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对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要求,促使美术创作日益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变。作为很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连环画,其创作也受到相应的重视,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数月中出版了50种</p><p class="ql-block">鉴于连环图画在技巧和思想性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从1950年初起,对旧连环画的批评之声渐起。1951年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严正处理旧连环图画问题》,文中指出:“在全国各城市的所谓‘小人书’摊中,封建、色情、反动的旧连环图画对儿童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成年群众的腐蚀与毒害作用极大。这些宣传封建、色情、反动的旧连环图画是以各地的‘小人书’摊为阵地,而以上海某些落后的出版商为它们的供应基地。”</p><p class="ql-block">随后,旧连环画的改造工作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改造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大力清除有“毒”的旧连环画的影响,包括对连环画的出版和“小人书”书摊的清理整顿;二是提倡新连环图画的编绘,主要是加强连环画编绘者的思想改造工作。通过统一集中和公私合营等方式,国家创办连环画专业刊物《连环画报》(1950),集中了连环画创作队伍,并陆续组建了辽宁美术出版社(1950年,由1946年的东北画报社扩建而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50年,初为天津新年画出版社,1954年更今名)、人民美术出版社(1951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前身,1952年)、河北美术出版社(1954年)等多家专业美术出版社,连环图画的出版与发行,遂由公私兼营逐渐过渡到全部由国家统一发行、管理。</p><p class="ql-block">由于连环画改造运动的促进,从1950年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数年时间,新中国连环画迅速发展。在最早可上溯至1930年代左翼美术家对连环画的提倡以及延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新连环画传统的影响下,新中国的连环画创作一方面在内容题材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上做出更多的探索,另一方面继续保持着与社会现实和革命传统的密切关系,在新的政治体制中承担着重大的社会政治文化职能。[1]</p><p class="ql-block">[1]刘永胜(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论系主任)《新中国连环画发展述略》, </p><p class="ql-block">二、新中国成立以后,1957第一版《三国演义》连环画60册套书之前散本。</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1957第一版《三国演义》连环画60册套书之前,上美以不定数的套书形式共出版了14册有关三国的连环画,命名为《三国故事选》。上美以外其他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三国的连环画,这里只把上美老版列出,其他出版社选取几册(2000年以后均有再版)列出。</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三国连环画,受新中国文化的影响,画风逐渐开始改变了,逐步由民国风转向现代连环画。</p><p class="ql-block">从这些散本中可以看出画风的转变,人物造型的转变,中国线描的定型,以及1957第一版《三国演义》连环画60册大套书的雏形,逐步奠定上美乃至中国连环画在世界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以上这些57版大套书之前的三国单本,上美以及其他出版社在2000以后再版发行了。</p><p class="ql-block">三、1957第一版《三国演义》连环画60册套书之前散本汇集如下:</p><p class="ql-block">1、《三国故事选》共14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1956年出版</p> <p class="ql-block">2、上美以外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三国的连环画:</p> <p class="ql-block">3、2000以后再版的57版大套书之前的三国散本:</p><p class="ql-block">①三国故事选1-3辑(共14册,均为50开本分平装与精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上美50开小精版(恢复老版本封面)俗称:“白三国”</p> <p class="ql-block">注:这里要做一下补充说明:</p><p class="ql-block">①、2000年后上美再版的《三国故事选》(共三辑14册)有一册是张大经版《火烧新野》,实际上在1957年之前是没有这一册的。</p><p class="ql-block">上美在1953年-1956年出版出版的14册《三国故事选》中的一册是汪玉山绘的《走马荐诸葛》。</p><p class="ql-block">张大经版《火烧新野》是1957第一版《三国演义》连环画60册套书中的一册,再版这些散本,封面基本上全部恢复了老版封面,唯独张大经版《火烧新野》平装与小精装全部不是老版本封面,其中平装是从书中摘取的一页,小精装是由苏小松临摹绘制的封面。</p><p class="ql-block">②、绕不开的张大经版《火烧新野》</p><p class="ql-block">上美再版《三国故事选》选取了张大经版火烧新野,其实是肯定了其作品,当年受到了撤换的分册的处理,今天看来,这册火烧新野其实是超前到了八十年代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上美精百50开平装版《火烧新野》(张大经版)封面</p> <p class="ql-block">上美精百50开平装版《火烧新野》(张大经版)内页</p> <p class="ql-block">1957第一版《三国演义》连环画60册套书中的分册张大经版《火烧新野》</p> <p class="ql-block">57版大套书中的《火烧新野》(张大经封面)对比明显看出张大经封面绘制更加出色。</p> <p class="ql-block">③、而这个时期的散本应该是汪玉山的《走马荐诸葛》(据新中国连环画50-60年代)</p> <p class="ql-block">4、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三国故事的连环画。</p><p class="ql-block">①三国故事1-3辑(共15册,连环画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②、其他散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