当年威赫一时的强大联盟早已分崩离析、不复存在,按其豪取强夺的立国之本(仅用数百年时间,从东欧平原嗟尔城邦小国—基辅罗斯扩张为今横跨欧亚的世界领土第一大国)是绝不会退而求之,做出让步的。 <b>虎头要塞</b>是日本关东军征用中国劳力十多万人,历时六年在原中苏边境上修建的重要军事基地;被称为东方的“马奇诺防线”。日本关东军修建虎头要塞的目的在于以此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因它恰好仅次于伯力和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其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同时它又是远东苏军进入东北腹地的捷径通道。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 地下工事 当年苏联红军为纪念阵亡将士修建的<b>解放纪念碑</b>。据史料记载,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在历时17天的“虎头战役”中,苏联红军与日军进行了激战。为解放虎头,493名苏联将士长眠于此。 <b>二战终结地纪念园</b>所在的虎啸山麓是原日军守备要塞的炮兵阵地。1945年8月10日,苏军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对1千多名凭借坚固工事的日本守军发起历时17天的虎门战役,最后摧毁了这座所谓不怕围困的"北满永久要塞",至此,随着盘踞中国东北14年的日本关东军灰飞烟灭,虎头战役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二战就此落下帷幕。为此,2009年虎林市出资在此修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以示纪念。 二战终结地纪念碑 战重要历史事件雕塑<br>二战纪念园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突袭波兰开始,直至1945年8月26日战争的最后一枪在虎头结束,突出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影响力的几场著名战役,对二战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及战争给人们所带来的伤害。 二战纪念园内咱俩已是最后两位游客,参观结束后前往虎林县城。 <b>一.虎林</b> <br>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之地。由横贯县境中部之七虎林河而得名。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 虎林不大,一条主街贯通南北,县城除有一号称为“亚洲第一虎”、以虎为题材的主题雕塑公园外,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 夜宿虎林 <b>二.兴凯湖</b><div>从虎林上S11建鸡高速,经1个多小时车程抵达S16依兴专线的终点,时隔9年后再次来到这里。兴凯湖是中俄界湖,湖面以一岗之隔,分为大小兴凯。属中国境内的内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罗斯趁火打劫;利用一条子虚乌有的河流,塞进《中俄北京条约》,将原全部属于中国的大小兴凯湖强行分割变成两国界湖。一个没有底线的无赖、一个毫无羞耻的懦夫,让中国丢失了兴凯湖地区大约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div> <b>小兴凯湖</b>沼泽密布,水草丛生。湖面波澜不兴,帆影点点,温柔恬静。 大(外)兴凯湖金沙细软,烟波浩渺,大气磅礴。 巨鹏之喙 屹立在湖港沙洲之上的观鸟平台,远远望去犹如一艘航行在烟波浩渺大海中的扬帆巨轮,又似一只翱翔蓝天的展翅大鹏。 波涛汹涌的大兴凯湖 登上观景台远眺水浪连天的湖面,那长长的“湖岗”犹如遗落在浩瀚的水面上一条色彩斑斓的飘带,将湖面分为两个世界。<br> ,。 湖岗路上茂密的灌木树枝编织成长长的森林甬道,穿行其间就如置身于奇异神话世界中。 <b>新开流古文化遗址</b>距今约 6000 多年,相当于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为满人祖先一肃慎人创造的 渔猎文明文化遗址。1972 年考古专家在此发现 有新石器时代墓葬32处,鱼窖10座,并出土了一批以画有鱼鳞纹、网文、波文为图案 的陶器、陶瓷以及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 2000 件。