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郑板桥《题竹石画·其一》</p><p class="ql-block">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清朝怪才,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为人性格刚毅、雍容自信。人们常说“诗以言志”,读他的《题竹石画·其一》,可以大致看清他的为人。这首诗,即是言志诗,又可当哲理诗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咬定青山不放松,</p><p class="ql-block"> 立根原在破岩中。</p><p class="ql-block"> 千磨万击还坚劲,</p><p class="ql-block"> 任尔东西南北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诗用纯白描的手法,非常浅显的28个字,讴歌了竹子坚韧、执着的优良品质。不仅在手法上采用了拟人方式,同时也通过竹子的品质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 前两句采用的是倒装句式,先说原因后说结果。之所以能够扎根于破岩之中,是因为它死死地咬住不放。“咬定青山不放松”,重在表现竹子的顽强与坚韧;“立根原在破岩中”,重在表现竹子的生存环境之恶劣。“破岩”也做“乱岩”,虽然两个词都曾经出现在郑板桥的真迹当中,但都说得通,而且各有意境。“破岩”是带有裂缝的岩石,如果没有些许裂缝,再顽强的竹子也将无法“咬定”,当然无法生存。“乱岩”是杂乱重生的岩石,更觉竹子生存之不易。</p><p class="ql-block">山风袭来,生长在岩石丛中的竹子经常被摔打在山岩上,遭受坚石的摩擦和撞击。如果山石滑落,弱小的竹子或许遭受灭顶之灾。正是这样的千磨万击,练就了竹子的无比坚强与坚韧。不仅它的根牢牢地扎在乱石丛中或破岩缝中,而且它的躯干既坚强又坚韧。或者说,正因为它的根牢牢地扎在乱岩之中,它才有资格做到无比坚强与坚韧。因为如此,任凭你什么样的风起,是东西风还是南北风,是大风还是小风,是寒风还是热风,是邪风还是歪风,它都无所畏惧,它都等闲视之,甚至视若无物。它坚强,敢与顽石较量;它坚韧,即使被暴风刮弯了腰也很快又会挺拔直立。</p><p class="ql-block"> 诗人生活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中,就像生存在乱岩中的竹子,但他却以竹子般的坚强、坚韧和自信在官场中保持自我。竹子的坚韧与自信源自深深植根于破岩,源自对青山的咬定不放。而诗人的坚强与自信则源于坚实的人品修为以及对个人操守的无比直着。诗人以劲竹自况,同时也是对美好人品的礼赞讴歌,更是对相互倾轧之生活秩序的批判以及对美好秩序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读此诗,发人深思:竹犹如此,板桥如此,我等何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