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7日,天晴气冷,农历庚子年冬月十三。官田徐氏文化研究会部分常务理事,早上7点相约河西加油站,从县城出发去花园乡鳌鹏村,为过世三年多的宗亲孝和先生立墓志铭碑,本人因在深圳打工,不能及时赶回未能参加。看到宗亲们发来的视频和微信,由衷的感慨,非常欣慰,非常自豪。孝和何许人也?为何家族要为他立墓志铭。墓志铭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徐公讳孝和,汉族,生于一九五二年又五月三十日,妻,郑氏林柳,勤劳贤惠,相夫课子,生子金海,学业有成,笃孝乐友;女:纯瑾,识书达理,聪颖娴淑。其五世祖永常公官授沔州州判,知州,赫显一时。事迹州、县志及家谱均有记载。公殁于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公世代以农桑为主,生于建国伊始,国家百废待兴,年少读书有限,仅以耕作之余,努力自学文化知识,锐意进取。先后当选村主任、县政协委员等职。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公率先开店建厂,几经奋斗事业有成。苍桑巨变,国泰民安,民族文化复兴又以重视。可我族已百年未有活动,祠堂尽毁,宗谱遗失,尤其是宗亲家族意识淡薄。为此,公倍感焦急,遂提出“联谊宗亲,复兴家族文化"的全族倡议,主动担起重任。由于失联时间长,分部区域广,公用时几年走遍周边几县,寻宗访亲。饥时随食可腹,渴了河水而饮,饱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将全族联动起来。在公的带领主持下,我族相继续修家谱二次,宗祠建设完成,家族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正当我族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可谈天妒英才,断族脊梁,我们痛失这位可敬可爱的带头人,全族无比悲痛。</p><p class="ql-block"> 为弘扬公高风亮节的思想品德和对家族无私奉献,启悔后人,特树此碑,以示后人永远缅怀。官田徐氏家族,二零二零年冬月立。</p><p class="ql-block"> 碑文所记,孝和当之无愧。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墓志,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孝和宗亲为恢复传承官田徐氏优秀文化,为家族建祠修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辈之楷模。记得2017年8月初,他从上海 医院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在上海住院看病,过两天要动手术。然后说:“徐铭,你回家要跟红专、国栋、孝奎、根水讲,族里事不能丢,无论如何都要把族里事办好,我这次进手术室不一定能出来了,你一定要把我的话带到呀!”他说这话时中气很足,思维清晰,语气平缓,不像病重之人。我还宽慰他:听你说话中气很足,应该没事,不用担心。因当时我正在国外出差,未能去上海探望。随即打电话给我公司在上海办事处李主任,叫他代我去医院看望。过了两天孝和又打来电话,非常开心告诉我:你公司李主任带鲜花和水果来看我了,表示感谢,最后再次谈到族里事要办好。当时心情很好,中气仍然很足。我告诉他:“你安心养病,莫操许多心,身体第一,过年我们回家再聚”。但天不遂人愿,他进了手术室,没想到就此永别。我立马赶回家乡,在红专、国栋、孝奎、根水等宗亲组织下,送他最后一程。追悼会由红专主持,我代表宗亲致悼词。斯人已逝,英灵长存,孝和生前的心愿,在红专、国栋、孝奎、根水等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全族宗亲团结一心顺利完成,今天,第二届理事会给孝和树碑墓志,就是对他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要好儿孙在读书,欲高门第须为善,积善人家必有余庆。官田徐氏好礼尚义,诗书传家一门望族。自宋真宗祥符6年(公元1013)由江西乐平府迁建德(东至)鳌鹏,元朝初年由官田始祖宗一公携二子昌二、昌五公再迁东至老县城梅城之东门。苍海桑田,世事难料,祠毀谱消,文脉中断,世界各地官田徐氏后裔,难以认祖归宗,正是因为有了像孝和这样一帮宗亲们,奋起拼搏,号召族人,团结齐心,修谱建祠,薪火相传,光大徐氏。千百年来官田徐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家国情怀人才辈出,孝和宗亲就是其中优秀子孙、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官田徐氏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 秘书长徐(孝)铭</p><p class="ql-block"> 庚子年冬月二十六日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