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马銮湾的海丝遗珠之九:红楼梦(陈井村)

走寻老厦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散落在马銮湾的海丝遗珠之九:</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楼梦(陈井村)</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遥想当年,闽南先人,勇下南洋,爱拼敢赢,回报桑梓,起厝育人,何等壮怀!</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再看当今,闽南后代,缅怀前贤,保护遗珠,再续海丝,闯荡世界,能有几人?</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寻散落在马銮湾的海丝遗珠”活动,自从12月12日开始走起,祥露、后柯、芸美、鼎美、新垵一路下来,阴天多晴天少。从头到尾,全程天空很蓝、光线很好的,几乎没有。</p><p class="ql-block">  神奇的是,拍摄、采风陈井村的今天下午,天空是如此的蔚蓝,阳光是如此的金黄,令参与活动的群友们,很有小确幸的赶脚,自我心理暗示快乐的赶脚。</p><p class="ql-block">  对于陈井古村,我是一名“社内赚无吃,出外做乞丐”的浪子(闽南语)。许是大使公有显灵,众祖公有保庇,给了公益善行的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天气?</p><p class="ql-block"> 到底有没有,我真不知道,只知道,这趟回来,有“老人会”交代的拍摄全村景象的“任务”,有对这片故土内心满满的感恩和不舍,有天公作美的自我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非常奇怪的是,写了故乡一次又一次,担心拆毁一回又一回,这次回到村口,看着陈沧山、李青等伙伴们特地拍摄那些长长的拆迁宣传标语,我一下子大脑完全空白,不知要说什么才好,写什么才好,只知道举着一面走寻老厦门的旗子,傻傻地引领着大家,迎着冷冷的风、暖暖的光,慢慢地走向家庙、大庵,走向红楼、黄楼,走向街巷、房舍,走向过去、记忆。</p><p class="ql-block"> 好在,同行的小伙伴们,专业又敬业,用心且细心,镜头加笔头,忠实记录了,九百多年的古村落,在消亡之前顽强发出的一丝又一丝人间烟火生命气息。</p> <p class="ql-block">美女作家李胜春:</p><h1> 灯 火 可 亲 之 陈 井</h1><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陈井,源于一盆水煮鱼。车子开进陈井,这个即将拆迁的村子灯火昏暗,一些人已经搬离。那盏等着我们吃饭的灯在黑暗中异常明亮。我以为我在那夜会就此与陈井别过,听说拆迁的速度很快。然而,昨日下午,却有缘走进陈井,走过这座具有600多年历史村庄的街头巷尾,走进房舍与故事。</p><p class="ql-block"> 陈井现在依然用红楼来称这座历经近百年风雨的老房子,红楼在陈井村人的眼里是从未过时的“网红”,是鹦哥楼于民族路的存在,曾是陈井的地标。这是座中西结合的楼房,房子保留了闽南古厝的红砖风格,然而窗户造型却是繁复的欧式风。房子的正面有成排的泥塑山水画,画面立体,亭台楼阁皆入画,远山莽莽意境深远。主人是去仰光经商的陈石榴,经营碾米厂获利回乡造新房,所以房子的风格糅合了陈先生于海外之所见。</p><p class="ql-block"> 陈井当年周围土匪众多,一座精美的房子无异于是在外墙贴上“富”,是土匪光顾之所选。为了防土匪侵犯,红楼里每个房间都设计了逃生小门,小门打开,房间皆通。二楼边上的房子地板设计了活动地板,紧急情况时可随时拿起,放下梯子,一楼的人就能迅速地爬上二楼。活动地板边上的窗户,四个窗格为活动窗格,可迅速往里拆卸。从容一人进出的窗户架出梯子到对面普通民居的后落房顶,实现人员快速撤离和隐蔽。整个设计心思缜密,想法巧妙,功能性强,让人拍案叫绝。</p><p class="ql-block"> 红楼里大量的窗户采用了往两边推拉的方法,推开可接纳阳光雨露,拉上即是一幅画。其中一扇窗户上的诗句清晰可见,“不必惊心物候催,生花笔底早春回。画中富贵如人意,百万黄金聚作堆。”文中这种大富贵并非纸上文章,是房子主人的真实写照。可贵的是,这位富贵老先生对乡亲亦是极其慷慨,逢年过节在祖祠前给乡亲们送钱,利是包从来不是意思意思就好,是大叠相送。以前银两可通用,老先生也曾大把银两赠人。看过许多摆摊的,还真没见过摆摊送钱的。如果可以,我好想见识一把。</p><p class="ql-block"> 红楼给我诸多感慨。离红楼不远,与红楼的“新”成明显对比的是原陈井小学的“旧”。这座学校的房子原是私宅,从现存的断壁残垣中还可见当日的辉煌。楼房两层,风格与红楼相近,窗户造型更具多样性。占地有红楼的四倍左右。一楼右边的房间是老师宿舍,二楼设有校长和老师办公室,其余皆为教室。小学每个年级一般只有一个班,有的年份有两个班级。这座小学承载了知青的回忆,也是跃出农门的陈井人的回想。当年岁月青葱,如今只留往事随风。</p><p class="ql-block"> 还是那盆水煮鱼温暖着我寒冬的夜晚,新增的匙仔炸我吃出幸福的味道。即将消失的陈井,灯火可亲。</p> <p class="ql-block">以下文字源自杨柳老师分享一一</p><p class="ql-block">陈德润 祖籍灌口镇陈井村,1916年生于缅甸仰光。幼时在仰光中华学校就读,曾任《新芽日报》送报员。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仰光缅华文化界抗敌救国后援会,后出任仰光土产商永万芳号“外口家长”,接济由国内来缅失业无靠的同胞。1942年初,日军占领缅甸后,陈德润离开缅甸返回故乡陈井,经营归侨合作社(后改华侨垦业公司)。1946年,在厦门升平路开设永德行,经营进出口业务。