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战地日记 战地黄花分外香。

常子啸

<p class="ql-block">《日子》战地日记</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个特殊日子(不是因为米国有点乱)。三十五年前的今天,我的好战友好兄弟姚风雨同志壮烈牺牲,一等功臣。</p><p class="ql-block"> 那是1986年元月7日,我们特种第八侦查大队 武装侦察第三连的捕俘破袭的第一战(我第二次赴老山前线参战的部队),也是我们大队的首战(801战斗)。风雨兄弟是我们连一班长,也是一级侦查员,也是我们连的“标杆”(他的事迹不是今天说的重点)。战斗中担任捕俘第一组长,不幸中弹牺牲(我组织人员抬回来)。</p><p class="ql-block"> 他牺牲的前天夜里,找到我问一个字:馨。说:伊犁老家有个女孩,通了好长时间的信,不知这字啥意思、咋发音才对。又说:她寄了些“莫合烟”,到时候给常指点哈!他牺牲没几日,我们替他打开包裹…他的老乡、好朋友们,都抢着“莫合烟”,大家都卷着一根一根地抽…。默默无语,泪如雨下!</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今天,我都会想起他,想起“莫合烟”,想起那个“馨”。</p><p class="ql-block"> 我两次参战,牺牲我身边的战友有五位:我进部队第一个连长 傅永先烈士,一等功臣,浙江萧山人;我排的副班长潘京国烈士,二等功臣,河北赵县人;姚风雨烈士,一等功臣,河南长葛人(新疆伊犁生活入伍);康继祥烈士,二等功臣,四川三台人;王新民烈士,一等功臣,新疆乌鲁木齐人。</p><p class="ql-block">我经常想着他们、怀念他们。我经常想着那些负伤的战友,那些与我浴血一起冲锋陷阵的战友们。但我没有力量去“拥抱”他们。</p><p class="ql-block"> 本应该去写写他们,但我没有这个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想:我两次参战,应该留点什么。然,我们参战的战友,大部分怕“触摸”那血风心雨,我也是。</p><p class="ql-block"> 看到“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年”的纪念活动,看到“抗美援朝”七十年纪念日的一系列采访…那些老前辈们颤歪歪的敬礼,那些发自肺腑的豪言壮语,那些相互搀扶、相互怀念的老泪纵横。我就想,是不是非得等到七十年?!我的好多战友四十年时都没有等到,就走了。</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直看《跨过鸭绿江》,我为那种壮怀激烈场面感动,我为前辈为了祖国 为了军旗的荣誉而向前而感动!</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力量改变什么,我也没有能力去帮助我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只能把自己的照片整理一下,整个《美篇》留存起来。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忘却的纪念。也为了我的家人有一天想起找些资料而方便。</p><p class="ql-block"> 望着这些残缺不全的照片,擦去老泪,宁静地想着我们相互掩护 并肩作战的战友;深深地怀念那些青春永远“定格”的烈士们;自觉地感恩我的老房东当年舍弃一切而给予的温暖关怀;真诚地感谢那些慰问我们全国老百姓和那些同龄人的“理解万岁”。更主要的是想想我自己,想想为我操碎心的亲人们。</p><p class="ql-block"> 我要坚毅地活到“七十年纪念日”,这是一种责任。</p><p class="ql-block"> 我为我自己的青春而骄傲!</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好朋友阿伟给我画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战斗归来的我的四个兄弟。都是我们连好兵,侦查兵尖子。</p><p class="ql-block">左一,新疆昭苏兵,后回老家江苏徐州。下岗后,回新疆四处打工二十余年,生活较困难。</p><p class="ql-block">左二,李定寿,回大凉山乡下。曾经考取乡长,不适应辞职。目前家庭农场种红心猕猴桃,今年我照顾买了一些送朋友,都说“真好吃”。</p><p class="ql-block">左三,李健,二等功荣立者,成都金牛区人。战斗中腿部中弹,截肢。后提干24团至特务连指导员转业成都。因为截肢腿部感染而骨癌,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左四,晁兄弟,山东人。回乡下岗而武术学校总教练。</p> <p class="ql-block">会武功的一班长风雨烈士。军事训练标兵。这是临战训练的“侦查兵战斗射击”科目。</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驻地的小朋友,当年我们向导的孙子辈们。