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忆——“不夜城”北极村(2019.7.2)

长居明处

2019年6月27日,我们一行从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岛乘火车来到广州与广东各地游客集合,搭乘“家天下号”旅游专列,一路向北,在祖国大地上飞奔,于7月2日来到最北边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div> 北极村是黑龙江省漠河市的临江小镇,它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的七星山脚下,是我国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素有“不夜城”之称。<br> 北极村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4被评为“最具魅力”旅游景点景区。每年都有很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体会那份最北的感受。<br></div> 我们乘坐的专列满载乘客于6月27日从广州东站出发了。 列车夜以继日的飞驰了5天,跨越了8个省,到达黑龙江漠河站,我们受到了当地旅游部门的热烈欢迎。 北极村在黑龙江南岸,江边竖立着一块刻有“神州北极”四个大字的石碑。 烟波浩淼的黑龙江从村的北边流过,北极村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江相望。 中国最北的界碑竖立在这里,它向人们宣告,这里是中国不可侵犯的领土。 北极村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它还是我国一个地理上的坐标。村里居住着240多户人家,人口960多人。 来到北极村的人都在找北。在一片开阔地里摆放着上百块名家书写的“北”字,其中有一根刻着“我找到北了”的石柱特别显眼,吸引人们来这里拍照留念。 北极村地势平坦,道路纵横交错,路边的农家小院是家庭旅馆,非常具有民俗特色。 农家旅馆的窗外挂着高粱、玉米作为装饰,象征着丰收富足,别具北方特色。 路边还有一排排用木板搭建的农舍,周围用木桩围起来,辟做菜园。 菜园里种满了各种蔬菜,这些蔬菜绿色无公害,住店客人也可以有偿采摘加工来吃。 早上5点钟,虽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但天已大亮,早起的农民已经在菜园里劳作了。 早上5点半,渔民从黑龙江里打上来的鱼就要上市了,江里的冷水鱼是当地一个特色,吃起来别具风味。 这里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树林,树林里有鄂伦春人居住的小木屋。 过去,鄂伦春人搭建的“仙人柱”是把芦苇剥去叶皮,用马尾线穿成帘,盖到“仙人柱”上的圆锥形房屋。现在鄂伦春人住上了用钢筋水泥建造的现代“仙人柱”。 <div>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凌晨3点52分,此时的太阳已经升上远山。</div><div><br></div> 北极村最佳的旅游时间是每年夏至前后,我们到达这里正当其时。我们看到,晚上到凌晨天空仍然泛白,晚霞与朝霞接连出现,让人们分不清究竟是黄昏还是黎明,这就是北极村的“白夜”奇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观测到北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