经考古专家考证,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其它新石 器时代文化、富有特征的遗址,极具研究价值。 <div><b>三.牡丹江市</b>,别称雪城,历史上曾是女真先民世居地。公元705年,粟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受招唐朝改国号为“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管辖下的地方自治政权。牡丹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国对俄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素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域内G10、G11国道和滨绥、图佳铁路贯穿全境。<br></div> <b>夜宿牡丹江</b> 牡丹江公路大桥 牡丹江沿岸市容 乌苏里大街、牡丹江公路大桥环岛<b>马踏飞燕旅游标志金色大型群塑</b> 八女投江博物馆 太平路口 滨江城市花园 <b>八女投江纪念群雕</b><div>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口县乌斯浑河渡口为掩护主力突围,被日军围困至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挽臂涉入乌斯浑河以身殉国。</div> 牡丹江大剧院 牡丹江畔的白天鹅 牡丹江畔公园 <b>牡丹火炬</b><div>牡丹广场上以盛开的牡丹花为雏形的塔型建筑是城市的地标。</div> <b>四.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b><div>整个景区由<b>百里长湖景区</b>、<b>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b>、<b>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b>景区三部分组成。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br></div> 此地是著名的东北大米产区 大米造型雕塑像象征着此地是优质大米的产地。 <b>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b><div><b>渤海国</b>创建于公元698年,自第一代郡王大祚荣始,传位15代王。先后存世229年。公元926年被契丹灭亡,其所辖地域包括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北岛的东北部和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方五千里”,被中原誉为“海东盛国”。由于渤海国“革故维新”、“繁荣贸易”,国势日盛,两百多年一直为雄踞北方之强国,与盛唐同期创造了北国辉煌史。<div><b>上京龙泉府</b>是渤海国的都城。唐开元元年(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立都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和龙市)。天宝十四年(755年),王都迁至上京龙泉府(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从此,上京龙泉府作为都城,直至渤海灭亡。前后达160余年之久。</div></div>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现今可见的遗址有:上京龙泉府遗址、古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兴隆寺。主要遗物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 宫城址 大殿廊柱遗址 宫城一殿东廊庑址 <b>兴隆寺</b>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渤海遗址,俗称“南大庙”,五重庙宇均为木制斗拱结构。始建于唐代渤海国三代王大钦茂(737─793)时期,是上京城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b>大石佛</b>为渤海国遗物,是东北三省仅存的千年石佛,佛身由整块玄武岩雕刻而成,高3米,为寺内三宝之一。 <b>龟趺</b>,龙首龟身,造型棱角突出,它是珍贵的渤海遗物。它身上的石碑早已丢失,至今没发现。 <b>镜泊湖(百里长湖)</b>古称“忽汗海”,是历经五次火山喷发,玄武岩浆流阻塞牡丹江河床而形成的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br>镜泊湖呈S形,南北长45公里,号称“百里长湖”,清初宁古塔流入以湖水照人如镜而命名为镜泊湖。<br> 全湖东北流向,流至北湖头张家亮子北,再向东北泻出注入瀑布深潭。湖水从此处流入牡丹江中。湖的出口处,由玄武岩构成陡峻的峭壁,湖水由上冲泻而下,形成一个宽约30多米、落差20多米的镜泊湖瀑布,俗称“吊水楼”。 <b>吊水楼瀑布</b>落差约20-25米,在每年的秋季,水量最大的时期,瀑布可宽达40余米。水势磅礴、轰鸣远播,蔚为壮观。 视频:吊脚楼瀑布 方圆亭 镜泊湖北湖观景台 镜泊湖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山重水复、蜿蜒连绵,时而水平如镜,时而微波荡漾。古人曾赋诗赞之:“褶曲湖山几复湾,云落清波若镜天”。 <div>金湖湾</div> 药师古刹 镜湖宾馆元首楼 毛公山观景台<div>在此眺望对岸“毛公山”由两山交叠而成,一山酷似毛泽东的头部,一山如同毛泽东的身躯,形象逼真,就是下巴上的那颗痣都清晰可见。</div> “<b>大姑娘叼着大烟袋”</b>东北三怪之一 <b>镜泊湖沿江步道</b> <b>《红罗女》</b>汉白玉雕<b>塑像</b><div>源自于镜泊湖和古上京渤海国一带、流传已久的一个民间故事。相传,红罗女原本是镜泊湖边渔夫之女,因入宫盗龙泉宝剑而被迫成为古渤海国王的妃子。后为民除害,降妖平湖而献出生命。<br></div> 镜泊晚红 <b>火山口原始森林</b>距镜泊湖西北约五十公里,约四十多分钟车程。公园里共有七个巨大火山口,最大的火山口口径达到500米。远古火山爆发后,再次历经千万年沧桑变化,大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形成于此,这就是著名的“地下森林”。现有大小不等的十个火山口中,除一至三号火山口外,其余火山口森林均与缓坡连成一片,形成林海。在国内八百多座火山口中生长着如此茂密的森林,颇为少见。。 熔岩隧道于我们常见的卡斯特溶洞是由于石灰岩地下河流冲刷而成完全不同,火成岩地区中,火山岩浆流动是其主要成因。 地下熔岩洞又称熔岩隧道,一万多年前,镜泊火山群爆发,溢出岩浆,沿沟谷向东南顺流而下,在洞壁上形成许多平行的线状痕迹,这些就是所谓的熔岩流线。代表了熔岩隧道内熔岩流高度的变化。<br> 古冰洞处于火山口底部,需沿步道下行数百米才能抵达洞穴口 古冰洞为熔岩隧道塌陷形成的洞中景观现象,因冬季较长,气温极低,镜泊湖大部地表下数米既是永冻层,因此,地下熔岩通道也处于冰封状态。由于空气对流不畅,洞内冰体常年保持不融,夏季更是寒气逼人。 从公园入口到此处真正的火山口森林想不到还有25公里之遥。将车停至广场后由此上山。 从这里还需攀爬一千多米的步道台阶才能到达到山顶。 三号火山口是十座火山口中最大的一处。直径达500多米,深达200米,也是我们这次攀登的目标。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火山口是此处最具代表性的,一般游客也大都为此而来。<br> “齐天亭”筑于火山口之峰颠。亭榭玲珑,四周朱漆栅栏环绕。凭栏鸟瞰,落日将峰头洒抹上一片灿烂的金色,谷底参天古木森冉。清风袭来,凉意陡然。 离开公园已是华灯初上,当晚宿G12乌浑高速图门服务区。 <div><b><br></b></div><b>五.防川</b>(防川风景名胜区)<div>是我国唯一与朝鲜、俄罗斯三国交界处,濒江临海,依山傍水,是联结俄朝陆路贸易的唯一纽带。从防川沿图们江顺流而下,经15公里即进入日本海,最近处(俄罗斯方向)距离日本海直线距离约10公里。可成为中国同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br></div> <b>洋馆坪路堤</b><br>1957年,从珲春到防川最窄的洋馆坪段被图们江水冲断,我国公民长期借走前苏联领土进出此地,防川地区遂成为我国的一块“飞地”。1983年8月8日,在图们江中用青石填筑而成的洋馆坪堤路通车,至此这块“飞地”才有了自己的通道。1992年政府投资建设了洋馆坪大堤,解决了通行困难。路实际就是图们江的江堤,这也是中国最窄的领土;仅一路之宽。路南侧是图们江,以铁丝网围栏;路北另置一平行于公路的铁丝网外即是俄罗斯。<br> <div><b>龙虎阁</b>共13层,总高64.8米,巍巍高耸于中、俄、朝3国交界地带,是防川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性建筑。站在观景台上可以饱览3国边境风光,是“一眼望三疆”的最佳观赏点。