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自我认可,无关他人。 ----《美丽人生》第十篇开启(1)总204

矫老师

<h1><br></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团队成立之初,为了生存,我曾经连续讲了六天课,经历过“魔鬼周”。《日记》这样记录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天:连续八个小时的讲课虽然累,但大家的专注和互动,让我忘掉了一天的疲劳。</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天:六个小时讲课后,直奔机场飞福州,在飞机上休息了一会儿。还有4天的课,要控制节奏,坚持下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天:课堂上与高管们互动,颇像舌战群儒。晚上他们请吃饭,我谢绝了,一句话都不想讲了,明天一早还要回北京讲课,考验在后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天:董事长和股东全部参加听课,效果很好,加深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拿出光照仪,对嗓子做理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天:感觉讲不动了,上午放慢节奏,用麦克紧贴着嘴去说话,如同气声唱法。下午嗓子痛引发全身痛。回家后,马上吃消炎药,要挺住,还有一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六天:终于挺过来了。嘴里长溃疡,嗓子干裂痛,浑身不舒服。晚上借助安眠药睡觉。我吃过三种苦:插队时的体力苦;留学时的脑力苦;“魔鬼周”,是体力加脑力的苦。</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量讲课,使自己几度失声,只有靠药物和仪器维持着。但看到新合同源源不断,有一种成功的喜悦。</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成功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不少人将物质满足、名气声望以及别人羡慕当作成功的标志,还有所谓“成功人士”之说。管理学大师克里斯坦森则提醒世人: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但不要被世俗的成功标准绑架,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从热爱中感受幸福,才能获得成功。他说,“我们一生最大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他人的评价,而是内心深处的满足”。</h1><h1>在追逐成功的人生竞技中,很多人喜欢对比:别人的钱比我多,房子比我的大、车子比我的好,能力比我强......其实这些都是别人的成功,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忘记了自己是谁,被“一亿元的小目标”带上了邪路,追求别人的成功,怎么会有内心的幸福,只能离自己的成功越来越远。</h1><p class="ql-block"><br></p> <h1>成功从来就是主观感受,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的喜悦与幸福。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学说”,他认为驱使人类不断追求的本能需求有五个,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br>人的需求是连续不断的,一个需求满足后,下一个需求又会出现,这些需求的不断满足就是成功。例如,当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找到食物就是成功;有了食物后,获得一份稳定收入就是成功;感到孤独时,收获爱与友谊就是成功;缺乏自尊时,得到别人的尊重就是满足;最后,当你做喜爱的事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获得了忘我的高峰体验,就是你能获得的最大成功。<br>显然,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就不同。所以稻盛和夫讲,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与心灵的安宁。</h1> <h1>感悟:<br>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豪宅靓车,锦衣玉食,美女佳人都可能是幸福,但比起成功的喜悦,幸福指数是不同的,因为你曾经为此忙碌和劳累。成功是一种得到幸福后的心态,绝不是别人羡慕的眼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