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时分是幸福——石庵中小学同学讲述真情故事

《哺敏散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梦圆时分是幸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石庵中小学同学讲述真情故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文图//许沪</b></p> <p class="ql-block">  岁末,冬日的阳光暖暖的,闲来无事的我,翻阅微信,一个石庵中小学同学微信群,让人关注。建群的是一个网名叫月儿嫂月嫂的张达惠。我曾在石庵有过教书的经历,张达惠还是我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听老辈人说,石庵,又称石家庵,是原新都县河屯公社石庵小学所在地。有人讲,石庵属于当地大户石家的家庙。又有人说,石庵是一座女庵,也许是周围石姓人多,故叫石家庵。方圆几公里内,石庵很有名气,高大的建筑,清一色的瓦屋。大殿、偏殿气势宏伟。作为办学,环境还算不错。</p> <p class="ql-block">  石庵小学属于公社的中心校,招收三、四、八、十等四个大队中高段小学生。1976年,是河屯教育资源馈乏时期,小学毕业生源多,初中新生满员,公社决定石庵和红旗两所小学,分别创办两个和一个戴帽初中班,师资由原校和所辖大队小学调剂。当年三所学校毕业的小学生,直接升入戴帽中学班。我之前任八大队和四大队初小老师,也许我是高中毕业,有些教学基础的原故,我和另外三位老教师,被确任为石庵小学戴帽初中老师。我担任了两个班的英语和一个小学毕业班的数学,并兼任红旗小学戴帽班的英语。</p> <p class="ql-block">  1976年冬季征兵开始了,体检政审合格的我成了一名雪域军人。12月23曰,我上完了最后一节课,学校师生特意为我召开了欢送会。当我与学生们告别时,师生间的依恋之情,让我的心仿佛特别失落。与这批学生相别后,几十年来,我们师生间,再也沒有见面的机缘。</p> <p class="ql-block">&nbsp; 这批学生可谓是生不逢时,贪乏的教学资源,剥夺了他们应该享有的高水平教育,使他们少学到不少的知识。他们后来的学业如何?我不得而知,只听说他们中学毕业后,很少有同学升入高中,大多数同学回到了农村,过早失去了少儿时的天真与童趣,开启了他们人生的艰辛岁月。伴随岁月的流逝和年岁的增长,同学们成家的成家,外出学徒的学徒,从此同学间天各一方,渺无音讯。</p> <p class="ql-block">  我和张达惠的老家,属于河屯公社八大队,和其它几个大队,都距石庵小学两里来路,是新都最边远、最贫穷的地方,与彭州、广汉、青白江相邻,有一足踏三县之说。老家那片贫瘠的土地,常逾水灾,许多土地成了涝地,庄稼收成低。方圆的庄稼人,常常过着有上饨没下饨的生活。那时的许多人,都想走出那片贫穷的地方,去寻找属于象城里人一样,富裕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张达惠的妈,我们叫她张三娘,精明干练,带了五个女儿。张达惠是老大,虽说我们是同生产队,也有四十多年沒有见过面了。记忆里,她是个懂事的乖乖女,面典爱羞,男生收她的作业本,都会脸红。作为家里的长女,明事明礼要早一些,正是基于这一缘故,她随张三娘练就了一身操持家务的过硬本领。成家军屯后,她凭着真诚与热帎,敢于与贫穷的命运抗争,主动迎接新事物的挑战,精心的培育和打造自己幸福的小家。多年前,张达惠果敢入城,干起了月嫂。她从零开始,不时的入母子中心,启迪护理常识,到哪一家,便及时融入顾主之家,以优良的品性和声誉,深受顾主的喜爱和赞誉。正是张达惠有一颗良善心,她在顾主家一干就是好多年,带了老大,带老二,令顾主时常都不愿与她分离,那怕远出休闲旅游,也要让她同行。</p> <p class="ql-block">  有类似经历的,何止张达惠一个,在石庵中小学同学中,还有许多、许多。他们和她们都善于与命运抗争,与贫困挑战,或外出务工,或从事个体营销、或从事建筑装修、或从业时尚现代农业,用无声的行动站在了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的前沿,创造出了让人钦佩的人生价值。有一个网名叫芳草的同学说,她家用承包地钟青菜,原来是整莴砍,一次性收获。现在开发出新品种,是过撇,持续几个月,连续收益,还高几倍。还有一位网名叫黎明的同学,家里流转了几百亩士地,他既经营药材种植,又从事菌类培育,创造出了高效益和高附加值。</p> <p class="ql-block">  路在石庵中小学同学们的脚下延伸着、延伸着,他们和她们用务实的绩效,展示了他们和她们精明的才智,昂首阔步地走出了那片贫脊的土地,正步入时尚、快乐、幸福人生之旅。小日子好过了,有如梦圆就是幸福一样。