</div>眺望远处蔚蓝、波光潋滟的日本海,感慨万千。原先的故土已为他乡,而今却只能望洋兴叹。沙俄的强取豪夺固然不齿,但其尚武精神则有待于商榷,而纵观以儒家君子礼仪、谦让感化自居的华夏先朝们,再是仗据疆域辽阔,貌似泱泱,如没有强大军事力量为依托,“犯汉者虽远必诛之”的咄咄威势,也终将沦落至割地丧权的地步。世界发展史中,不同文明产生的文化及对事物判断、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不要将自己主观认定的是非观理所应当地觉得是一种放之于四海皆知的普世价值。光是费尽口舌讲道理以希望他人明理是非,似是很难得到他国真诚的尊重。以“七擒孟获”般的诚恳感化世界终究只是一个神话,只会得到“农夫与蛇”的结果,成为授人以籍口、被人所利用的对象。世界不相信谦谦君子似的说教,更崇尚言出必行的结果。 俄罗斯哈桑镇 <b>东方第一哨</b>是我国地处最东部的边防哨所,因此,被称为“东方第一哨”。标志着中、俄边界的土字碑就竖立于此,但当前暂不对游客开放。<br> <b>一眼望三国</b><div>从观景台举目俯瞰中、俄、朝三国交界处:图们江缓缓远去,俄朝铁路大桥横跨江面;朝鲜豆满江市境内群山起伏,俄罗斯哈桑镇包德哥尔那亚城近在咫尺;再远之,一片平坦辽阔的濒海平原和湖泊沼泽尽头,蔚蓝的日本海海天相连,宛如一条银色丝带飘浮于天际。站在此地,可以饱览天之浩远,地之灵秀的壮伟景色。</div> <b>吴大澄雕像</b><br>吴大澄,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别号白山云樵,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受命督办吉林军务、珲春防务兼屯恳,是著名古文字学家和金石学家。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他据理力争,将沙俄偷立于现洋馆坪大堤处的界碑“土”字牌,移至“土”字牌现址,使我国边界线前移了8公里。 朝鲜豆满江市 图们江游船码头 往返于防川景区必经之地的<b>朝鲜族民俗村</b>,刚好处于中朝和朝俄界河图们江的日本海入海口,即中朝俄交界的鼎足地带,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最东端的景区,人称“东方第一村”。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三邦”之美誉。 <b>珲春圈河口岸</b>是以图们江为界的对朝口岸,与朝鲜的罗先市自由经济贸易区的无汀里口岸相对应,该口岸距市区39公里,距朝鲜罗津港48公里,是中国与朝鲜罗先市直接相通的唯一通道。 <b>六.延吉</b><div>延吉市土名烟集岗,延吉即烟集的音转;乃吉林的延长之意。</div>是朝鲜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去防川的必经之路。延边人民对金达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金达莱是延边州的州花。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 延吉档案馆,猛一看有点平壤金日成大学堂的感觉 金达莱广场是延吉比较热闹的地块之一,可以称为延吉人民休闲的集散地。在广场上可以环视延吉城。是延吉市较大的一个广场之一。 金达莱不锈钢雕塑 布尔哈通河大桥<div>原打算当晚住宿延吉市内,但考虑到这里距长白山还有三百多公里之远;根据天气预报显示,明天开始有几个晴天。前几天由于下雪,天池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为防止夜长梦多,当下决定连夜驱车在中途找一地方过夜,尽量赶在明天中午之前可以上山。</div> 和龙腾龙广场 小城故事旅店为和龙不多的旅馆之一。 二道河村是进入长白山的北大门,一般游客都把此作为进山前的中转站。 <b>七.长白山</b><div>长白山为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文化圣山、中朝两国界山。“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爱情的向往。海拔2189米的天池是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峰群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被世界基尼斯评为“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湖”。