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集主要介绍道里区的兆麟街、透笼街、森林街上的保护建筑。在这几条街上有一类保护建筑2处,二类保护建筑3处,三类保护建筑7处。其中,除圣•索菲亚教堂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兆麟街37号即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其他保护建筑现在均已被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单。</span></p> <p class="ql-block">兆麟街过去叫水道街,直到1946年为纪念李兆麟将军才改称兆麟街。</p> <p class="ql-block">位于道里区兆麟街37号的建筑,为以古典主义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砖混结构,建于1923年,该建筑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调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15年12月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成立,地址在水道街(今道里区兆麟街37号),资本金125万港元,1930年增至300万港元。行长迟适夫,有行员22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夕,该分行关闭。</p><p class="ql-block">建国后,该建筑先后用于哈尔滨市总工会、哈尔滨市教委、哈尔滨市电子工业局、哈尔滨市文化局等机关。1988年中国银行滨江分行在此成立,成为新中国哈尔滨市第一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银行相邻的兆麟街39—53号住宅楼,曾为三菱株式会社。原为哈市二类保护建筑,现在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位于兆麟街60号的哈尔滨话剧院,<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原</span>为哈市三类保护建筑,现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局部使用菱形纹饰图案。原为</span>日本人大河源厚于1936年创办的哈尔滨会馆,主要供日本官兵、商界及日侨的各种会议使用。砖混结构,建筑师为吉田友雄。折1941年曾因天棚塌落酿成事故,重修后开业。</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由苏联红军接收,改为莫斯科电影院,隶属苏联侨民会管理。1951年移交哈尔滨市文化局,改称哈尔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1955年与哈尔滨市话剧团合并,1957年成为哈尔滨话剧院演出场所。</p> <p class="ql-block">位于透笼街95号的圣•索菲亚教堂,为仿拜占庭风格建筑。原为哈市一类保护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是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主穹顶、钟楼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索菲亚教堂以它恢宏气势屹立于哈尔滨,曾经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1911年,在木墙外砌了一层砖墙,成为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p><p class="ql-block">哈尔滨解放后,苏联政府将索菲亚教堂产权移交给哈尔滨市政府。1960年教堂关闭后,曾作为哈一百的仓库、话剧院的练功房等。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壁画、乐钟、十字架丢失。</p><p class="ql-block">1986年,教堂被哈尔滨市政府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7年6月2日,哈尔滨市政府对教堂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历时80余天,后命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艺术馆以对外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为主,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但修复后的建筑内部,教堂功能已不复存在。索菲亚教堂内部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主要展示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现在已不具有举办宗教仪式的功能,主要用于参观和音乐演出。白天可以买票(10—20元/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入内参观和欣赏钢琴或小提琴演奏,晚上举办小型音乐会,票价每人40元(没有免票待遇)。</p> <p class="ql-block">兆麟街68号,现在是我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办公地。这座建筑不是保护建筑,但由于1958年该建筑是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周总理指定安排该所首任所长黄葳负责,是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的发源地。所以,该建筑也有特殊意义。</p> <p class="ql-block">兆麟街88号(原水道街9号),李兆麟将军被害地。因原址被拆迁,在原址建立一个李兆麟将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李兆麟将军在原水道街9号遇害地的图片。这幢老建筑原与哈尔滨市政府后身就隔着一条小街,后来随着市政府大楼变成广场,该建筑也被拆迁。</p> <p class="ql-block">在麦凯乐兆麟街一侧有一部电梯,上三楼就是李兆麟将军纪念馆,展览了李兆麟将军生前的部分文物及图片。</p> <p class="ql-block">位于兆麟街121号的哈尔滨第一中学成立于1912年,由“鲁人旅哈同乡会”募捐创办,原名私立广益学校,是哈尔滨建校最早的一所学校。1947年,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市第一中学。从上世纪20年代起,一中师生就广泛参加党的革命活动,因此该校有“哈尔滨黄埔军校”之美誉。《夜幕下的哈尔滨》这部为很多人所熟知的长篇小说,就是一中毕业生陈屿以自己在校生活为素材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中师生参加革命斗争的历史片段。由于校舍具有独特的建筑风络,1986年被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三类保护建筑”。现在已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地段街上的哈一中主楼背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兆麟街123号,原中共市委二号办公楼,为哈市二类保护建筑,现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柳树街13号,是原中共市委大院正门。</p> <p class="ql-block">地段街上原市委七号楼。</p> <p class="ql-block">原市委机关1号楼,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折衷主义建筑风格。