</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后,我们集合这里。向我们“敬礼”!</p> <p class="ql-block">《日子》难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那年的今日,也是这个时间。</p><p class="ql-block"> 天刚刚蒙蒙亮,上级炮火划破天空,像火色彩练,覆盖着敌人特工营地……。</p><p class="ql-block"> 血与火的故事。讲不完的“兄弟伙”肩并肩勇敢向前拼搏的事,说不完的特种兵的血色浪漫的事……。</p><p class="ql-block"> 今天,为了忘却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附,去年今日的纪念。</p><p class="ql-block">谢谢晚辈的理解,谢谢晚辈的掌声与鲜花。</p><p class="ql-block">军人,不像最近的战争片那样“嗜血如命”。战争,也绝不仅仅是残酷血腥。</p><p class="ql-block">战争,是为了祖国民族,是一种浪漫。</p><p class="ql-block">谢谢你理解真正的军人及战争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总书记当年看望我们,来到老山前沿阵地。</p> <p class="ql-block">日记。</p><p class="ql-block">1978级大学生,工学学士。</p><p class="ql-block">1983年毕业后投笔从戎,选择乌鲁木齐陆军学校。</p> <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军校全优学员毕业。并要求老山前线参战。当时1军带1师,12军36师(上甘岭英雄部队),炮兵9师等。我是36师107团3营7连2排排长(一个苹果故事那个连)。八里河东山守过山头打过进攻(主攻排长,占领五个高地,连长牺牲我的怀里。我的好战友潘京国为了我们排大家而英勇牺牲),那拉口子662.6高地地域守过阵地。三个月,我被提升正连。</p> <p class="ql-block">抢救连长时</p> <p class="ql-block">潘京国烈士母亲。</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联系上英雄母亲时,老人家已经是癌症晚期。另一个儿子是智障残疾,老人家生活拮据,买不起“去痛片”。当我们战友去时,乡里政府已经忘记老人家是烈属。几个月后,老人去世。我们许多战友前去帮助处理后事。(我的好朋友,上海的朱伟先生也捐了款,这里记上一笔谢谢)</p> <p class="ql-block">我与我们排五班长江盛植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学生官</p> <p class="ql-block">进攻前,我们敢死队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英雄张大权副连长。</p> <p class="ql-block">相会战友,相会五班长江盛植</p> <p class="ql-block">前排为连长傅永先,指导员管建国,副连长张廷发。后排是我们三个排长,戴眼镜的是我,其实没啥太大近视,主要是装有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排五班</p> <p class="ql-block">我战斗过的老山地区</p> <p class="ql-block">1985年8月,我第一次参战回到新疆古尔图的23团7连代指导员,正在天山深处国防施工“打坑道”(连队牺牲两名战士,我在干部股正连,让我代职),施工快结束时(当时我正准备施工结束结婚),听说我们师以侦查连为主,组建武装侦察连(新疆军区组建侦查大队)。我主动要求参战,最后照顾我挤了个位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连有许多故事…。</p><p class="ql-block">这里省略十万字。</p><p class="ql-block">盼望有人能去写。</p> <p class="ql-block">那里的蚂蝗真是多,防不胜防啊!潜伏一天,不知有多少钻进去。</p> <p class="ql-block">第八侦查大队成立授军旗!</p> <p class="ql-block">我们连,我们大队,首战告捷。</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前指总指挥廖锡龙来到我们部队,并题写《首战告捷》。</p> <p class="ql-block">我们连队的五个“连干”,好似兄弟。当时,我的年龄最小。</p> <p class="ql-block">不想回忆起是哪个战友的腿。</p> <p class="ql-block">烈士王新民生前布置定向雷</p> <p class="ql-block">捕俘训练。正面的是李定寿战友,那个种猕猴桃的</p> <p class="ql-block">打仗回来的老常</p> <p class="ql-block">我的好首长,好老哥。