<br>长白山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b><br></b></div> 而今天我们面对的这所谓的明珠更像一颗令人怯步的“冻珠”;与之前来到此处所看到的那种阳光照射下池水呈现的宝蓝色不同,此时峰白雪映,半透明的湖面更有一种朦胧的神秘感。也许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目前天池北面只开放了200公尺的临湖面,原先挤满了观景者的鹿鸣峰及白云峰现在已不再允许游客攀登。 站在天池边,刺骨凛冽的寒风让人几乎站立不稳。尽管事先做了准备,在山下特地租借护膝和雪地靴,仍能感到寒气逼人。 白云峰是长白山脉的主峰,耸立于天池西侧,海拔2691米,是东北第一高峰,又叫“层岩”。 气象峰 <b>绿渊潭</b>位于岳桦林景观带,因岳桦阴翳、潭水碧绿深窘而得名,绿渊潭上方还有一处由天池水所形成的落差26高的瀑布,瀑布落于巨石而四溅,流入深潭,潭水于高山岳桦、旷古巨石浑然一体,是为长白胜境之一。 <b>聚龙温泉群</b>出水口达上百个,水温超过60℃的泉口有47个,最高可达到83℃,属于高热温泉;是长白山特有的一道奇特风光。每到冬季,汤口热气升腾,弥漫山谷,在阳光下,溢出的钙化沉积物使地表色彩斑斓,异常艳丽。远远望去,轻纱缥缈、恍如仙境。<br> 长白瀑布位于长白山天池北,天池水沿补天石漫出后,流经1250米的乘槎河,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从龙门、天豁两峰之间骤然跌下,形成了落差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2000年长白瀑布被列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水温达83度的手汤池 <b>八.长白朝鲜族自治县</b><div>从长白山下的二道村口出发,花了差不多3个多小时、几乎绕着长白山跑了大半圈后,于晚上六点半驶入这座于朝鲜隔江相望的县城、也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的一市五郡相对。边境线长260.5公里,</div> 颇具特色的街灯 东观园上的广场舞 长白之夜—白玉台 <b>灵光塔</b>,坐落长白镇西北郊塔山的山顶上,是吉林省境内唯一的唐代渤海国地方政权的古建筑遗迹,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灵光塔原名早已失传,此为清代长白府第一任知府张凤台题名。清光绪末年(1908年)发现,为砖砌楼阁式空心方塔,共5层,通高12.86米,为唐代塔型风格。<br> <b>长白口岸、中朝公路桥</b>及鸭绿江沿线口岸目前基本上处于关停状态,所有之前营运的对岸旅游项目都已停止。 <b>惠山市远眺</b> <b>灵光寺</b> 长白朝鲜族民俗村距县城 以东3.5公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惠山市隔江相望,是最近几年在原果园村基础上开发建设的一个民俗旅游项目。地处沿江旅游公路通往长白山天池的必经之地。<br> <b>放排广场</b>是以前鸭绿江原木放排的一处遗址。放排是一种古老的木材运输方式,将原木捆扎成排,从江的上游漂运到下游。在以前陆上交通不方便的年代,放排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无需把木材截断运输,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木材完整。放排是鸭绿江沿线人们的传统文化,类似于以前拉船的纤夫,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受现代运输体系的冲击,已经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b>放排遗址牌坊</b> 放排遗址步道 302省道和331国道交汇处竖立的石碑,是进入长白镇的地标,也是长达数公里的沿江花园步道的起始点。 据说这两块石碑代表着鲜族文化里的“长丞”,“长丞”即村庄守护神之意,男性长丞身上一般刻有“天下大将军”,女性长丞身上刻有“地上女将军”字样。,人们供奉它期望消灾、避邪,同时还用来标志村落之间的里程。幡杆与长丞一起立在村前,是希望的象征其垂直结构解释为天地人合一的通路,以祈求村庄的安宁、修好以及丰收。 朝鲜哨所 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临江的江面是鸭绿江最狭窄、也是最曲折的江段,对岸朝方主要城市有:以金日成父亲命名的金亨稷郡(县)和其妻命名的金正淑郡。 长达数公里的沿江步道将我国江岸装点得花团锦簇,与对面朝鲜尘土飞扬的公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置身于凌空挑出水面的观景台上,可尽收对岸山水风貌。