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君山冬月天 -茶场那些美丽的雪

君山茶友

<h3> 今冬特别冷,突然就想起茶山的雪。<br>  茶山的冰雪往事,像一幅幅褪了色的照片,好多画面已经淡得有些遥远了,但是那些关于冬天,关于寒冷的记忆,却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在我眼前…… <br><br></h3> <h3>  深秋还未来得及卸下它绚丽色彩,我便开始期盼着一场大雪的到来,能打一个长长的雪班,好生睡些懒瞌睡,倦在床上看点书,和朋友下几盘棋,或者和大家一起烤火,冲些天壳子,再或者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总之,冬天成了我们最美的时光,雪班就是我们一年四季最盼望的日子,那些有雪凌的幸福至今难以忘怀。</h3> <h3>  每当秋红落尽,小阳春一完,冬的脚步就踩着窸窸窣窣的落叶,带着侵骨的寒风悄然无声的来了。漫天飞舞的雪花,飘飘洒洒,与银色的霜凌一起,轻轻地凝于凋零的枝头,慢慢堆积着如水墨一样淡淡的清愁。</h3> <h3>  茶山的严冬,就在这觉与不觉之间,在最后飘落的那几片红叶里说来就来了。唐诗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的意境,始终没有感觉,是不是茶山的雪,一来就是漫山遍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偕白,“千树万树梨花开”岂能比似……</h3> <h3>  说来就来的鹅毛大雪</h3> <h3>2008.1.23. 茶场120队茶园边上</h3> <h3>2008.1.23. 茶场120队</h3> <h3>2020.12.21. 茶场120队 摄影 周 眀</h3> <h3>2020.12.21. 茶场120队 摄影 周 眀</h3> <h3>2008.1.23. 茶场120队 周 元</h3> <h3>2020.12.21. 茶场120队 摄影 周 眀</h3> <h3>2008.1.23. 茶场120队 周 眀</h3> <h3>2008.1.23. 茶场120队茶园边上的雪凌</h3> <h3>2008.1.23. 茶场120队茶园边上的牛奶子</h3> <h3>2008.1.23. 茶场120队至121队某段公路</h3> <h3>  这时,老天爷张开一身素衣,放出白色的羽翼,怀着一颗憐悯的禅心,让天下苍生冬眠休整。于是寒风拂去了青山的苍翠,飞雪掩埋了世间的红尘。当秋把漫山红叶交给冬的时候,皑皑白雪便成就了茶山冬日的美景。今天,我要研墨执笔,铺开素笺,将感慨写入诗句,把打雪班的幸福留存在记忆!</h3> <h3>2008.1.23. 茶场121下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1下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1上队小公路 摄影 李光荣</h3> <h3>  大雪下来之前,先是绵薄细雨,下着下着冷冻渐深,雨就成了冻雨,着雨的地方全然成冰,光滑而圆润,树木、草叶、山岩无不尽披银铠白甲,如遇光亮照射还熠熠生辉。如果此时正在路上行走,飘洒的冻雨会把你呼出的热气,附着在你的头发、眉毛、胡须上,融成银白色的雪绒花。冻雨飘上衣服帽子,很快就冻成冰铠,硬梆梆的,敲击发出咯咯的声响,回家脱衣服时要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避免折叠,以免衣服因折叠而破损。</h3> <h3>2008.1.23. 茶场121上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1上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1上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  冰雪一但榨起,就没有了劳作的忙碌和苦累,只有漫天的冰雪在眼前蔓延开来,厚厚的雪层,将这里的一切都变得简单纯净,整个世界一派祥和安宁。上世纪六十年代,茶山的雪期很长,可以从12月起断断续续到第二年三月。当白雪真正积滿茶山的时候,我们的节日就来到了。风飘雪舞,漫天皆白,银白的世界只有银白的雪,茫茫旷野,唯有静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的雪,正是茶山大雪天的切实写照。寒意弥漫,朔风凛冽 ,雪地除了你自己,哪来人迹。</h3> <h3>2008.1.23. 茶场122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2队茶园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2队茶园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2队 文 娅老公 何志斌</h3> <h3>2008.1.23. 