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

董爱平

<p class="ql-block">  天气预报说今天最低温度零下19℃,是今年冬天最冷一天。为了在规定时间内造访单位的那个“照妖镜”,在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凌晨六点多钟,我步行半个多小时横穿了整个县城主干道,匆匆抵达单位。坐在暖气适宜的办公室,思维却开启了神游太虚模式,同事边忙自己的工作边随口一问:“今天冷吧?”是疑问句式需肯定回答的语气。我不经思考回答“冷,太冷了!”答完开抽屉,打书,拧笔……习惯性的摊开了工作,人却陷入了自己的思维困局,举在手中的笔搁在空中,备课本那条条框框里没有落下一点墨迹,视线无意识的投向窗外灰色的的天空,心里默默问自己:“今天冷吗?”可能冷吧,应该是很冷的吧,因为人们都说冷!可自己一路走来,身体似乎没感知到冷意,眼睛也似乎没聚焦点,难道我是被撕裂人的寒流冻傻了?冻得无知觉?不是。疾行中还能胡诌八扯出打油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夜无斯</p><p class="ql-block">朔风昨夜到,温室变冰窖。</p><p class="ql-block">盼尔送一抱?暖暖我手脚。</p><p class="ql-block">冻手难持握,寒脚放夫腰。</p><p class="ql-block">百呼他不应,拥被睡大觉。</p><p class="ql-block">能调侃出段子,说明大脑运转还正常,还没傻,那这样的感知,这样的体会对一个平素里怕冷怕到有点矫情,稍微有点冷就要把自己裹成粽子的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若在往常,这样的天气,我是万万不愿自己出门的,就算出门,铁定是软磨硬泡、胡搅蛮缠让老公接送,那今天能主导我在凛冽寒风步行的原因是什么?是知道无法规避后心理接受!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一个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在耳边轻轻说!也是啊!我这企鹅又没有保暖神器附体护我周全,除了心理干预还能是什么促我义无反顾啊!肯定是心理暗示后无望中的拼杀!是绝地求生的意念!是穷途末路上的挣扎!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当一个人的心理成功主宰了大脑思维,那接下来就会调动所有的细胞不折不扣的完成目标,在此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人的身体感知会自觉自愿的心甘情愿的接受或者屏蔽。所以生活中常常会听人说,人的心理会远远超过生理,凌驾于身体,我今天能这样的举动,大概也是受心理干预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想到心理干预,又想到了教育,如果教育也能先想到心理疏导,并落地有声,能把孩子心灵最深处的心弦叩动;如果教育能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心理饥渴,如果教育能与孩子的思想产生共鸣共振,如果教育能因势利导,那教育还会是问题吗?如果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能低下身来,静下心来,倾听孩子心的回声,能换位思考,教育还会有代沟吗?如果我们能不用了然于胸过来人说教的神情,指手画脚的姿态,扯高气扬的态度对待孩子,能让孩子和自己成为朋友,心理自觉自愿接受教育,接受你的经验之谈,近而接受你所传授的思想知识,教育还用焦头烂脑吗?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孩子从心理上接受教育,我想教育的成效就算事半功倍达不到,行之有效应该是肯定的了吧!可我们扪心自问,现在我们的教育是这样吗?身处一线,我听到的更多的心声是一大群老师在悲呼: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我每天简直是对牛弹琴!我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麻木不仁,或者昏昏欲睡。针对这种情况,我曾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这不是局部现象,不是个体差异,而是共性问题。既然是共性,我们抛开老师的授课技巧,课堂把控这些主观因素,从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排斥应该是占主导地位。不走心的对话,没有心的牵引,再多的交流都只是片面的浮于表层的繁荣,是流于形式的生动,是堂而皇之的作假,所以我们的教育失败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譬如说这些天火爆的阅读倡导。窃以为如果学生的阅读不是从应试角度出发,而是顺应孩子的兴趣,那阅读还用强制性的指派吗?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孩子阅读的心理需求,从适合他们年龄与自身素质的定位,那还需要家长老师喋喋不休的说,多看书,多阅读吗?记得前几天班里有一个学生在学了纳兰性德的词</p><p class="ql-block">(长相思·山一程</p><p class="ql-block">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p><p class="ql-block">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后,竟然去书店买得两本书,一本纳兰性德的词集《长相思》,另一本《人生若只如初见》,拿到学校和语文老师说:“老师我学了长相思,我觉得作者怎么能写得那么美啊,我还想看他写得其它词,所以我就去书店找他写得词,选择了两个多小时,我选到这两本书,我觉得里面的词都是写得好深情,好感人哦!在书店我还发现李煜的词也和纳兰性德的词也一样美。”