张达惠和石庵中小学几个铁干同学,不甘于止,她们想和石庵中小学更多的同学们,一道圆梦,更好地享受生活,让未来的夕阳人生更有价值和魅力,于是便时尚地建起了微信群。她们认为,中小学这种提法,说得上是戴帽中学的专利。同学间相别几十年,建群就是想让同学间有联系,有交流,有聚会,有支持,有互助。时下同学们大都接近六十岁了,许多同学儿孙满堂,她们期望所有同学,身体都健康,生活都快乐幸福。</p> <p class="ql-block">  对于建群来说,有微信客认为,建群容易,引人进群、管理好群不易。这话一点不假,石庵中小学群的铁杆成员深有体会。刚开始,同学间沒有联系,更沒有电话和微信,形同未路。所幸的是她们有几位知心同学,一建起群,首先成为了群里的铁杆成员。引同学入群的艰辛与难度,的确让她们伤神。她们常常遇到,今天把同学引入群,第二天,同学沒声沒响就退了群。她们沒有恢心泄气,坚持用耐心、激情与真诚感动同学。她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寻找到同学,让更多的同学入群。</p> <p class="ql-block">  对她们来说,沒有面容的记忆,不要紧,只要有名姓,她们想方设法也要联系上。一时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熟识朋友与朋友之间,姑表亲眷之间,都成为了她们寻求同学信息线索的桥梁和纽带。那段时间,几位铁杆成员在群里的主要话唠,就是找同学,深度寻找同学线索,委托信任朋友联络感情。她们的热情,不得不说最让人感动。有一天,她们居然打听到我的微信,还让人把我引入了群,而我却不知情</p> <p class="ql-block"> 这批同学在群里,多用语音,听她们的交流,可以说得上是质朴可爱。难得的是,靠着真诚与热情,她们的付出,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入群同学越来越多,几天时间,由十来人,增加到五十多人。她们一鼓作气,公布出元日2日在军屯镇欧莱森林语举行首次同学会的接龙通知。不到一周,同学们纷份报名,表示乐意参加。</p> <p class="ql-block"> 一边吸引同学入群,一面筹备聚会,铁杆群成员可谓是激情飞扬。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她们还记得我教过她们三个月的英语,还邀请我参加她们的同学会。同学们纷纷赞同,有同学还说,我的年龄大了,天气凉,要提前安排好地方,把空调开好。听到她们周祥的商量,原本有事的我,也不得不回应,挤时间也会去参加她们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  元月2日,天阴阴的,略有些薄雾。欧莱森林语生态园内,洋溢着喜庆,石庵中小学同学聚会如期举行。上午十点来钟,当我步入欧莱森林花语时,但见不少似曾相识的男男女女,向一个方向汇聚。有些年轮的她们和他们,汇聚时,相互盯着,似曾相识又不识,还有些冷莫。彼此互问后,方露出惊呀:是你嗦,时常想到你,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相别已四十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石庵中小学同学,多数居住在农村。这次聚会,可以说同学间都有些激情,他们和她们都不介意远近,心中想到的是接续那段难以忘怀的同学缘。一位网名叫小英子的同学,经营着茶园。她说茶园离不开人,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生意正好。脱不开身的她几番犹豫,后来硬是让难得休闲的家人,放异节日休闲,接管茶园,也参加了同学聚会。有许多同志辞退了急迫的应筹也赶去了聚会。还有一位同学,从拉萨特意飞回新都,参加同学聚会。这正应衬了有人评介同学时说的一段话:同学是没有血缘的亲人,是没有矛盾的爱人,是没有界线的知己,是心底的牵挂和温暖,是世间最最亲的人,是生活中最最信任的人,是生命中陪伴最贴心的人。无论身在咫尺,无论身在天涯,无论位高权重,无论一介布衣,一通电话千里之外疾风而来。提及同学满脸温馨,说起同学满心欢喜,想起同学满眼幸福。同学是心中最美丽的风景,是寒冬最暖的护心炉,是不离不弃挡风雨的应急伞,是随时可以聊天说地的人,是烦恼时解闷掏心窝的人,是见面相拥无语嗨翻生活的人。这就是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石庵中小学同学这次聚会,是成功的,来自西藏、成都、彭州、金牛、新都等地48位同学参加了聚会。不仅接续了几十年的同学缘,而且唤醒了他们和她们心中那颗纯真而年轻的童心。继续组织类似同学聚会的呼声,有如星光灿烂后,晴朗的天空飞出来的清馨的风。同学们必将沐浴阳光,让童心更灿烂,让人生更出彩,让生活更甜密,健康幸福永远相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