1900</span>年吉林铁路交涉总局迁入该址,当时是中式大院。后来因火灾被毁,1919年翻建成现欧式建筑。1932年伪满外交部北满特派员专署地址。1946年原中苏友好协会办公楼,李兆麟将军曾作为中苏友协会长在此办公。1955年春中共哈尔滨市委的主要领导在此办公,被称为书记楼。1998年市委政研室迁入该楼办公。2000年改为中苏友协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二号楼为哈尔滨文物馆。</p> <p class="ql-block">5号楼为哈尔滨城市历史展馆。</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老建筑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来哈尔滨时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七号楼,原市纪委办公大楼,现部分楼层改造为展馆。</p> <p class="ql-block">欧洲古董文物及油画馆走廊</p> <p class="ql-block">铜板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兆麟街最北端的兆麟公园,其南门牌号为森林街41号,北门牌号为友谊路74号,若没有建筑物的阻隔,隔着友谊路就可以眺望不远处的松花江了。</span>原为哈市三类保护建筑,现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1900年义和团爆发后,俄军派军进行了镇压。之后俄军将松花江边的元聚烧锅材料场强占,改作军医院。这座俄国红十字医院就是现儿童医院的前身,而兆麟公园所在的那部分一开始只是医院的后花园。俄军撤走后这里由中东铁路工程局接管,1906年这里成为“董事会花园”,自此哈尔滨有了第一座公园。那时的花园南边只到现在的西二道街街口,总面积虽不如现在的规模大,却也陆续修建了露天剧场、乐台、凉亭、花窖等设施。1926年中国政权接管后,这片公园被命名为“特别市公园”。1927年9月“特别市公园”以四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毗邻的商务俱乐部房院,扩大了公园面积。这样公园的南边就扩展至森林街,东边直抵地段街,规模比现在还大。此后又分三年在园内兴建了很多公共设施,如特别市公园阅报社、茶社,照像馆、电影院、奏乐台、跳舞场,甚至连熊山、鹿苑、鸟林也一应具备。一时间开渠引水、挖湖堆山、架桥造亭、栽花铺路,欧式建筑小品和中式的园林理念相融合,使这里成为一座中西合璧、开放包容的新式园林。</p> <p class="ql-block">具有百年历史的兆麟公园围墙是市三类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通透的欧式围墙由米黄色砖石柱垛与墨绿色金属栏杆组成。柱垛间距约三米,柱身修长、比例适宜,柱垛上的横向装饰线、帽檐和顶部的花苞造型都保持着当年原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兆麟公园的围墙原为哈市三类保护建筑,现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9日,时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也是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抗日英雄李兆麟,在公园南门正对着的水道街(今兆麟街)遇害。24日北满各地230余个团体和哈市10万余群众,在公园内举行了李兆麟将军遗体安葬仪式暨追悼大会。8月15日,李兆麟将军墓碑在园内落成,立碑文 “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从此,这座公园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为“兆麟公园”。</p> <p class="ql-block">俄国著名的工程师符·阿·拉苏申,在兆麟公园人工湖上设计建造了三座别致的木结构小桥:跨虹桥、云舟桥和渡涧桥。跨虹桥宛若一道彩虹高高隆起、引人瞩目;云舟桥以欧式凉棚遮蔽,幽然闲雅;平架水上的渡涧桥,藤蔓爬满花架,恬静安宁。这三座小桥造型各异却都别具魅力,即充满欧陆风情又与中式园林完美融合,成为公园中引人瞩目的风景线。兆麟公园内的这几座木桥,原为哈市三类保护建筑,现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跨虹桥</p> <p class="ql-block">挖湖的土石堆砌成了两座小山,公园东部的谓之“东山”,湖心岛上的是“西山”。山上都建有凉亭。东山上是单檐四角亭,取日出东方之意命名为“朝晖亭”,匾额上书“云蒸霞蔚”。西山上是重檐六角亭,为纪念英雄取名“将军亭”,匾额上书“冰清玉洁”。这两座亭子从前的模样与现在可是大相径庭。在三十年代的老照片中可以看见,当时的将军亭虽是重檐四角的中式形状,却是以白桦原木搭建,充满原始气息。现在这两座清代皇家园林风格的亭子是于2003年重修的,纯木架构、隼桙搭接,雕梁画栋、彩饰辉煌。</p> <p class="ql-block">兆麟公园内的朝阳亭和将军亭,原为哈市三类保护建筑,现调整为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西山的脚下有一幢俄式“木刻楞”小屋。这是典型的俄罗斯民间风格建筑,主体由圆木搭接而成,门廊、屋檐、窗棂上装饰着层层叠叠的木制雕花。这种木刻楞建筑现存不多了。但在哈尔滨城建初期却很常见,南岗的圣尼古拉教堂就是这种建筑风格的巅峰之作。这座色彩鲜艳的俄罗斯木屋大概建于1903年,比董事会花园的时间还早。而它又正巧坐落在浓墨重彩的将军亭下,华洋相对、呼应成趣。</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木屋旁是建于1928年的原特别市公园阅报社。墙体厚重凝练,装饰简洁。北向大门的上方是从右向左排列的黑色繁体字题头,很具有民国风。这阅报社原是为“开通民智,改习良俗”所建,当年每日上午十一点到晚九点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展览馆位于公园的东南部。它样式别致,平面呈十二边形,立面层次丰富。仿中式的十二角攒尖屋顶、下层对应六条屋脊呈放射状延展,辅以天窗采光。最下面一层和正门上方的屋顶用了绿色琉璃瓦,门口中式石材栏杆围合。整栋建筑是中式建筑的皮、西式建筑的核,充分体现了华洋融汇、中学西用的精神,十分有趣。展览馆原为哈市三类保护建筑,现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兆麟公园摄影部原为哈市三类建筑,现调整为不可移动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兆麟公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享誉中外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是在这里开始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63年,在哈尔滨市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举行,由此带动了哈尔滨冰雪艺术的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截止2021年已在兆麟公园成功地举办了四十七届冰灯游园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兆麟公园是兆麟街上最后一处老建筑群。<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到此为止,关于介绍哈尔滨保护建筑的第二集美篇就结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部美篇中许多关于老建筑的介绍及部分老照片摘抄或下载于互联网,在此对有关资料和图片的原作者表示感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