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的童年【孝感晚报发表】

刘仁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i><u>《孝感晚报》首发;《天仙美文》推送</u></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冰天雪地的童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刘仁杰(湖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i>未删减版 ||</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偶尔一场寒潮来袭,人们一片哗然,好冷的天啊。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冬天,老辈人爱说:细伢不冷酒坛不凌。凌,就是结冰。酒结冰?没见过。说的是细伢子应该不怕冷的意思。小时候到底怕不怕冷,已全然不记得了,不过那时候的天气真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里时常下雪,悄无声息的,纷纷扬扬一晚上。早上开门,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世界白茫茫的一片。有时候要等大人拿锹铲出一条路,孩子们才能出去,不然滚到雪窝里爬都爬不起来。屋檐儿的瓦沟里悬挂着长长的凌锥,进出门时,忽然滴一滴冰水到后颈窝儿里,冰得人一缩。过二天,凌锥儿往下掉的时候,噼里啪啦像摔玻璃瓶子,吓得人动不动打起蹶子往一旁让。在不等凌锥落下来的时候,我们常常拿棍子去敲,那晶莹剔透的凌锥拿在手上,咬一口嘎嘣脆,我们就拿它来当冰棒吃。牙冰得疼,手冻得像肉包子,心里乐呵得很。捡一块冰,用竹管对准一个地方吹热气,一会儿就能融出一个孔,用线或树棍子穿起来当“锣”敲,听冰茬子落地的响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里结冰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我们村子的上游有一个堰,叫老堰,位于两处山嘴的豁口处,北风像是被什么催赶似的呼呼往那里吹。冬天的太阳有些位移,一天照给它的时间不是很多。河面上的冰每年结得最厚。冬天的活少,大人经过那里也少,这可乐坏了我们一帮娃娃们,经常偷偷跑去那里滑冰。说是滑冰是因为要依托石头或棍子,像现在这样子的溜冰,我们没见过,谁也没敢想。冰下面是满堰的水,深处能捂得下一个成年人。为了保险起见,先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儿往冰面上砸,“叭哒——”一声,冰面纹丝未动,仅溅起了微弱的雪白雪白的冰屑,确认没问题了,才敢下去,一个个半俯下身子、屁股翘老高,趴在扔下去的石头上,推着石头往前滑。就这么一个简单动作,够我们乐此不疲地玩半天儿。前些年,那个堰被洪水冲毁了,从此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到山上玩滑雪,找一处平整些的斜坡,一屁股坐上去,两脚往后一拽,哧溜溜就滑下去了。成群的鸟儿看着我们,呆呆的,见有人滑翻了,“轰——”就吓跑了,笑得我们前仰后合。看起来容易,其实潜在风险还是蛮大的,臧在雪下面的石头、树桩一不小心会把裤子划破了,少不得招致大人一顿胖揍。孩提时泪水贱,眼泪一干,啥都忘记了。偷摸凑到一起,又去山上滑。山里的雪似乎也越来越下得小了,难得有机会再承起人坐在上面滑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提火坛儿上过学。教室的窗户都是塑料薄膜用木条装钉的,时间久了,风吹雨淋,极易老化破损。破了,随便用纸壳子挡起来,坐在里面四处漏风,外面下雪,屋子里也有雪花飘进来。火坛儿都是在家里装填好了的,柴禾灶里做饭时烧出的火炭钳进火坛里,上面用火灰盖起来。大人可以烤半天,孩子们顽皮,好用树棍儿翻动,翻一次炭火明晃晃的的确暖和了不少,忍不住过一会儿又翻。压在火灰里的火炭最怕这样频繁的翻动,没多长时间火炭就化了,不等放学,火坛儿透心的凉。到了课间间隙到处找树棍在火坛儿里烧火,希望在老师到来之前能烧出新的火炭来。一教室伢用的用嘴吹,拿的拿课本扇,满屋子浓烟滚滚,像秌黄鼠狼子的。放学了,沿路上这里一拔儿那里一堆儿,“烽烟四起”烧火坛,孩子们脸上身上都是黑炭灰,不等到家,一个个搞得像非洲娃儿,只剩二颗白牙齿在笑。后来,就不允许再提火坛儿上学了,到处是枯枝枯树叶子,万一引发了山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挤摞摞儿,伙伴们靠墙壁站成一排,你挤我我挤你,最后挤成了一堆,浑身冒汗;还有跳绳、拔河、踢毽子,都是出汗的事儿。还有打雪仗,一个个把自己打得像雪人儿,心里却暖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似乎还是怕冷的吧,不然不会烧破了鞋子,那是因为烤火烤的。落雪下凌,四处瞎跑,经常打湿鞋子不稀奇,实在玩累了,刚停下来,脚出奇的冷。见有人烤火,也凑过去,孩子心急,脚一个劲的往火近前伸。火苗要燎着鞋子了,大人一吼,缩回来,接着又偷偷伸过去。孩子存心要做的事,大人也难照管得过来,除非你是“马王爷”——三只眼……“嗯—么东西烧得臭哎?”听到有人喊,才知道自己的鞋子烤糊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小时候,这样的天气非常多,不似现在,几乎难得遇到一场像样儿的雪;不下雪的冬天少了很多乐趣,我们在冬天的快乐是雪给我们带来的。光阴荏苒,冰天雪地的童年已触化在了记忆的长河中,再也回不去了。今天的孩子当然玩不了我们当年的那些把戏;现在的家长也不会舍得自己的孩子吃这份“苦”。回想起来,开心的时候,心里有一团火,冷、不冷,保持欢乐应对,其实也没什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i>二0二一年一月七日于孝感</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刘仁杰原创文字,图片源于网络</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i>谢谢欣赏,欢迎交流!</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