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遵义“内衣事件"

红尘过客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关于贵州省遵义市一则因“内衣买小了”而引发的婚恋纠纷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铺天盖地、席卷全国。</p><p class="ql-block"> 事情的经过其实很简单。根据网络和媒体透露的消息:遵义市的两个男女青年经过三年多的恋爱,领取结婚证并准备举办婚礼。此前,男方给了女方8.8万元彩礼,并支付给了女方2万元“服装费” (据称,按当地习俗,婚礼当天新娘从头到脚都要穿新的)。婚礼前几天,新娘家发现忘了买内衣,就打电话要求新郞家代买。新郞的母亲按女方要求购买了一件内衣,于婚礼前一天下午3点多钟送到了新娘手中。当天夜间十二点多钟,新娘发现内衣买小了,要求新郞家重新买一件。据男方说:由于当时已经很晚了,服装店都已关了门,且第二天就要接亲,新郞家就与女方沟通:都这个点了,很难买到,双方可找各自亲戚朋友或熟人想一下办法看能不能买到,或是请女方帮忙买一下,事后折成钱款由男方支付。据女方说:接到女方要求重新购买内衣的电话后,交谈中男方母亲态度十分强硬,说就这个样子,都这个时候了,明的跟你说,买不倒!不行你就穿旧的。男方的态度一下子激怒了新娘的父亲,对男方说“这个婚如果你们不想结就不结了”。男方则回应:“不结就把送的彩礼钱都给退了,送多少退多少”。总之,当时双方的交流很不愉快。</p><p class="ql-block"> 次日凌时晨3点,新郞家按原计划带着迎亲队伍一行浩浩荡荡前往女方家,结果到了新娘家小区受到了新娘家的阻拦,同时发现新娘根本就没有化妆、也没有换衣服,丝毫看不出一点要出嫁的意思。双方发生争执,迎亲的乐手也被新娘家亲戚打伤,还惊动了派出所出警调解。最终迎亲泡汤,新郞一行只得于下午二点多钟返回家中,而家中的婚礼宴席早已准备好了,亲朋都已到场,新郞一家只得退还来宾礼金,表示这场宴会就当是亲戚间的一场新年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  这本是一起因婚恋矛盾引发的普通纠纷。但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此事经过网络传播,快速发酵,迅速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全国上下议论纷纷:有的说新郞家原本就没有结婚诚意,才故意将新娘不当人;内衣是新郞的母亲故意买小的,为的是给儿媳来个下马威;新郞一家就是因为看到结婚证拿了,所以才在女方面前显得太强势等等。也有的说女方是在以结婚为目的骗婚,相中的是男方的彩礼;女方是在拿内衣小说事,故意刁难男方;也有我谴责女方父亲就在拿女儿婚姻大事开玩笑……。</p><p class="ql-block"> 网络议论中,很多人都只是在围绕“内衣买小了”在说事,事后有一段视频中,新娘的母亲也是在拿着那件买小了的红色内衣反复向公众强调:内衣本来就买小了嘛,小了2个号,纯粹就是学生穿的;质量也不行;买来就没有吊牌。这真的就是问题的核心吗?</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不是!纵观整个事件,新郞家是花了包括买衣服的钱在内的10余万的彩礼钱的,新房也布置了,酒席也办了,难道说这家人没有迎娶新娘的诚意吗?显然不是!而新娘家也为女儿准备了与男方彩礼相当的嫁妆,女儿出嫁前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说他们的目的就是想骗取男方的彩礼吗?道理很难说得通!作为男女双方当事人,两个小青年相识相爱了三四年,此前不久的12月30日才领的结婚证,说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基础,或是互相对对方的人品性格不了解、对双方家庭情况不熟悉吗?显然也不是!那么,把这桩婚姻搅黄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一件内衣吗?笔者认为,“内衣问题”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或者说,内衣只是一个“道具”,只是引发两家矛盾的导火索。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面子”问题即两家人在事件过程中,都想获得“尊重”,或者说都过多地期待对方给予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面子”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又真真实实地存在;它既能成事,也能坏事。它能让你百依百顺,俯首称臣,也能让你刀兵相见,血流成河;有的人为它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有的人却为它生离死别,无家可归。在这一事件中,女方多次说出了一句话:男方态度太强硬,对我们缺少尊重,这是他们的直观感受。或许,男方在给了女方2万元服装费,女方还要男方代买内衣,且在半夜十二点钟提出内衣大小不合适要求重买,男方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对方没有给予他们以尊重。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好,还是在男女婚恋事情中也好,尊重,是相互的。在婚恋过程中,嫁娶双方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矛盾纠纷或者隔阂,这就需要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多加沟通,求大同,存小异,有效管控分岐。纵观“内衣事件”中的男女双方,就明显缺少这种沟通和包容,矛盾纠纷的暴发就是必然的了。如果说两家人之前产生的矛盾和不快都还只是积压在各自心里、是潜在的,那么,在购买内衣的问题上,就让这种矛盾彻底白热化并浮出水面。