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农1212的前世今生

王竟绍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小麦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和其他重要的粮食作物比较也是不遑多让的。1955年安徽省博物馆在安徽省亳县钓鱼台新石器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普通小麦籽实,遗址年代距今约五千年。新疆阿勒泰通天洞遗址及其与周边阿凡纳谢沃文化、哈萨克斯坦Tasbas等遗址的关联性,说明小麦至少在5200多年前已拓展至新疆地区,且分布范围较广,为小麦通过草原通道传入中国的推论从考古学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华文明实录》也提到了青海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诺木洪遗址中保存有麦粒。云南省博物馆在该省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发现麦穗,距今三千多年,大概相当于殷商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也正因此,我们也知道了,不仅在黄河流域,而且也包括淮河流域和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在大约四千年前已经大面积栽培能自由脱粒的普通小麦。从汉代起,秋种夏收的冬麦叫“宿麦”;春种秋收的春麦叫“旋麦”。这至少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在两三千年前随着地理气候的不同,已经把小麦分成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大类。东北地区由于冬季气温太低,小麦只能春播不能秋播,由此形成中国春小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唐代白居易诗《观刈麦》就曾写到了收割小麦的风貌:“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每年五月麦收之际,在中央百司和京兆府供职的官吏、国子监以及关中各个州县所属的在校学生都要放假十五天,参加或管理夏收事务。1618年,小麦从英国传入美国弗吉尼亚殖民地,但最初小麦种植并不十分成功。小麦在弗吉尼亚殖民地和马里兰殖民地不是主要的农作物,在康涅狄格、纽约和宾夕法尼亚三个“面包殖民地”则为主要农作物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小麦的籽粒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有人称其营养价值高于大米。小麦磨成面粉可制作丰富多样的食品、糕点。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很多美食都是小麦做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 &nbsp;20 世纪60年代, 小麦生产水平低下, 在几乎没有有效的化防措施的情况下, 病虫害是主要的限制因子, 因而抗病虫害的南大2419 、碧蚂号小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推品种。20 世纪70年代以后,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丰产3 号、泰山1 号、济南13 都具备了亩产 500kg 以上的丰产潜力, 而且兼备了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稳产性。80年代以后,小麦主产省区都相继开展了以强筋小麦育种为主的品质改良工作。90 年代我国的小麦育种更多地侧重高产优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 我国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少, 小麦产量维系计民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稳定地提高单产, 增强稳产性, 改善品质, 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益将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当前随着小麦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小麦品种更加丰富,各地小麦种植技术与新品种的结合,推动各地小麦单产纪录不断刷新,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选育成功的“烟农1212”就是其杰出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烟农1212是由烟台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烟5072为母本, 石94-5300为父本进行杂交, 采用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烟农1212”是绿熟性小麦,其灌浆持续期长,灌浆强度大,抗早衰,落黄好,活棵成熟……生物学特性为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叶片上冲、抗倒伏、熟相好。生育期223d,与对照济麦22相当,株高76.1cm,棍棒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硬质。“烟农1212”典型特点是“二高五抗”:高产、高广适性、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抗早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烟农1212”在全国各地均有出色表现:2015年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莱州小麦高产创建攻关田实打验收,“烟农1212”亩产809.13公斤,创山东省小麦高产纪录。2016年,由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的小麦高产验收专家组在莱州对“烟农1212”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田进行现场实打验收,亩产828.5公斤,创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此后有相关报道称,其长期以来一直是纪录保持者。2017年在龙口实打,实收面积3.21亩,平均亩产801.30公斤。2019年在济宁兖州实打,实收面积3.1亩,平均亩产803公斤;同年由农业部组织专家在招远实打,实收面积3.62亩,平均亩产806.38公斤;在莱州实打,实收面积3.33亩,平均亩产840.70公斤,再次刷新了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记录;在莱阳雨养旱地实打,实收面积3.30亩,平均亩产731.85公斤,创造了全国冬小麦旱地单产最高记录。2020年在山西临汾实打,实收面积3.17亩,平均亩产790.2公斤,创山西省冬小麦单产最高记录;同年在青岛莱西实打,实收面积3.17亩,平均亩产806.20公斤;在潍坊安丘实打,实收面积3.88亩,平均亩产806.69公斤。</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9年12月,在合肥胜利召开“烟农1212”推广联合体座谈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丰乐种业常规稻麦公司领导和“烟农1212”育种人姜鸿明一同视察宿州点“烟农1212”大田长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6月14日,在山西临汾翼城县对“烟农1212”实打实收现场“烟农1212”连续多年多点亩产均超过800公斤,说明该品种产量水平已稳定超过800公斤,实现了高产育种技术的新突破。“烟农1212”在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审麦20180004),2019通过年河北省审定(冀审麦20198008),2020年国家黄淮北片审定(国审麦20200049)、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国审麦20210135)。</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加快推广步伐,2020年2月下旬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牵头发起,“‘烟农1212’小麦新品种推广共同体”在安徽合肥正式成立。共同体成员单位就种子生产、市场销售、打假维权、包装设计等方面达成共识,并签署《共同体合作备忘录》,大家一致同意为“烟农1212”年推广面积达4000万亩而共同奋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结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凝结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良种良法的结合,将会为种植者实实在在的益处;推广体系的完善,定会助推小麦文明的传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