从未想到在距异国只有数十米的地方会如此平和,除了对岸沿江的铁丝网和游弋的哨兵,丝毫没有传言中的那种耸人听闻的紧张感。 <b>白玉台观景台,</b>隔江既是朝鲜江原道首府、朝鲜第三大城市惠山市。长白县的江面是鸭绿江最窄的地段,有的地方只有一、二十米之宽,甚至还不如国内住宅小区内两幢房屋之间的距离。 新建不久的惠山火车站及高处的公寓楼,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b>长白广场</b> 长白地区著名的历史人物 、长白府设治事宜候选同知—李廷玉塑像。李廷玉、清朝直隶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临江知县。其在任期间勘定国界,查明江源,开山筑路,振商办学,为这一地区的开发有着重要的贡献。<br><br> 沿江亲水平台,对面是朝鲜铁路隧道口。 朝鲜道路上的大巴与卡车,许多都是中国“金龙”与“解放”品牌的车辆。 惠山市近郊的军营 <div>我国边界没有任何隔离措施。而朝方除了岗哨外,也仅仅多了一道铁丝网,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居民在附近日常活动。</div> 年轻的人民军边防军人,也许已经对中国游人习以为常,对于我们的观看,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友善的举动, <b>睡美人山</b>也称之为睡佛。她与鸭绿江对岸山峰形成对峙之势。从公路抬头望去,一脉远山横亘,清晰地山峦起伏线条,勾画出一位泰然长眠的美女因而得名。 <b>最美金华乡</b><div>302省道旁,千廻百转的鸭绿江滋润着了一片片肥沃的滩涂坡地;冲破崇山峻岭,一路东去。收割后的田野与周边群山、树林的色彩交混在一起,仿佛一幅绚丽的植绒美图,这也是一路过来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秋景之一。</div> <b>九.望天鹅风景区</b><div>位于长白山腹地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五道沟的<b>望天鹅风景区</b>,古树参天,怪石嶙峋,是以奇石飞瀑见长。其主峰望天鹅山海拔2051.4米,是东北第二高峰 。据介绍,从空中俯瞰望天鹅山,有如一只昂首翘盼的天鹅,顾名“望天鹅”。它不仅是一个巨大的中心式喷发和溢流玄武质火山锥,其构造成因是由于地壳运动、火山喷发、破火山作用,在峡谷沟内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火山地址遗迹和自然景观;类似于北爱尔兰的<b>巨人之路</b>,但形式变化更为丰富、多样。</div> 此时已是秋末冬初,正值叶木凋零时期,加上今天天气阴沉,据说景观效果已不如半月之前。但尽管如此,慕名而来的游客仍为数不少,甚至碰上不少江浙过来的旅行团。吴侬软语,听起来尤为亲切。 <b>天河落地</b> 九霄天梯 岩柱上悬挂的冰棱经过一个白天仍为消融,可见此地温度较山外更低。 <b>千柱峰</b>,其柱状节理的形成与石柱崖相同。此处裸露在表面的石柱为108根,横跨距离118米,最高的石柱为26米,整齐严缝,共同托举起巨大的山峰。可谓鬼斧神工,壁立千仞。 <b>石柱崖</b> <b>天书展册</b>,是具有柱状节礼得玄武岩,经地质构造、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崩塌形成的地貌景观。它如同人工摆放的书册展现在人们眼,故而其名。其下部以挺立的石柱为基础,上部以横卧的石条为顶,清晰地呈现了火山喷发溢出的岩浆流,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柱状节理,是玄武岩中的一种原生构造,对岩浆流喷射方向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b>天书库</b> <b>巨人书墙</b>,像一面堆满了竹简匣书、自然天成的古老书架。供人们从中研读、了解长白山造山运动的历史及长白山源远流长、底蕴丰富的文化。 以许多六棱形石柱组成一幅巨大的石壁,几千根石柱以石壁中心为起点以扇面形式向外辐射延伸,诸如千眼<b>千手观音,</b>惟妙惟肖。 <p>石来运转</p> <b>G331国道十三道沟观景台</b><div>公路沿线建造了许多沿江观景平台,司机们可在此停车拍照、一览对岸朝鲜的异国风光</div> 相对于十三道沟观景台对面是以金日成结发妻子、金正日母亲名字命名的金正淑郡。 八道沟休息站对面是以金日成父亲名字命名的金亨稷郡 江对面朝鲜城镇的楼房似乎已经年失修 、破败不堪。