</p> <p class="ql-block">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觉得还不是最致命的。之后,新娘家人作出的不发亲这一决定和行为,才彻底将局面打乱,将双方矛盾推向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就好比两个人发生纠纷,无论怎样争吵、骂仗,只要不发生武力冲突,这是一个层面问题。但是,当其中一方或是两方都动了手,发生打斗行为,那么问题的性质就变了,上升到另一个层面。个人认为,在大是大非面前,新娘父亲作出的不发亲的行是一步真正的臭棋、滥棋。正是因为新娘家不发亲的行为,成为让问题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造成后来网络传播的一个“燃点”。尽管事发后,新娘的父亲一再强调:没有哪个父母会拿女儿的婚姻大事当儿戏。但是,客观上,正是他们的这个行为,将女儿的这场婚姻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也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毁掉了两个家庭。这,或许也是网友们对女方诟病更多的原因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  也许,当初男方说出“不结婚就把钱退了,送多少退多少”只是一时兴起的一句气话;而女方作出不化妆、不发亲的举动也只是为了对男方“态度不好”、“不尊重”自己的一个报复性回应,但是,双方都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特别是经过网络炒作后,变得一发而不可控制,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最后到了骑虎难下、不可收拾的地步。而这些,都是这两个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也绝对不是他们想要的。但是,面对形成的事实,他们也只能被现实和舆论绑架着,不得不被动接受。可以说,整个事件中没有赢家,双方都是受害者。想一想,现在他们肯定是肠子都悔青了!</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事件中,还有几个问题不得不提一提。一是作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的小两口,只要两人互相深爱着对方,建立幸福的家庭、共创美好的未来才是大事。在矛盾和问题发生后,就应该拿出自己的主见、主张,把握大局和主流,对各自家人进行及时规劝、引导,有效地去缓和或是化解双方家长间的矛盾,而不是被家人牵着鼻子走。必竟,婚姻的核心是他们两个当事人,“我的地盘我作主,我的事情我作主”,如果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处理得当,事情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二是双方父母,儿女婚姻是两个人一辈子的大事。受中国“低头结媳妇,抬头嫁姑娘”这一风俗传统的影响,在儿女婚事中,嫁娶双方产生矛盾也许是必然的,关键要看双方如何运用各自的智慧去有效地管控分岐、化解矛盾,而不是为了图一时口舌之快、心头舒服而相互斗气、争强好胜。必竟,儿女们百年好合才是大事,静下心来想一想,只要他们幸福了,在岁月的长河中,作为儿女亲家,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什么恩怨不能了结呢?三是双方亲戚,在这场婚姻变故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段婚。成人之美,是做人的美德。他们看似在帮亲戚出头露面、解决问题,个个一身正义、满腔热血,其实不然,他们是看戏不怕台高,一个个站着说话不腰疼,助推了事性向恶性方向发展。问题发展到这一地步,与他们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应该闷心自问,并为此感到羞愧和自责。</p> <p class="ql-block">  发生在偏远贵州遵义的一起小小的“内衣纠纷”,何以会如此迅速地引发成一起波及全国的网络舆情事件呢?综合网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新闻,诸如女方索要高额彩礼、改口费、下车费或是男方不堪忍受女方天价彩礼而临时退出婚礼、忍别心爱恋人……等等,不难发现,其实它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理,是民众对当前婚礼恶俗现象不满的一种集中宣泄。因此,移风易俗、倡导婚育新风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摒弃那些老旧的、羁绊社会发展的陈风陋习,大力倡导健康、绿色、环保的婚育新观念,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婚恋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这一点,贵州、尊义需要从事件中反思,拿出具体措施,全国各地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希望各级党委、政府、文明办、妇联等部门能从遵义“内衣事件”中引起高度重视,深刻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因素。</p><p class="ql-block"> 近日,网上再次传来好消息,双方已经达成退还礼金、解除婚约的和解协议。这对于两个刚刚经历过阵痛的青年和家庭来说,也许是最大的解脱和最好的抚慰。希望网络和媒体在谈及此事时,一定要笔下留情、口中留德,切莫再做伤害他们的事情。也希望这两个家庭能够尽早走出事件的阴影,回归正常生活。更希望两个年青人在经历这一事件后,能更加成熟,今后生活幸福,各自安好。</p><p class="ql-block"> (信息来源于网络和媒体,事情细节可能与真实情况存在出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