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直接经验感知、操作和游戏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区域活动正好符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益智区材料的有效投放不但影响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兴趣,也对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起到决定性因素。大班孩子更活跃,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材料很单一,那么将很难吸引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因此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上必须下一番功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了让大班益智区活动材料投放更有效,进一步推进我园活动游戏化。我园决定于元月8日上午10:00在多功能开展“投放适宜材料 促进幼儿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前期,教学组长们一起商讨教研方案,并向本区域姐妹园所发出教研邀请。</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刘园长为本次活动致词。👏👏👏</p> <p class="ql-block"> 首先,刘婷婷老师对本班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儿的利用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其中材料形式多样,比如:纸杯、石头、毛根、华容道、迷宫、跳棋等…</p> <p class="ql-block"> 各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对刘婷婷老师大班益智区材料投放表示赞同,尤其是现在正在使用的跳棋给予了高度肯定!👍👍👍因为对于把跳棋投放到区角,是需要有非常完善的安全使用规则的,刘老师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安全隐患,大胆投放到益智区角。</p><p class="ql-block">投放初期:孩子们最先拿着跳棋只会找到一个伙伴互相弹,看谁的棋先碰到对方的棋,然后又开始比谁让跳棋滚得远,玩着玩着,他们发现弹珠就是一个球体,在教室里滚动速度快,在操场草坪上慢。他们提出了为什么?通过和老师共同寻找答案,原来球体滚动的速度与一个叫摩擦力的有关,地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跳棋滚得越远;地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跳棋滚得越慢;还发现与使用的力度有关;当两个人比赛送一颗跳棋回到对面的家时,还发现直线最近,曲线要远一些等等。</p><p class="ql-block">现在,他们已经热衷于对弈了…😎😎😎</p> <p class="ql-block"> 经过园长们的交流、分享,刘婷婷老师提出了老师们下一步需要研讨的话题:</p><p class="ql-block">话题(1):跳棋在益智区投放的可行性与价值?如何开发更多的玩法?</p><p class="ql-block">话题(2):幼儿园大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原则?如何选择适宜材料?</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组老师激烈的讨论,最后归纳了跳棋的多种玩法以及如何投放益智区材料和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原则性:教育性、科学性、丰富性、层次性、(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材料及方法进行操作、探索,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趣味性、启发性(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这也为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为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途为缓解各园长和老师们的疲劳,由我们小班的芳芳老师为大家带来热身游戏《凑数报团》,大家玩的不亦乐乎!现场更是笑声不断~😁😁😁</p> <p class="ql-block"> 活动后,陈静园长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专业引领,她提出通过本次教研有效的解决了老师们对益智区活动材料投放的困惑,极大提高了老师们的业务能力,引发了教师对益智区活动材料投放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老师们需要不断为幼儿提供丰富、有价值的区域材料,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在区域游戏中获得发展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帮助老师们理清了大班益智区如何有效、分层投放材料的思路。也为本园推进益智区游戏活动之路奠定了基石。今后我园教师将进一步深入实践,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益智区活动的趣味性,感受区域活动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