茶场122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5. 茶场122队公路上 贺学勤 贺 秀 喻家伟 赵 雯</h3> <h3> 在大雪天,在风雪夜,从120到132却能看得见这几个人的身影,他(她)们就是茶场医务室的医生。他(她)们为茶山人的三病四痛在出诊,为茶场第二代的到来去出手捡人。雁过无痕,叶落无声,大家可还记得当年情景?他(她)们经常在严酷天气出发,在风雪里,急走冰雪路,奔忙夜已深,急行呼吸促,须眉冰花生!就为着去撫平创伤,挽救生命;就为着去助产接人,呵护新生!茶山医生济世救人,温暖我们苦难的心!我们虽已老朽,孩子们已成婆成爷,但我要借此机会,向曾经为茶场服过务的每一位医生,致以真诚的感恩,感恩每一位医生在茶山多年的守护!为我们的健康付出的艰险劳苦、医者仁心!感恩你们的存在,感恩我们的相识! 感恩今天还有机会,向你们每一位医生感恩。</h3> <h3>2018.2.6. 茶场123队公路 龙背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3队 远眺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3队 雪中野山楂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3队 远眺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8队欧家弯倒伏的竹子</h3> <h3>  冬日的茶山是一个童话的王国,遍地积雪,阒寂无人, 正好满足大人娃娃们一切关于北国风光、林海雪原的梦想,那些在雾气中浮动的仙山,那些一挂又一挂,梦一般美丽的水晶冰瀑,都是童话中的浪漫。茶叶张张变冰甲,茶树路路成雪龙,草叶倒伏,树木压弯,竹子榨来横在路中间……</h3> <h3>2008.1.23. 茶场124队 冰瀑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4队 雪中野山楂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4队 冰瀑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4队公路上下的房子 摄影 李光荣</h3> <h3>  124由于地势最高,它的雪也最大最美,灰白的天,殷白的雪,一派雪域风光。<br> 吃过早饭,先是政治学习,大家就围坐在柴火堆旁,在温暖融融的火光里很是惬意,但柴烟子却秋得人眼泪汪汪。每天学习相同的社教文件,每个人都要端正态度,都要自觉发言,说出你如何如何热爱茶山。<br> 那时毕竟年少,经常用穷欢乐来冲淡苦难!一有空就扛着自造雪橇,到公路上滑雪。所谓自造雪橇,其实应该称之为滑橇,就是两片一米左右长的瓦阁子平行伦起,横着再平放几片短板子,钉上长钉子,前端用弯刀砍来撬起,最后再弄两根竹子撑杆,全套滑橇就成了。知青再苦也有欢乐时刻,尽管雪风刮脸割耳,这时的我们忘乎所以,对前途,对未来的忧愁,都消逝在茶山冬天的童话里……</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自己手绘了一架滑橇,给大家示个意哈,比例看来大了点。</h3> <h3>2008.1.23. 茶场124队公路上的房子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4队 傅光德 刘崇英夫妇</h3> <h3>  吃过午饭,就上公路去体验滑雪的乐趣。雪已经被汽车碾出两条深沟,这车辙沟底,板实而光滑,把滑橇放进沟去,人坐上滑橇,使劲一撑竹竿,滑橇便飞快滑行。如遇路面较陡,撑竿劲又使得很大,立马电掣风驰,风在耳边嗖嗖而过,雪在脚边嚓嚓飞溅,路景变换,山峰旋转,呼吸急促,惊心动魄,所见一切都被甩到身后。速度的的剌激让人兴奋不已,滑到平路,又斗志昂扬地把雪橇扛上高处,然后又是呼啸而下,如此往復。即使一个二个鼻子冻红,耳如刀割,双手冷木,大家仍然乐此不疲……</h3> <h3>2018.1.23. 茶场124队 蚂蝗山 摄影 李光荣</h3> <h3>  2008.1.23.茶场124队桃儿树弯弯 野山茶花 雪依然下,风仍然吹。在桃儿树弯弯顶上去滑雪,突然就看见在冰盖下,盛开着几朵高山野茶花。举目望去,那漫山遍野的冰雪里,猩红点点,令人惊艳,在雪凌强压下,野山茶傲然开放,暗香悠悠,清新惬意!野山茶花盛开的此情此景,便成为了茶山冬日里一道耀眼的风景。我喜欢着这雪中奇葩,便小心翼翼折了一支,拿回家装进空酒瓶,把这一抹冬日暖色,稳稳妥妥地放在窗台。清冷的家,顿时一片晴朗,我的内心已经走进春天的鸟语花香。此时此刻,深深感到,酷寒茶山,仍有美好!</h3> <h3>2011.2.5. 