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记忆(8):第一次见到的农村有线话匣子

自然

<p class="ql-block">1964年,我时年9岁,父亲在村附近的一座国营煤矿工作,我陪奶奶搬进了在农村新修的石碹窑。并在窗前安装了新买的农村有线话匣子。安装这天,我迫不急待地坐在窗前足足等了2个多小时,中午时分,话匣子里突然有了声音,便高兴地跳了起来,奶奶迈着小脚也站到了话匣子跟前,呆呆地望着,不停地说:“这才日怪哩,怎么不见人能听到说话声音”,这天中午娘俩连饭也没顾上吃,不停地听着广播里的声音,邻居们也喜出望外,三五成群过来看热闹,村里人简直沸腾起来了!之后关于话匣子的神奇议论足有10来年。从儿时起,我和农村有线喇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一听到喇叭声音,总让我倍感亲切,如今每当想起农村有线喇叭这段历史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我们农村人通常说的“话匣子”,实际上是指农村有线广播喇叭。我们这里最早出现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普及到每家每户。我们小时侯见过的话匣子一般有二种,一种是由线圈、磁铁、喇叭组成,大小形壮好似一只碗。这种喇叭一般要装在一个薄木板制作的匣子内,所以人们叫话匣子。话匣子呈正方体,边长25公分左右,通常挂在窗户上。话匣子的正面一般都掬一个碗口大小的园形或方形小洞,大部分还镂空着五角形、贯圈形、忠字形等各种图案,里面再贴一层薄布面或纱布,以保护声音的有效传播,背面一般插一块推拉薄板,以方便安装维修时打开。这种话匣子较讲究,价格相对较高。另一种是纸片喇叭,就是一张喇叭形状的纸片,纸片中心处粘一块直径约5公分左右,厚度不到1厘米的圆形金属片,圆形金属片两边圆心处分別焊接一根电线,大小形状好似一只盘。这种喇叭功耗低、省电,制作简单,且价格便宜。有的人家把这种喇叭装在一只木匣子里,有的直接挂在墙上。自打有了这种话匣子,老百姓可以坐到家里,收听广播,欣赏歌曲,丰富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最早话匣子听到的是县广播站播放的,县广播站通过电话线将广播信号传输到公社,公社接收放大后再通过电话线将广播信号传输到各村,村里接收后输送到各家各户。由于这种广播占用的是电话线(两线共用),所以播放时间较短,一般是每天早、中、晚播放三次,每次播放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播放时间电话打不进来。过去用的电话线也很简单,就是一根直径约七八亳米的镀锌铁丝,架在间隔距离大约在一二百米左右的木头杆子上,木杆上拧一个瓷瓶,电话线固定在瓷瓶上以防漏电。后来随着农村有线广播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县广播站还自办了水泥电线杆厂,有效解决了木电线杆被盗、腐蚀、供应量小等问题。县广播站还专门配备了有线广播收费员、巡线工等专业人员,打这之后我认识了张舒、王应等早期参加工作的“老广播”人员。县广播站配有机房、编辑和播音人员,主要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本地要闻》等节目。每一天的广播开始,先播放《东方红》歌曲,每晚广播结束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歌曲。当时的广播声音质量很差,常常伴有嚓嚓或嗡嗡的电流声,遇上刮风下雨声音更差。记得听众听到的我县广播站最早播音员名叫韓俊,“革命群众,我叫韓俊,下面给大家来段大秧歌哇”是当时听众最熟悉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据相关资料介绍,农村有线广播是我国以县和少数市为区域范围的区域性广播,它是将广播节目送入由导线的传输分配线路,再输入到用户喇叭的一种广播。它由当时县、公社、村有线广播机构,加上用户喇叭,用线路连接起来,组成农村广播宣传网进行宣传的一种工具。它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放策。本着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各项事业发展的原则,举办农村节目。据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由市广播电台管理的农村有线广播早在1946年就开始形成,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农村有线广播系统。后来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收听广播的要求,全国陆续建立了一些小型有线广播站。1952年4月吉林省九台县建立了第一座以县为区域的农村有线广播站,之后全国推广。到1971年,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的通播率保持在71%以上。有线广播遍布农村,融入农民家庭日常生活,人人从广播中收听新闻,接受教育,丰富精神生活,增长见识,提高了思想觉悟。有线广播是农村曾经一道风景线,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受众最多,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县域建立了电视台,电话、电视、电脑等电器产品逐步走入百姓家庭,在这些冲击下,农村有线广播开始走向衰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线广播带着局限性,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有线广播曾经的辉煌和历史作用是永这不会被人们所遗忘的。</p> <p class="ql-block">当年农村有线喇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