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厚,给农业播种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解放路第三小学以“根”课程体系为依托,以项目式学习为驱动。引导学生在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学习中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教育真正回归本真。</p> 项目缘起 <p class="ql-block"> 冬至大如年,据史书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气,也曾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它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为让学生更好地探究冬至课程,解放路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冬至课程项目式学习。</p> 驱动问题 <p class="ql-block"> “冬至大如年”,人们为什么那么重视冬至?</p> 入项活动 <p class="ql-block"> 1、通过唱二十四节气歌,让孩子知道节气内容。</p><p class="ql-block"> 2、包饺子、吃饺子的实践活动,让孩子感知冬至习俗。</p> <p class="ql-block"> 一句“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一句“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句“吃了汤圆大一岁”,凝聚着多少甜蜜的回忆,述说着多少牵挂与期盼,有关冬至的知识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讲述着自己所了解的冬至知识……由此开启了我们冬至文化的探究之旅。</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合作、小组交流,提出了一系列想探究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冬至课程项目式学习持续性探究问题:</p><p class="ql-block">1、冬至这一节气是怎么来的?</p><p class="ql-block">2、冬至节气有哪些特点?</p><p class="ql-block">3、冬至的习俗有什么?</p><p class="ql-block">4、冬至有关的历史、文化有哪些?</p><p class="ql-block">5、冬至怎么养生?</p> 探究学习 <p class="ql-block">一、了解冬至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是知识建构的核心,在信息技术课上,孩子们围绕“冬至的来历”自主探究,一起动手搜集、整理资料,四通八达的网络世界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广阔领域中的运用,培养了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乐学会学,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p> <p class="ql-block">二、冬至的节气特点</p> <p class="ql-block"> “冬至阳生春又来,冬日日短盼春归。”科学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了解冬至的气候特点以及冬至三候:冬至是一年中阳气最弱的一天,气候低温寒冷,此后则阳气渐渐回升;冬至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民间从冬至开始“数九”,计算“寒天”。</p> <p class="ql-block"> 一候蚯蚓结:蚯蚓蜷缩着身体,在土里过冬;</p><p class="ql-block"> 二候麋角解:冬至一阳生,此时糜角解而脱落;</p><p class="ql-block"> 三候水泉动:冬至时节,阳气初生。深埋于地底的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在探究中培养能力,在实践中增长知识。</p> <p class="ql-block">三、冬至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冬至在古代寓意着祥和团圆,南北方的冬至习俗各不相同。美术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用思维导图梳理各地的冬至习俗。</p> <p class="ql-block"> 北方吃饺子, 南方吃汤圆,寓意着圆圆满满,甜甜蜜蜜。</p> <p class="ql-block">四、冬至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关于冬至的历史文化,在语文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了解有关冬至的传说故事、古诗词、谚语。小组合作搜集整理信息,明白了冬至吃饺子是为了感念医圣——张仲景的“驱寒娇耳汤”。</p> <p class="ql-block">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p><p class="ql-block"> "冬至无雨一冬晴"</p><p class="ql-block"> "冬至雪,夏至水满江"朗朗上口的古诗词、谚语,让孩子们感受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音乐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唱起《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岸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五、冬至养生</p>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储蓄”健康的好时节,结合冬至气候特点,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查询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对冬至养生进行了学习,并从饮食、精神调养、生活起居、冬阳宝贵等方面进行了探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保持良好心态,精神愉悦,积极向上;注意防寒保暖,尤其需做好头部、腹部和脚部防护;早睡晚起,多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白萝卜与羊肉搭配食用,不仅味道相得益彰,营养上也可以取长补短!</p> 成果展示 <p class="ql-block"> 在冬至课程的项目式学习中,孩子们通过了解冬至的来历、节气特点、习俗等相关知识,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其魅力,丰富了孩子们生活经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力,并生成了新的知识建构。</p> <p class="ql-block">通过ppt展示,分享自己对冬至知识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深”。冬至课程的项目式学习让孩子们抛开了学科的束缚,加强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孩子们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让学习真实的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