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人,成就人。只有成就教师,才能成就学生。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教师进步了,学生才能更好的进步。成功的教师会引领学生走向成功;智慧的教师会引领学生走向智慧。 201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从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实现“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这一宏伟目标,既要从外部政策角度多重举措并举,更要在教师专业化的理念、目标和内容上逐步引导转变,即教师专业发展赋权基础上的自我导向式发展、“精专”基础上的综合素养培育、教研制度下聚焦“学研”的专业发展。 <b>一、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b><br> 当前,我们正处在互联网时代,未来我们将步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时代。不同年龄的教师将亲历多个时代,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也需要经历多个时代。因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和孩子们一起拥抱新技术,将新技术运用到学习中来。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原有的那点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遍使用,老教师更应该从头学起。从使用电脑到自制课件;从手写到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从传统教学到新的理念,哪一步都得认真去学习,不然的话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就要被淘汰。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推进已两年,有多少教师真正认识并做了改变?改变多少? <b>二、教学研究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b><br> 未来校园是一个混合学习的地方。混合式学习旨在重新思考课堂时间,发挥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不同优势,将线上线下教学时间进行整合设计。随着渠道的多元化,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未来教师更像一位随时就在身边的学习陪伴者与未来引路人。因疫情停课,因恶劣天气停课,我们的线上指导如何开展?效果如何?都需要认真思考、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研究,要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做到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节课,要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虚心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要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b>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b><br>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一个过程,是一种通过自我提高来达到专业发展的过程,是通过进行创造性劳动而超越自我的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已形成反思的习惯,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必定会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br> 我们不断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但是,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有多少时间在创造?未来社会,需要学生拥有不同想法,这种学习不仅注重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多次自主"输入",更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不断创意的"产出"。作为教师,更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改变、提升,不断循环,不断成长。 总之,老师要想促进专业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并虚心接受同行们的批评与建议,经常反思自己,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