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风铃中的思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冬日的阳光暖暖的,坐在客厅里的摇椅上,慵懒地眯着双眼,享受着那阳台窗户边照射进来的一缕阳光。聆听着在寒风中摇拽的风铃传来的叮当之声。这悦耳清脆的铃声,将我的思绪插上了翅膀,穿越时空隧道,渐渐地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一、美丽传说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小时候的夏夜,一直是值得我回味无穷的。在那个贫穷的五、六十年代,几乎是家家沒电扇,更谈不上空调了,只有几把芭蕉扇,天热时,拿在手上摇一摇,也蛮惬意的。晚上在房间里根本就不能睡,摇着扇子也还是汗流浃背。于是,家家户户傍晚时分,就把凉床搬到屋外的空旷的地方,等吃过晚饭后就来这里纳凉。有不少人家干脆把这凉床当成临时餐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蓝色的夜空中,繁星闪烁,白天炎热的暑气,已被习习晚风,吹淡了不少。月光下,大地一片朦胧的银色,在那远处的田野里,为稻田车水的农民,一边踩着水车,(水车:是当时农村抗旱的一种工具)一边不时的唱起高亢而悠扬的山歌,歌声仿佛穿透了整个世界,给在静谧的氛围中纳凉的人们以美的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我们躺在竹床上,面对星空,看那浩瀚的星河,心中会难免产生种种好奇。往往在此时,我们兄妹总会缠着妈妈为我们释疑。诸如:天有多大?有边吗?那闪烁的星星上也有人吗?月亮距离我们有多远?天上的人长什么样?于是,我们会源源不断的从妈妈的叙说中,知道了天宫里住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月宫里住着能歌善舞的美丽的嫦娥和那看守桂花树的吴刚。知道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传说。这些美好的故事和传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启迪着我们,从小就对恶势力的憎恶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小时候,我们最喜欢唱那首美丽的歌谣: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端里穿行,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二、薪火相传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从我刚刚懂事起,我的第一印象,乃至影响我一生的,就是那盏灯。那是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穷乡僻壤的小地方,地名叫“钟山”,当然不是虎踞龙盤的钟山。它是枞阳县一个小村庄,全名叫“何家钟山”,此村以何姓人氏居多。村子建在一个不高的山丘下的周边,山丘顶上有一座破旧的小学校,名曰:钟山小学。小学的房子破旧不堪,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窗户上没玻璃,只是用蛇皮袋遮挡着。教室里的课桌櫈子,都是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的,高低不平,参差不齐。夏天,遇到强对流天气,这个只有一排房子的学校,就像大海中风雨飘摇的一叶扁舟。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雷电炸平,被风雨推翻。然而,学校里那盏灯却依然在闪烁,以它那微弱的光,照亮了这个学校的春夏秋冬。这盏灯的守护人,就是我的亲爱的妈妈。妈妈就在这盏灯下,不顾窗外恶劣的环境,不知疲倦的在灯下,执笔行走在学生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我的妈妈在县一小当过老师,在乡村小学执过教,无论在哪里,只有地址的变迁,没有初心的改变。她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却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践行着人民教师的职责。她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老师与母亲的角色不断转换的过程。作为老师,她为学生授业、传道、解惑,作为母亲,她给了学生慈母般的关心与爱护。那时教师稀缺,这个小学只有两名教师,只有母亲一人住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她教的是复式班,一个教室里坐两个年级的学生。这边方教罢,那边又开始。无论是备课还是批改作业都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那时没有让学生家长批改作业的习惯∵)但我的母亲从来没有怨言,真的像一支腊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我长大了,就真的像妈妈一样,当上了老师。如今,我已有四十五年的教龄了,现在依然还在发挥着余热。我的弟弟也是一生从教,我的女儿已是大学讲师。一家祖孙三代,衣钵传承,其源头应该还是那盏永不灭的灯,让我们能够薪火相传,成为教育世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三、夕阳风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妈妈一辈子呕心沥血,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两袖清风,无怨无悔。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取得的成就,就是对她辛勤付出的最好的安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是啊!年纪大了,该退休了。妈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退休的日子里,她从不孤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生活丰富多彩,学太极拳,舞太极剑,学二胡,弹月琴,唱京剧。还参加了枞阳县老年艺术团,每年都要参加县春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过年了,妈妈会张罗各种美食,并且事无巨细的亲自操持。一家人在妈妈的带领下,欢歌笑语,其乐融融,那真的是吹拉弹唱样样有,幸福的气氛溢满家中每一个角落。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过着,妈妈实在太累了,于是离开了我们,到那遥远的地方安息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阳台上摇拽的风铃声又把我拉回现实。这风铃声是那样的幽远,又是这么的临近。我仿佛在铃声中听到了远在天堂上的妈妈,对我亲切的呼唤。哦!是了,今天是妈妈八十五周岁诞辰日。儿子仅以此篇小文作为对您的纪念,更是寄托着对您永恒的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妈妈,我爱您!您虽然已经很久不在烛光里了,但您永远在儿子的心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我喜欢听这风铃悦耳的声音,因为,是它传递了来自天堂上,您给我的信息,更因为,我在这悠扬的铃声里,拾起了您在人间的点点滴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