茶场124队茶园 蚂蝗山 摄影 李光荣</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冰岩</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董 川 樊 帆</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樊建民 李屏英</h3> <h3>  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陈永华</h3> <h3>  严冬凌断了涧杆的流水,当水池蓄水磬尽时,这岩壁上悬挂的凌冰便是我们的飲用水了。那二年冰天雪地取冰化水,是艰辛苦事,今天再来领略当年味道己满是喜悦,陈永华为了照一张当年取冰样子的像,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一大节冰棒举了起来。取好冰,滑橇就派上用场,用它拉冰回家是最好的运载工具。如果你不曾亲身感受,在124这风雪垭口敲冰,就体会不到拉着冰块回家的那种酷冷之中的喜悦。</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樊 帆 李明娟 </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蒋光忠 </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李光勇 </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夷朝惠 李光荣 </h3> <h3>2011.2.5. 茶场124队公路垭口 陈永华</h3> <h3>2008.1.23. 茶场124队公路 罗 文 聂荣凤 在水井弯家门旁</h3> <h3>2008.1.23. 茶场124队 野山茶花</h3> <h3>  要是一早起来,你会看到袅袅炊烟在食堂的烟囱里升起;淡淡的兰烟慢悠悠的在纯洁的世界飘浮远去,看着看着心里便生出无边遐想,一时间很是自我淘醉。因厨房动了烟火,屋檐挂起的冰棍缓缓滑落着晶亮的水滴,滑到尾端就被冻成悬胆状的冰晶,若有太阳照射,随着你的移动,冰晶不断散射着五光十色,美丽、耀眼、自有一种炫目的光彩。冰檐悬挂滴珍珠,谁能画它成水墨,敲冰化水煮成茶,浮云不断吹作雪。</h3> <h3>2018.2.6. 茶场125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3. 茶场125队 刘大全 </h3> <h3>2018.2.6. 茶场125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18.2.6. 茶场125队 蚂蝗山 摄影 李光荣</h3> <h3>  积雪的日子白天很短,夜晚很长。在休息充足的雪班里,博览杂书,报子,书中寻幽 ,成了我的节日,真正提高点文化,就是在这雪班的日子里。长此以往,自然喜欢上每年积雪的冷冬。 在半透明的冬夜里,茶山是死一样的寂静,身处其中,不免有些感伤。寂静仿佛吞噬了山野,淹没了过去和未来,感觉一遍空虚,心情也特别沉重。看书之余,想到今后,想到许多,亱色掩映,思绪绵绵,苦寒旷野,愁思难剪, 寂静忧伤,涌进心间……</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茶园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冰冻水池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制茶厂背后的茶园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李明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茶园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曾绕亮医生 </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茶园 李明娟 李广武 摄影 李光荣</h3> <h3>  曾经在静谧冬夜,聆听落雪的声音,静静地遐想,编织冬天的童话,感受雪的惊喜和寒凉。茶山的雪真是有声音的,如果想听雪,要在茶山的雪夜。听雪,听她的纯净,听她的曼妙空灵。听雪,听她的静谧 听她的有声无声。夜的茶园和山野,因雪而明亮,天地一色,看得见回风雪舞,轻盈飘飞,忽散忽聚,悠悠扬扬。如果再仔细倾听,此时落地的雪,正发出那种细微的嚓嚓声,茶山夜间的雪,原来真有声音!远山偶尔传来啪啦啦的巨响,这是树木被积雪压断的短暂喧哗,稍后山林便归于寂静。每年12月开始的雪,是一种程序,更是一种信仰,抑或是一种亲情。空山无语,唯有雪簌簌下着,它穿透时空,直达心灵……</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茶场场部 127队 陈百震 余贵荣 </h3> <h3>2008.1.24. 茶场场部 球场坝 李光荣 陈百震 李德富 余贵平</h3> <h3>2008.1.24. 