曾经拜我为老师,让我教他哲学。(嘿嘿😁,因为他成为上将,受用啊!)</p> <p class="ql-block">当时成立大会时,军区首长。</p><p class="ql-block">当时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李海清同志,就是抗美援朝志愿军38军113师副师长,带领一个团穿插军隅里,一天走了一百四十多里,成功堵住逃敌那个人。</p> <p class="ql-block">我和我们连军医王国旺医生。好老哥,现在北京生活的很好。名医。</p> <p class="ql-block">我有些东西和照片,永久保留军博。</p> <p class="ql-block">连长闫治国,一等功臣。</p><p class="ql-block">一次战斗,为了抢救负伤的战士,背着战士前行…不幸自己又踩到雷,重伤,失去一只脚。</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组织八个兵,抬着连长,冒着敌人的追兵和炮火,连夜抢救回来…。那时的路径,原始森林,黑黢黢的夜晚,陡峭的山崖……,后来不管追兵和炮火,把连长的裤子割下,倒上酒精,当火把…时间,就是连长的命。随时还得给连长“放血”(止血带长时间会使血液循环不通而坏死),连长几次昏迷都强行骂他,让他保持清醒…难为连长老哥了。那时,我们潜伏了几天几夜了,体力到了极限,也没了水和干粮…我们割开野芭蕉,吸里面的水(非常涩啊!)……。白天走上八小时,救连长回来,我们竟然四个小时…。国境线上,见到接应我们的副连长等战友们,我们八个人就地“休克”,山林里睡了几个小时才回驻地…,又去送连长上了直升机,让他坚持住,老婆孩子还等着他呢!</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条路径,就算没有追兵,不管多少时间,我都走不回来。</p><p class="ql-block">连长老哥,现在大校军官退休,儿孙满堂,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当时一排长曹洪全。第一次战斗担任火力组长,爬上大树指挥。</p> <p class="ql-block">我佩服我当时的眼神——坚毅,勇气胆气,不可战胜。</p><p class="ql-block">现在,没了这眼神,偶尔还有些“漂”。</p> <p class="ql-block">李定寿,摆拍,当年英姿勃发,现在,都不敢放照片。又黑又瘦,老气横秋。</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来老山前线的大学生慰问团。华东工学院(现在叫南京理工大学)。</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十万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整了一天了,头都大了。以后再填写吧。</p> <p class="ql-block">慰问团的女同学谭鹰,当时校花(是当时长安厂老厂长的女儿),高材生,多才多艺(学校文工团台柱子,舞蹈大家)…人称:大公主。</p><p class="ql-block">来到最前沿的潜伏哨,为战士在石尖上跳舞…感动的战士把她抛向天上…。三班长同志,让在衣服背上签字,至今保留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慰问团带来了由栾菊杰 张晋芳等十几位江苏籍世界冠军运动员的签名的排球,至今保留在我们连荣誉室。</p><p class="ql-block">那时,为国做出贡献的运动员,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明星。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赵老哥,慰问团成员之一。三十多年后我们联系上了。</p><p class="ql-block">以后我一定写写他们,写写我的赵老哥。不仅仅是对我生活的照顾。</p> <p class="ql-block">“首都大学生慰问团”就更不敢写了。这里可以大书特书,也可长篇,因为这是有历史背景的大事件,有鲜活的人物…。</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历史背景,目前来看也是大手笔。时至今日,其现实意义也不是我能写出来的。那时,青年学生为国家都有所思考…。那一代青年精英,都已担负起国家栋梁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他们50名慰问团成员,代表当时北京77所高校…。当时,是中共中央的决策,团中央青联并总政 北京团市委承办。</p><p class="ql-block">不会说,就不说了。一定有人会说的。</p><p class="ql-block">三十年后,他们又“团聚了”,也联系到我了。这几年对我关爱有加。</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及我们连作为前指任务而成为主要接待方。