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隐藏着众多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村落,其中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的唐户村,以其9000年的悠久历史,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唐户遗址,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潩水河与九龙河两河交汇处的夹角台地上,地势北高南低,四周环水,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唐户遗址占地面积约140余万平方米,南北长1860米,东西宽300至860米,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规模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遗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户遗址的文化遗存跨越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商、周等多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处独特的跨时代聚落群址。</p> <p class="ql-block">唐户遗址的发现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村民们在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了石磨盘、石磨棒等古代遗物,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1976年至1977年间,原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郑州大学和新郑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了文物培训班,对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唐户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进一步确认了其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2003年至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新郑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再次对唐户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将遗址面积核定为54万平方米,并新发现了晚于龙山文化、早于二里头一期文化的新砦期文化。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史前文化研究的空白,为探讨中原地区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2006年4月至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了开展郑州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课题储备,对唐户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此次调查在唐户村东部潩水河东岸及潩水寨北部九龙河南北两岸新发现了4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将遗址面积核实为140余万平方米。调查结果显示,唐户村西部是裴李岗文化遗址,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随着历史的演进,聚落中心逐渐向南扩展,最终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聚落群址。</p> <p class="ql-block">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文物保护工作,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唐户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区主要集中在遗址西部南水北调渠线范围内,发掘面积近1万平方米,发现了裴李岗、龙山、汉代、宋元、清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居住基址尤为丰富,共清理出房址65座、灰坑206个、墓葬2座、灰沟5条。这些房址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形态多样,包括椭圆形、圆形、不规则形和圆角长方形。出土的遗物包括陶器、石器及骨器等,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文化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