茶场场部 球场坝</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冰冻莲花白</h3> <h3>2018.2.6. 茶场127队大拐子 看太和顶 129</h3> <h3>  下雪数日必有晴天,太阳出来,光照茶山,雪雾蒙蒙,四野茫茫,雪化吸热,寒意弥漫,此时的阳光,其实并不温暖,下雪不冷化雪寒,这种寒,寒进心间。屋檐滴水,嚓嚓的冰裂声响成一遍。对着白灰的世界,静寂无人的深山老林,积雪、轻雾、寒风、淡云、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因为这雪晴,层层叠叠的远山泛兰,一幅淡雅的茶山水墨,展开了美丽的画卷。</h3> <h3>2008.1.24. 茶场127队 五家巷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茶场场部 供销社旁 王书英</h3> <h3>2008.1.24. 茶场制茶厂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茶场铁工房门口 李明娟 夷朝惠 梁隆碧 </h3> <h3>2008.1.24. 茶场铁工房门口 唐跃英 </h3> <h3>2008.1.24. 茶场铁工房门口 杨华金</h3> <h3>2008.1.24. 茶场铁工房门口 压路滚 梁隆碧</h3> <h3>2008.1.24. 茶场铁工房 213线的压路滚</h3> <h3>2018.2.6.场部 127队 五家巷 保护区 老君山 太和顶 摄影 李光荣</h3> <h3>2008.1.24. 127队 寻食的闹山麻</h3> <h3>2008.1.24. 老制茶厂 保管室</h3> <h3>2008.1.24. 茶场老革命 宋天荣</h3> <h3>2008.1.24. 茶场居士 陈克秀</h3> <h3>2018.2.6. 茶场 欧家弯</h3> <h3>  天一晴,我们就像林中出来寻食的闹山麻雀,开始满山遍野搜寻野菜。冰冻的萝卜白菜早就吃得生厌,因此,在茶园小路上,在去年种过包谷的土头,在通往矮山的路边沟底,只要看见雪凌中突起一蓬青葱绿叶,定然是野油菜无疑,立即就咵嚓咵嚓踩着尺把深的积雪,前去搬掉刚刚才冒出的苔子,摘去嫩冬冬的叶子,留下柁柁,开春没菜吃又好去摘打起花骨朵的苔子。茶山野油菜,并非人为种植,千年的菜子,万年的稗子,不知哪年辰的前人,或者雀鸟留在这荒山野岭,只要头年开过荒动过土,翻出了种子,立秋后自然而然长出来的,所以才长得东一窝西一窝的。虽然要跑很宽的地方,但半天也能整满一背篼。背回家拆洗干净后,锅烧得红,油搁得少,倒下野油菜,盐撒合适,一袭火猛炒,片刻工夫,一盘青汪汪绿瑩瑩的野油菜就好了。色泽打眼,清香四溢,特别的苦涩滋味,更是茶山严冬独一无二的清绝。</h3> <h3>2008.1.24.茶场128 </h3> <h3>2008.1.24.茶场128队 张朝天 李巨华 </h3> <h3>2008.1.24.茶场128队 茶园</h3> <h3>2008.1.24.茶场128队 路边 冰雪雾松</h3> <h3>2011.2.5. 茶场129的雪 </h3> <h3>2011.2.5. 茶场129的雪 蒋光忠</h3> <h3>2011.2.5. 茶场129的雪</h3> <h3>2011.2.5. 茶场129雪中 樊 帆 董 川</h3> <h3>2011.2.5. 茶场129岩边 野山楂</h3> <h3>2011.2.5. 茶场129的雪 从左至右:夷朝惠 李光荣 樊建民 李光勇 李屏英 董 川 陈永华 樊 帆 李明娟</h3> <h3>2011.2.5. 茶场129的雪 陈永华 李广武</h3> <h3>2011.1.16. 茶场129的雪 李 悦</h3> <h3>2011.2.5. 茶场129的雪 李明娟 李光荣 夷朝惠</h3> <h3>2019.1.27.老君山的雪 太和顶上的路</h3> <h3> 那些年的冬天,好像很艰难,却又惬意悠然。<br> 那些年的冬天,好像很冷酷,却又心头温暖。<br> 那些年的冬天,好像很苦涩,却又幸福美满。<br>  那些年的冬天,好像很忧愁,却又快乐无边。</h3> <h3>2008.1.23. 茶场132</h3> <h3>2008.1.24. 茶场132 胡朝明</h3> <h3>2008.1.24. 茶场132</h3> <h3>  时光过于匆匆,转瞬就是2021年,还有两年就是成都知青来茶场60週年,散不去的茶山冬寒,抛不开的夏天思念,茶山的故事都深深融进了黄昏的梦中,心头那些不舍的荼蘼往事,就这样再次浓缩于笔端,融化进字里行间。</h3> <h3>  回味茶山,一想太多,旧事轮回,心海起潮,东鳞西爪,怡人浅笑。所以就此打住!<br> 狗日的2020年,终于走了,不道再见!苦难的茶场人,又渡过一劫!光阴荏苒,又过一年,年华静好,潇洒活着,只记花香,不问流年!<br> 祝:茶山有缘人,牛年快乐!<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