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家长共勉 <p class="ql-block"><b>小学一年级学生特点:</b></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学生有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学习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小学二年级学生特点:</b></p><p class="ql-block"> <b>心理渐趋稳定</b>: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p><p class="ql-block"> <b>出现竞争意识</b>: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这是较早出现的竞争心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师让做一件事比如擦桌子,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擦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 <b>产生了集体荣誉感:</b>例如开运动会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运动员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如果自己班级运动员赢了,他们会欢天喜地,如果对方赢了,他们会默不作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小学三年级学生特点:</b></p><p class="ql-block"> 三年级是一个小学的中转站,既不能失去以前的轻松,也要加入未来的一些紧张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做到循序渐进。首先上课要活泼生动,不能让同学爱理不理,要多一些互动。其次可以多讲一些课外小知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多一些铺垫。作业量可以慢慢加大,压力也要慢慢加。要让学生虽然有压力,却不觉得难受,这样就算是成功了。比如对数学来讲,就是要多做一些数学小游戏,开拓思维,对做题时很有帮助的。平时的练习题带一点点难度,加一到两道难题,上课前分析。最好是可以由学生做出来,请他们来讲。这样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他同学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总之,要想带好低年段的学生,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一旦对一事物有了兴趣,他就会愿意去接近它,并且态度积极,久而不厌,心情愉快地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学会激发并保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他们从小打好基础,开发智力是很重要的一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