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好的坦克是配备最好机组人员的坦克,换言之最好的学校是拥有名家大师的学校。为了让唐山一中教师都能成为名家大师,唐山一中组织开展了“同听一节课”活动。高二年级部赵雅君主任迅速布置任务,各组积极响应。高二化学组在组长毕开金老师的带领下,积极筹备组织本次听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集体备课时间,确定好由叶文博和张敏两位年轻教师授课。两位老师接到任务后积极备课,穆华老师与叶文博老师一起磨课,共同探讨教学思路,研究学生活动,力求打造出一个高品质课堂。</p> <p class="ql-block">宋焕民老师与张敏老师一同磨课,研究每个细节,确定教学设计,设计师生互动环节,如何突破重难点,力求打造一个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9日下午第三节课,叶文博老师在高二(4)班讲授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这节课。本节课以四碳连接方式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串联起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和有机物中的共面共线问题三个教学重难点。以直观的球棍模型,探讨成键特点,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成功突破教学重点。再次利用球棍模型,直观形象的突破共面共线教学难点。</p><p class="ql-block"><br></p> 利用平板小组互评,生生互动。 学生自己动手,搭建模型,体会成键特点。 师生互动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9日下午第四节课,张敏老师在高二(6)班讲授了《有机化合物中的同分异构现象》这节课。这节课是有机教学中的难点。张敏老师通过定义的辨析,规律的探讨,形成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主线。将概念、方法、技能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成功突破教学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 学生通过球棍模型体会同分异构体书写技巧之一减碳法。</p> 高二化学组全体老师深入课堂,同听一节课。 <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5日下午第三节集体备课时间,全组老师又坐在一起共同研讨这两节课。叶文博老师由于班型是pad班,所以呈现了一节现代化课堂,将PAD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利用PAD的及时性,实时呈现同学们搭建的球棍模型,清楚直观,宏微结合,建立起学生有机化学的立体观。利用PAD的互评机制,有效的推行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现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敏老师的课堂则是一堂经典的课堂,体现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逻辑清楚,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学生的分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span></p> <p class="ql-block">共磨,同听,共研一节课。全体高二化学人积极打造教研共同体,我们将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不断开展组内教研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