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乐都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妇联的倾力支持下,区妇联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以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改善民生为主线,结合全区实际,急妇女所急,想妇女所想,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 ,积极争取资源,助力妇女脱贫。 </p> <p class="ql-block"> 五年来, 乐都区妇联通过区扶贫局争取到国际农发基金非农生计和能力建设项目,将涉及全区19个乡镇的妇女分批次进行培训,向青绣培训、农家乐培训、创业培训和残疾人培训集中发力,共投入培训资金89.39万元。同时,为我区“两癌”患病农村妇女和因“两癌”患病妇女返贫的家庭143户,争取到全国妇联和青海省财政厅救助资金143万元。</p> <p class="ql-block">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培训,为农村妇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一技之长,提高了技能,增加了家庭收入,增强了妇女的自信心,激励了农村妇女和毕业大学生在内的农村青年的创业能力,为当地务工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家住乐都区曲昙镇磨台村开办凤凰山庄的农村妇女赵洪兰说:“我们这儿属于南山地区,距离城区较远,我家共有五口人,拥有耕地不足两亩,无处务工。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上学需要钱,为生计发愁时,心急如焚的我,看到别人家在镇上开饭馆,我也租房开起了饭馆。 由于,开饭馆的都是农村人,没有经历过正规的烹饪技术培训,各个饭馆炒菜做饭都是千篇一律,一个做法,一个口味,就像你买卤肉,我也买卤肉,你炒土豆丝,我也炒土豆丝。炒菜调料品仅仅是花椒、姜粉、青盐、辣椒、酱油等。”</p> <p class="ql-block"> “2016年,乐都区妇联邀请湟中八瓣莲花培训学校老师,在曲昙镇举办农家乐培训时,我积极参加了烹饪培训班,老师自带锅碗瓢盆、煤气灶、炒锅、食材和调料品进行现场授课。作为农村妇女的我们,第一次看到炒菜有这么多的调料品,好多都叫不上名字。授课老师从食材选择、洗菜切菜、刀工技术、火力大小、油温控制及调料品使用的先后顺序上入手,手把手的给我们教,还让学员亲自掌勺,边制做,边品尝,找差距,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从而做出了一样的食材,不一样美味。”赵洪兰说。</p> <p class="ql-block"> “ 经过正规的烹饪培训,我学会了很多菜品的正确制作和调味品的使用,在自家餐厅大力推广。从选材取材,食材搭配,严格操作规程,以农家口味为主,改善了菜品结构,提升了菜品味道。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赢得了顾客的青睐。根据节假日和宴席客流量的需要,从村里雇佣妇女来做帮手。能容纳150人同时就餐的店面生意节节攀升,迎来了上下临村的村民们在红白喜事时,到我店里举办宴席活动。” 赵洪兰说。</p> <p class="ql-block"> 乐都区峰堆乡李庄村妇联主席周彦说: “属于山区沟岔村庄的我们,耕地有限,劳力过剩,每年开春种完庄稼,想出去打点工,又距离城区较远。家庭开支需要钱,老人需要照顾,妇女们想出去挣点钱很受制约。“青绣”是我们农村妇女手到擒拿的活,虽说绣的不太好,但是每个人都能绣两下,绣些简单的十字绣、鞋垫、香包、车里挂件、小首饰等等,上不了档次,只能送亲朋好友和自己欣赏罢了。”</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乐都区妇联通过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培训,邀请湟中妇女培训基地的“青绣”老师到峰堆乡开展了多次培训班。同时,组织合作社的绣娘们分批次到西宁、湟中、湟源、互助等地开阔眼界,参观新产品,学习新技术。刺绣作品也从过去单一的鞋垫、香包、小挂件等,逐步推广到今天的平绣、串珠、花瓶、衣裙鞋帽、被褥帐枕、家具饰件、佩饰品、山水、花鸟、人物、具有主题含义的吉祥纹样等。</p> <p class="ql-block"> 由2015年的8个绣娘,经过连年的推广宣传,妇女们对刺绣行业的看好和可观的家庭经济收入,刺绣队伍不断壮大,逐步走向正规的乐都区峰堆乡李庄村的绣娘们,于2018年6月14日成立了青海锦峰刺绣专业合作社,现有绣娘107人,均来自于全乡十一个村的妇联主席、精准扶贫户、困难户、残疾户、一般户等。专业合作社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管理运营模式,由经纪人周彦与省刺绣协会签订了订单协议,周彦给绣娘们提供原材料,将所需产品分配给绣娘们带回家制作,制作完成验货后,周彦付给绣娘们工资。再将刺绣作品送到省刺绣协会通过展览活动和电商平台代理销售。这样一来,每个绣娘每月也能收入二、三百元钱,真是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做起了指尖经济。</p> <p class="ql-block"> 妇女青绣培训、农家乐培训、能力提升培训和“两癌”患病妇女的救助是乐都区妇联工作的一个缩影。与其同时,每年“三八”节期间在全区内倡导举办“好婆婆,好媳妇 ” “最美家庭” 的评选活动,激励广大民众学习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每逢母亲节期间,在全区内营造“尊重老人,爱护母亲,感恩母亲”活动。在中秋节之际,举办“迎中秋,赏月饼,圆梦想”传统月饼制作展示大赛,创建和谐美丽新农村。发挥妇联职能,构建和谐平安社会。加大维权力度,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p> <p class="ql-block"> 五年来,区妇联为全区妇女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一份力量,在推动全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直在路上的妇联人,会一如既往地加大对妇女的扶持力度,巩固脱贫成果,出谋划策,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当好妇女的娘家人,做好妇女的勤务兵,更好地为乐都农村妇女服务,力争为乐都妇女儿童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袁有辉,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乐都区作家协会会员,系海东市乐都区妇联职工,从事妇联工作二十余年,热爱文学,喜欢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文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藏族网通、中国公益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凤凰网、云南网、华夏经纬网、青海省人民政府网、青海新闻网、《西双版纳报》《青海日报》《海东时报》和文学刊物《湟水河》《平安》《柳湾》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