</p><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厦门遭遇西方国家封锁,物资供应紧张,陈德润通过海外渠道引进橡胶等紧缺物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引进粮油等物资数百吨,缓解厦门粮油供应困难。并与海外友人联系,为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园引进优质高产的水稻和水果品种试种和推广,被聘为厦门华侨引种联络会顾问。改革开放后,历任厦门经济特区国际贸易信托公司副总经理、市工商联副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市侨联副主席、省工商联常委、第六和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和全国侨联执委。1988年11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邱老师的航拍视频,特别的给力加持,让家乡即将消逝的背影,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里看外看、远看近看,怎么看,都显得更加的全面周全、立体生动、清晰明朗。只是,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  地拍航拍,上拍下拍,左拍右拍,前拍后拍,外拍内拍,这拍那拍,只为记录现状而拍,只为古意情怀而拍!</p><p class="ql-block">  冬日暖阳下的故乡图腾,密集的新老房子马赛克似地拼凑出了既像一只奔跑雄狮,又像一只欢乐麒麟的形状,四足抓地面向东方不怒自威的模样?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故乡,我还真一下子,没有想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描述方法。</p><p class="ql-block"> 当然,色即是空,空也是色。大铁锤和推土机组成的铁军一来,这一切很快就会被夷为平地,再怎么优雅的图案,龙啊凤啊什么的,通通都是一场空,四大皆空多少大都空。</p><p class="ql-block"> 乡愁、乡愁,相对面一起发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6, 17, 1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2月10日早上,我突发奇想:在征拆之前,拉几个摄影师,用一个月左右的休息时间,把马銮湾一带的洋楼拍个遍,出本画册,取名《散落在马銮湾的海丝遗珠》,也不知,好不好?有人志同道合不?[调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结果,好友给予响应。于是,走寻老厦门之“散落在马銮湾的海丝遗珠”列队成功,参战人员大致分工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外围环境及村标地理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陈沧山(无影者)、周云龙(J0E)、朱智强(过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外观及门窗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秦宏才(野熊)、蔡敦农(收藏家)、邱荣川(川歌)、杨漳涛(杨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3.房屋内部细节组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秦宏才、蔡敦农、邱荣川、郑雪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4.相关人员及动植物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叶少军(军师老爷)、庄莉红(装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5.细节艺术特写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榕(红粉巫婆)、郑庆仲(king)、李青(理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6.文字采访收集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沈惠芬、廖艺聪、李胜春(春暖花开)、常智博(土豆)、柯月霞(雨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7.后勤打杂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陈福阵 (梦田农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注:公益活动,广纳贤才,集人、集资、集智、集力,持续招募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篇制作:陈福阵,灌口陈井人,“走寻老厦门”创始人,笔名“梦田农夫”,美篇昵称“守望厦门湾”。主业为法律民工(盈科律师所律师),副业是码字工(集美区作家协会、厦门市作家协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本篇摄影:出自走寻老厦门群的一众群友、摄影师。专此鸣谢!</p> <p class="ql-block">注:最后的这个视频,出自“陈井水煮活鱼”老板陈福友之手,摄制于2020年1月13日早晨。</p> <p class="ql-block">1月14日,一位不知名美女的现场感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