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2020 逐梦2021

飞越高山

2020 ,因为疫情,很难说爱你。但也正是因为抗疫,更加丰富了我感动的内涵。明白了什么是逆行,什么是脊梁,什么是平凡铸就伟大。<br>  2020,已经远去。迎着2021的朝晖,心怀感恩之心,用一双感动的眼睛,继续发现生活的美好,朝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前行。<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b>2020,我感动于新疆同行们的拼搏奉献精神。</b><br> 在黎书记的用心经营下,巩留教育率先在伊犁河谷推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集团+学区”的管理,“小学向乡镇+初中向县城”的双集中办学,既减缓了师资紧缺的压力,又把优质资源作用的发挥最大化。我县教育正处于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快速发展的关键节点。<br> 2020,防疫之下,停课不停学。巩留教育依然在稳步向前。新疆的同行们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面对少数贫困家庭没有智能手机,书记校长带领教师们捐助解决。面对不少老教师不会线上教学,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利用希沃白板制作知识胶囊,用QQ直播、钉钉直播等短视屏进行先期培训。<br>防疫之下,巩留教育人用几近完美的疫情防控诠释了教师的使命担当。在《教育援疆 蝶湖论道》的书记校长论坛上,三乡的孙峰书记用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把论道推向了高潮,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赢得了阵阵掌声。他是这样说的:放下课本,戴好手套,拿着喷壶,提着水桶,老师们开始了每日室内外消杀及清洁擦拭工作;放下课本,戴上一次性帽子和手套,拿起勺子,他们又承担起另外的任务——为学生打午饭;放下课本,身穿黄马甲、臂带红袖章、头戴红帽子、肩上扛彩旗。每一个清晨与黄昏,老师们成为学生上学来与放学后路上最靓丽的风景线。炎热夏季,老师们的衣服被汗水打湿;寒冷深秋,老师们冒着寒风前行。虽然劳累,但步伐因为家长及学生的支持而坚定! <br> 的确,走在大街上,任何人只要提起教师,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老师,辛苦的。老师,真是伟大的!<br>抗疫面前,巩留教育人用自己的使命担当与无私奉献诠释着什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br> 假期临近,工作如此紧张,黎书记和叶书记还专程来看望慰问,还在为援疆老师的来回车程操心。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怎能不令人感动!<br> 在这个集体中,我还需要更加努力!<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h1><h3> <b> 2020,我感动于城南中学干群身上洋溢的明媚阳光。</b></h3><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因为我们的团队在城南中学,所以,对城南中学的关注自然更多一下。刚到城南时,最初的印记是教师整体年轻而充满朝气,校长班子谦逊而有礼貌,特别是几位少数民族的干部更是热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贵宾级的待遇,特有的饮食文化,让我们感慨万千。少有的几个周末,学校领导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带我们去感受新疆的大美。这份尊重,怎能不激发你的工作热情?唯有加倍努力!</span></h1> 于书记邀请先从校园文化开始研讨。几次碰撞后,从城南的“南”生发。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学子至城南,有梦想也。“伴着阳光成长”的办学理念,“城南阳光,梦想启航”的校训的,“厚德 博学 活力 卓越”的校风,“自主探究 合作分享”的学风就自然来了。“阳光德育”和“活力课堂”的两大支点也就自然生发。从项目开始,慢慢研讨德育课程体系;从流程开始,逐步建构活力课堂。学校的骨干教师们积极投入到课改的研讨中,就连教研室的视导检查,也几乎变成了“活力课堂”专场研讨会。教研组长们一定要教研员们对学校教研组提出的“课堂流程”给予诊断,原定一节课的研讨,几乎都超过了一个小时。像语文组在州级名师吴志梅老师提出“四关”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最后修改为“朗读—品读—研读—美读”的四步阅读流程,得到了语文组的一致认可。一年以来,分管教学的马岩副校长对教学教研常规抓得特别扎实,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年轻的城南中学,很快地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br><h3>在城南,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束明媚春光,伴着孩子快速成长为阳光少年。在不久的将来,城南的孩子都能发散出明媚春光,去温暖将来的世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南今天有你有我 世界未来是你是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b>2020年,我感动于教研团队的敬业与专业。</b></h3> 教研中心教研员们都是经过竞聘选拔上来的教学骨干,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主张。说起在学校上课的故事,那个个真是滔滔不绝。<br> 这轮视导到高级中学,去之前好多人还谦虚说,没教过高中的课,听课后就不评课吧。结果,哎呦,个个点评得让高中老师们频频点头,把我这个门外汉是听得一愣一愣的,专业教研员就是专业!最后,刘江书记打趣说,汪主任给每个人的时间短了,下次专门请教研室来诊断课堂。<br> 教研中心有意识地让每个教研员轮流写周教研总结。在这个机制运行下,每个教研员都能写出高规格的调研报告。所以,下学期安排让教研员们与全县分管教学副校长同台论道一下“校本教研的建构”话题。估计,接到通知的分管教学的校长们会紧张一下。的确,学校是干部实践的舞台,教育局应该是培养干部的摇篮。站在全县的视角来看待教育的问题,一定会让教师快速成长。