听着语文老师转述的这孩子单纯的话,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们不用应付学校里设定的条条框框,如果我们不被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所困,不囿于考试成绩,遇到这情况,如果我们因势利导,让孩子尽情享受词的魅力,并不露痕迹的辅助于相关指导,或者开展相关活动,让孩子对纳兰性德的词以及其所处的生活背景做个了解,我想学生在浅阅读的基础上会更加感兴趣,然后在其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深阅读,从纵向深入,横向拓展,这样的阅读还会成为负担吗?孩子还用反感吗?孩子所收获的会只是零散的知识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都知道,纳兰容若可是清代最有灵气的词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对他极高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足以见其在词坛地位之高。他的词风格清丽灵动,佳句倍出,譬如说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当时只道是寻常”“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这样的词句,既直抒胸臆,略无讳饰,表现从生活里得来的真情实感,毫无矫揉造作。又明白如话,似脱口而出,实际是经过精心的提炼而不露一点痕迹,流畅而富于情韵,明净而含蕴丰富,不浅、不露、不生、不涩。我以为无论你是何种年龄段,只要你稍微有的文字触感,都能引发心的共鸣。</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再说说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据考证虽然现传世之作仅三十八首,可国学大师王国维却这样评价:“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情遂深,至于其语句清丽,音韵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他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不少人都是耳熟能详,李煜的词虽说与词家第一的苏轼词相比是相形见拙,远不及苏轼词内容广阔,气魄雄伟,语言朴素,格调健康高远。尽管李煜前期很多词依然不脱温庭筠,韦庄…花间词的习气,可后期词作由于生活发生巨变,糜糜之气荡涤而去,词句的艺术概括力量和艺术感染力确实非同凡响,从学生年龄分析,学生与苏轼的共鸣度不高,更喜欢纳兰和李煜的词在情理之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利用数学上常用的推理思维来做一个简单推理:按照知识迁移法,这孩子目前所关注的只是两个词人,如果因势利导,喜欢被誉为“词家第一”的苏轼大有可能,再根据蝴蝶效应推断,进而喜欢所有古典诗词,喜欢文学,喜欢语文也不是不可能,如此一来,这孩子的语文素养还会缺失吗?阅读还用三申五令的严肃提醒,还用打卡签到这些形式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近些年无论是小众公众号,还是主流媒体,倡导人阅读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可有多少人真能每天腾出一段时间来摈弃自己浮躁的心,让自己沉静在阅读的世界。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用朋友的原话说,社会大环境,生活小环境,都让人更多的只是关注经济效应,关注生活成本,关注来自于身体的浅层欲求,至于这些高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层面东西,偶尔触及一次是心灵放逐,是奢侈消费一次诗与远方,是逃离。如若坚持,生存不允许,环境不允许。可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我想是应该是我们心理需求不够强烈!是心理问题吧!生存再累,我们不也是有大把时间玩手机吗?环境不允许,我们掌中拿着的不是一个百科全书吗?是我们宁可让自己纵情欲海,让时间在麻木不仁中寂然流失,也不愿丰富自己干瘪的灵魂,不愿让枯竭的精神汲取优质营养液。</p><p class="ql-block"> 其实生而为人,庸常的日子里,我们面对的无外乎就是解决来自生理与心理的问题。当我们某方面的心理需求峰值升高,生理就会出现连锁反应。譬如困扰现代人的婚姻感情问题,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逐年升高,据2020年民政部统计调查结果显示,离婚率高达44%,其中某些大中城市甚至超过60%,出轨率竟然达80%。离婚率居高不下,夫妻之间貌合神离,究其本质的原因,就是婚姻的基础出了问题,人的心理出现问题。现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新思想冲击下发生内核裂变,更多的人只注重张扬个性,活在当下,追求顺应本性,本心!殊不知,人之所以为人,是有责任,有义务,有道德,有良知的,如果只是遵循本性而不加以束缚,那与动物有何异?或许有人会说,人就是动物!是啊!可怎么说人也是被冠名为高级动物这个名称的,所言所行是否得当难道不该打一个思考的问号?还是说现代人从心理上已经对自己的行为极大放逐,底线全无。</p><p class="ql-block"> 说穿了,生理需求也罢,心理导向也罢,都是每个人无法规避的问题,我们如何来妥善处理,如何来探究并利用,这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命题,也是一个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掌控的范围,破译生命的密码,是生物学领域,有待生命学家研究与论证,而我们在面对所有问题时只需做到心到,心到之,身也会到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