</p><p class="ql-block">86年春节期间,中央台多次播放了他们去前线的纪录片《我们都是同龄人》我们连的镜头最多,也有许多我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附后。</p> <p class="ql-block">我们连在凯旋三十年纪念日,又一次自发组织的集合新疆,回了老部队。一百多战友,还有家属,欢聚一堂。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年我们又去了当年的驻地——云南边境的小山村,大弄。感恩那里的百姓老房东。我们立了一个纪念碑,作为爱国基地。我们为了我们自己的子孙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这几次活动,我都有《美篇》记录。不赘述。</p> <p class="ql-block">我的临时警卫员李志行。</p><p class="ql-block">我想念他。每次作战行动,只要有动静,他就扑在我身上。他把好吃的都给我留着。一次,他把一盒慰问的烟留了许多时日,当给我时,已经发霉了。</p><p class="ql-block">我爱他永远!可惜,至今,我都没有报恩于他。他在山东菏泽曹县开出租车。他一儿一女,在青岛做事,他的老婆很贤惠,他生活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回驻地大弄。敬礼老乡,祭奠烈士。</p> <p class="ql-block">那个当年大弄村民兵排长老邓,也是我们的向导,每次作战,他都走在前面。</p><p class="ql-block">现在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护边员。他这几年受到了国家 省政府机关的多次表彰。</p><p class="ql-block">他的孙子,考取了山东某大学。北京慰问团的菁华教授 领导,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得以顺利毕业,考取了当地的公务员。</p><p class="ql-block">他们一家乃至全村都感恩“当年的慰问团菁华教授”。</p> <p class="ql-block">老哥们对话当年</p> <p class="ql-block">  我,当年推迟婚期,毅然决然地第二次走向战场。</p><p class="ql-block"> 妻子阿芳贤良,要求举行两地婚礼,并非为了“时髦”。按她的话:“我把喜糖都买了,不结婚不好意思了”。</p><p class="ql-block"> 部队很支持,开了证明,她和我母亲把照片整了合照,就领了结婚证。当地政府很重视,想举行两地婚礼,并进行报道。当找到妻子时,她说:“和他结婚,我不是为了前线、为了祖国,我是为了我自己心里安静”。特殊的婚礼报道,愣是没整成。</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中学同班同学,我是班长,她曾经是文艺委员、学习委员。</p><p class="ql-block"> 参战期间,团中央 北京团市委组织一个“老同学报告团”,北京团市委邀请了我。五个成员,都是当年大毕业生的“模范精英”,就我是当兵的。当时给首都77所大学做“青年大学生成长道路”主题报告演讲。我第一次上台演讲,而且清华北大都去了。没整好,也不知说了些啥。</p><p class="ql-block"> 报告结束,北京团市委的领导邀请我妻子来京,补办婚礼。首都各大学都有代表参加。婚宴在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王府井胡同里的“佳乐餐厅”。餐厅老板两口子自费为老山前线官兵照相,当时是典型人物,相当于现在的“网红打卡地”。婚房是耀邦总书记原来的住宅,后改为团中央小招待所,我是第一个入住的人作为婚房。</p><p class="ql-block"> 我的婚礼的特殊纪念意义,前无古人。</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有许多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爱我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结婚十年时,我们补办了婚照。</p><p class="ql-block">我们家女儿是见证人,忙前忙后。</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部队里红红火火,也没有虚度年华。</p><p class="ql-block">后来,经历丰富多彩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当过电视剧主要演员;曾经全军演讲第一名;曾经全军唯一一名少校连长;曾经被中宣部 中组部 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八十年代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曾经“打过坑道”、“平暴指挥员”、“军事训练基层标兵主官”、“优秀政治工作者”,多次立功受奖,总之是一名过得硬的好兵。