打通教育局机关与学校管理岗位的通道,相互促进与融合。很期待这场精彩的“蝶湖论道”!<br> 很凑巧的是,教研中心的美女们性格都是外向的,争论起问题来那也是毫不含糊,真的像吵架一样。推开门看看,都在笑着。教研中心的工作,只要在招呼一声,特别麻利。暑假前两周,局党委开会决定进行全县集体备课。不到一周,整个方案以及评价体系就全部完成。在全县以年级大教研组研讨的过程中,教研员们及时跟进,提出修正意见和建议。基于此,大家在思考如何搭建县本教研体系。<br> 这个元旦小假期,我不小心受了点小伤。教研中心美女们全体出动,把我感动得语无伦次。<br> 教研员们既敬业又专业的工作样态,真的需要我认真学习。<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b>2020,感动于书记校长们的理解与鼓励。</b><br> 来到新疆这一年,校长书记们以极大的宽容与理解对待我的工作。经常的电话交流,偶尔的家中私下小聚,让我很快地了解我们的教育现状,能够尽快的融入巩留教育。媳妇常开玩笑说,你在新疆快活得把家都忘记了吧。<br> 书记校长们的尊重,主动邀请座谈。让我不得不更加认真地备课学习。因为自己毕竟只有实践经验,太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每一个主题的座谈,都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也幸亏自己来之前,托运了30本教育管理的书,现学现卖,才避免出现尴尬的场景。这一年,我对校园文化以及校本教研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br></h3> <h3> <b>  2020,我感动于连云港援疆巩留教师团队的努力向上。</b></h3> 因为疫情,我们仅仅是上飞机前接受了市局领导简要的20分钟战前动员培训。下了飞机,直接去了隔离点。我这个团长直到在钉钉培训时才认清我的队员。隔离期间,我们不仅出色完成了所有学习的任务,而且做了5套新疆中考试卷。已经有一年半援疆经验的孙克照孙小战“师徒俩”为大家做了详细的学情分析。年龄最大的孙克壮老师带头创作了《伊犁河谷》小诗,点燃了大家书写热爱新疆的热情。我也顺势烧了把火,提出争创“江苏省援疆最优秀团队”得目标,也开了几个小讲座。也偶尔卖弄一下语文教师修改作文的优势,帮理科老师改改开头和结尾,换换标题,疏通一下文脉。大家相互欣赏,相互修改。一时间,几十篇文章纷至沓来,有效舒缓了隔离期的枯燥,促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特别是陈书兰老师有感于生病住院期间城南工会茹仙主席托亲戚送的可口饭菜而写的一首小诗,写出了城南人对援疆老师的热情与关怀,写出了援疆人的真诚与期待。<br> 一到学校,大家来不及收拾房间,就投入到进班听课熟悉学情状态。第三天,就站在了属于自己的学堂。<br>工作中,大家从来不去抱怨。课后辅导,师徒结对,教研活动等常态工作都会尽心尽责做好。“两点一线”,我们青壮年男教师主动上前,女教师们也不甘落后。不到半个月,城南师生谈起援疆教师,都不由自主给予高度的认可。<br> 教学中,大家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昕老师的“知识小胶囊”给师生们课余时间带来智慧的分享;孙克照老师用语文教师的“字词订正”方法来夯实化学基础知识;阚兴局副团长整理成册的“答题小技巧技巧”方便孩子们清晰地梳理知识;孙小战老师利用两点一线途中拍摄“落叶小视屏”来缓解工作压力;王建厅老师的课堂就是“条理清晰”让学生们慢慢建立思维联系;张维明老师运用“优化大师进行及时评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陈书兰尝试着进行“小组合作”来慢慢推进赣榆教学模式;牟琴老师慢慢理清“模块化教学”的环节运用;秦泗娥老师坚持“愉快的走进课堂,慢慢的降低重心”让师生彼此适应;陶炜老师通过不断地“优化课堂流程”来尝试着走进小学生的世界……援疆老师们的努力,为刚刚组建的城南中学即将实施的“活力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城南向上向好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br> <h3>  <b>2020,我感动于后援团队的齐心协力。</b></h3> 一年援疆期间,我们连云港前指几次来慰问大家。不仅带来了丰厚的慰问品,还要请大家到饭店去打打牙祭。当然,必要的学习与提醒是必须的。前个月,黎书记想带领书记校长们去内地考察学习。我打电话给连云港市局的苏局长,苏局长很快回复说,没问题,想看什么样的学校都安排好。可惜,因为疫情,这事情就耽搁了。我们连云区教育局胡局长也对援疆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次半开玩笑和我讲,把你放出去,本身就是对援疆工作的支持。放心,一定会去看望你的。有要求,尽管说。在我来之前,我们连云区的素质教育发展基地的刘校长说,兄弟,你去带新疆的学生来研学,5万元资金给你准备好。过去的同行们经常的电话慰问,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br> 这边的张家港前指领导们很让我敬佩,特别是陆书记与孟部长,他们现在关心的是教育援疆的内涵发展。就是如何能把教育援疆的作用发挥最大化。在领导的运作下,由苏州大市级名师组成的“张家港银铃援疆团”来巩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短期援疆。在曹国庆团长的带领下,专家们用丰厚的学养与认真的精神感动着巩留教育人。最后以曹团的“教育援疆 蝶湖论道”点评完美收官。这期的援疆为后面的短期项目组团式援疆提供了样板。孟部长对未来的援疆三年规划进行了多次的调研。经常和我说的一句话是,要把援疆做好,要勇于开拓创新,不要担心钱的事情。<br> 2020,不平凡的一年。感动于有你、有我、有他,感动于大家都辛苦了。我们都要好好的点个赞:给祖国、给亲朋、也给自己!<br> 2021,新一轮《“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规划》已经启动,援疆工作任重而道远。<br> 面对新的一年,我想,不仅要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最为关键的是自己能做什么,做了没有。要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断努力!<br><h3 style="text-align: left;">  感动2020,逐梦2021!</h3> 仅以此篇《感动2020付出 期待2021筑梦》简要总结一下我的2020,也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我的援疆工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