看起来特别别扭,总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而对其建筑工艺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b>十.临江</b><div>下午3时离开望天鹅,在331国道上行驶了2个多小时后抵达鸭绿江畔的临江市。对于临江这座城市的印象来自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想不到当年那场决定东北命运的著名战役,竟发生在这么一座地域狭窄、面山背水的偏僻边城。其与朝鲜两道三郡隔江相望。331国道在这里折北而行,暂时脱离了这几天一直与我们如影相随的鸭绿江。<b><br></b></div> 临江市喷泉广场和临江市市府大楼 正阳路 <h3><b>临江江心公园</b></h3> 鸭绿江漂流 临江口岸 中朝临江铁路大桥 <b>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b><div>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是一场决定当年东北局势战略转折的战役。1946年12月至次年3月,历时3个半月,在南满军区司令员、政委肖劲光、陈云指挥下、民主联军南满部队于松花江以北的北满部队密切配合,粉碎国民党军四次对南满根据地的进攻。不仅巩固、发展了南满根据地,迫使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也改善了北满、特别是四平战役失利后带来的困难局面。东北民主联军也由被动转入主动,为即将开始的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br></div> 四保临江战役指挥者陈云、肖劲光。 民主联军南满部队战士在战斗间隙中一把炒面、一把雪,坚守阵地的珍贵照片。 大栗子镇<b>临江伪满皇帝行宫遗址</b>是原日本“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大栗子采矿所”所在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溥仪携伪满众大臣和宫内府眷属逃至此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溥仪在大栗子矿技工养成所的员工食堂召开了最后的伪满洲国“内阁会议”,发表诏书宣布退位。从而宣告了伪满洲国的终结。 早晨离开旅馆时,老板告诉我们如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离此临江只有十几公里的枫叶谷转转。那边不仅有一座能在亚洲排的上号的大铜矿—惠山青年铜矿,还有一片在朝鲜鲜有所见别墅区。不过待我们到达这里时,景区由于施工并未开放。站在高耸于江畔的观景台,俯览下面蜿蜒的江水和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别墅群,异国秋色一览无遗。而这批别墅听说也是其伟大领袖因为铜矿带给国家巨大收益、而给予技术人员的特殊待遇。<div><br></div> 青年铜矿是朝鲜停战后,我国政府应金日成提出的请求,帮助勘探发现的朝鲜目前最大的铜矿,据说现探明矿石平均品位1.3%的地质矿量3310万吨,储量位居亚洲第一。<br> G331国道沿江观景广场 <b>金亨稷渡江处</b>是当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因组织反日组织朝鲜国民会被日本警方逮捕、判刑,刑满出狱后带领全家迁往中国吉林省临江县避祸时的渡江上岸地点。<br><div><br></div><div>从祖国东极之城抚远沿着东部中俄、中朝边境线一路南下,至今已驱车两千多公里:我们经过了乌苏里江畔当年为尊严而战的边陲小岛;那浸透着国人鲜血、象征日本在华最后堡垒的虎林要塞;在牡丹江岸八女投江的塑像前,感受当年巾帼英烈义无反顾地走入冰冷的乌斯浑河为国捐躯的悲壮;在被岁月淹没的渤海古国遗址里寻找其千年前曾经的辉煌;在烟波浩瀚的兴凯湖畔高高的大鹏之翼上极目水浪连天、风帆点点;在秋景如画的镜泊湖的山道林间,饱览七彩的秋浓绮丽、倾听“吊脚楼”的落水轰鸣;在晚风轻吟的“齐天亭”上,目送夕阳慢慢隐入火山口后金色的峰峦。当我们再次来到饱含民族屈辱与抗争的东土—防川,站在三国交界处的龙虎阁上眺望远方波光粼粼的日本海,叹息那原先的故土已沦为它乡;当我们再次登上至圣的长白之巅,在刺骨的寒风中领略其不同时节所展示的异样魅力。鸭绿江隔岸它国的风华异景,让我们仿佛重温了久已逝去的蹉跎;望天鹅鬼斧神工的“天书”前,我们为大自然创造出如此匪夷所思的杰作所倾倒。至此,我们在深秋的一路斑斓炫彩中走进了边城临江,将与鸭绿江作一次暂别;更期望黄海之滨不久后的再度重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