</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团级首长</p> <p class="ql-block">上学深造</p> <p class="ql-block">啥兵种都干过</p> <p class="ql-block">  801战斗。</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是指挥者之一</p><p class="ql-block">第八侦察大队,1985年九月至1986年七月,由新疆军区派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兰州军区组建三个侦察大队(分别是第八、九、十侦察大队)到云南边境参加轮战。新疆军区组建的是第八侦查大队。编制800余人分三个侦察连、一个炮兵连、一个特种连,再就是大队部了。参战官兵来自新疆军区各个部队,侦察一连由野战四师组建,侦察二连由野战五师组建,侦察三连由野战八师组建,炮兵连和特种连由野战七师组建,大队部的各位指挥官和参谋更是从新疆军区机关到各野战部队都有。可以说我们这支800余人的侦察大队集聚了新疆军区的精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侦察大队成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侦察大队是85年9月4日完成集结,集结地点在野战五师23团(36113部队)。当时这里是新疆军区训练点。后来五师在大裁军中被裁减整编了。9月6日新疆军区举行了第八侦察大队正式成立阅兵仪式。随后利用10天的时间开展了爱国主义政治教育,越南北部地区地理概况及越北地区军事力量、特工力量、作战能力、对越作战经验等知识的学习,组织开展了相应的实战训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日下午17时30分,满载第八侦察大队官兵和装备的军列从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出发,驶向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云南边境作战任务区。火车27日到达昆明,我们换乘汽车继续向西南前行,10月2日到达作战任务驻防区——麻栗坡县八布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布情况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布地区位于麻栗坡县东北方向56公里,东距者阴山20公里,西南距老山50公里。该区共有八个乡,其中:哪灯、荒田、南青为边境乡;还有江东、和平、竜龙、东油、羊皮寨,全区共18800人,其中壮族5700人,苗族6400人,汉族5400人,瑶族970人,布衣族220人,普米族52人,蒙古族13人。当然,这些数据都是1985年的数据。二十多年没有再回到八布,我想现在的变化一定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属特种部队,不像老山、者阴山的部队要守阵地。我们没有特定的阵地要守,作战任务主动性、机动性很强,随时开展侦察、突击、捕俘、防御作战任务。到达作战任务区后,侦察连都进入了各自的防区,我们炮兵连和特种连还担负着大队部的警戒保卫任务,有作战任务就随时配属侦察连队做火力、通讯、工兵保障。我们进行了三个月的适应性训练,熟悉地形和各种军事数据,其中还要防止越军偷袭。</p><p class="ql-block"> 难忘第一次执行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作战任务是86年元月7日执行的,我们称“801”作战行动。任务是突袭越军官坝四营二连,摧毁敌人营房工事,消灭越军。</p><p class="ql-block"> 我们炮兵连的任务是配属侦察三连执行任务,进行炮火支援,保障三连完成作战任务。侦察三连驻守的地方叫大龙(属于那个乡已记不得了),大队首长决心第一仗就在这里打。当然任务不是在我方境内,这个地点是敌方的对应位置。从2&nbsp;日开始我们就开始奉命执行任务,3日凌晨零点40分从驻地秘密出发前往大龙,因为都是徒步负重行进,而且有一半的道路是在陡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夜间行军非常危险,虽然直线距离不远,但凌晨6时左右我们才到达大龙进入阵地。4日,我们班的前出(当时我们对深入越军防区以内执行任务的简称)人员。</p><p class="ql-block">略。</p><p class="ql-block">上述内容,已经解密。网上均可以查到。</p> <p class="ql-block">烈士家属,参战老兵…。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对越反击作战资料</p> <p class="ql-block">我的军校,我的第一次参战,我们再聚会。</p> <p class="ql-block">天山奇兵 上——我们八侦参战纪实(已经解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