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健康之路第二十六篇——练好周身一家 “缠丝劲”(第六篇)

梁翠平(十二代 北京 )

<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 我对缠丝劲的认识,再次给以较具体的说明如下:缠丝劲首经陈鑫在文字中提出,要求在陈式太极拳运动中,“公转”兼有“自转”通过走螺旋形,练缠丝劲、总称之为缠法。它既有平动的抽丝法,又有转动的缠丝法。太极拳的每一招式既是每一肢体的运动规律,也是整体的运动规律,常说:“一动内外无有不动”地成为一个完整螺旋缠绕体系。</p> <p class="ql-block"> 一,陈氏太极拳不仅是螺旋缠绕运动,它还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要从长期习练中去体会太极拳螺旋缠绕的神奇性,使你身体中的血管经络、得到了缠绕,挤压,舒张,打通血脉(即任督二脉);著名的古代医学大家李时珍曾在其《奇经八脉考》中有所论述。这是医学家对人体结构做出的极为可信的专业性确定。任督二脉总辖一身十二正经的阴阳。如果说十二正经是河川,那么任督二脉就是大海。百川入海,海又分流百川,循环不已,生生不息;这十二正经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为经络里走的是气,所以,正经负责五脏六腑的气机梳理,营养供应。因此,在练太极拳的时候手、眼、身、法、步和手型的配合,都是相当规矩的。比如:脚跟内测先着地,脚为逆缠;再依次过渡到全脚掌着地的过程中,脚的由逆缠变順缠;根据进、退、顾、盼四个方向的不同拳式,脚趾或脚掌成虚步时,从小脚趾抓地使劲(即脚的外侧劲大于内侧劲),这时脚为顺缠;全脚大趾抓地踏实时顺缠变逆缠(<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即脚的内侧劲大于外测劲)</span>;或是从大脚趾着地再到全脚趾着地。则能对阴经,足三阳经起到类似按通的作用,既有利于生理性身体的健康性,也有利于武术的技击术。是完整的,科学的,内外兼修的健身运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所以说太极拳不仅是螺旋缠绕运动,也是传统文化体现与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疏通经络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从太极拳运动外形来讲,躯干左右旋转时,以顺时针方向为顺缠(即从左至右转),相反则为逆缠(按照中医学说,肺居胸部右方,主气,气从右向左运行,故太极拳法,据此面别顺逆。逆缠劲由内发之于外,顺缠则由外收之于内)。躯干内气的前后运转则以任督二脉的循环路线别其顺逆。至于肢体方面,因有左右之分,顺逆的标准,又以不同方向的肢体为别一一即不拘左右手,比如:双手以大拇指领劲由内向外旋臂,呼气,小腹外鼓,丹田与命名分离,形成一个“八面支撑”的捧劲为逆缠丝(94图);小拇指由外向内旋转为顺缠,吸气,收腹,丹田去找命名,形成一个“聚”力(95图)。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来讲,通道公转运动中一顺一逆的自转,不但各个关节得到运动,全部身躯的肌肉、筋络、经络系统也都得到运动。顺着经络循环路线的旋转,可起疏通血脉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34, 34, 34);">  三,太极拳为什么养生健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34, 34, 34);"> 原因是习练太极拳他的螺旋缠绕劲,具有健身养生祛病的作用,是有其深刻的道理的,全身上下螺旋缠绕是太极拳的精华,而不是随随便便打一套拳,活动活动就能养生祛病。老祖宗留下来的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没那么简单。如在拳谚里有“手随腕转,往来莫教空翻”一说。指的就是手上即有相合之意,又要在姿势的变化当中要有随曲就伸之能。譬如五指随着手臂的滚动而做出棚,擎,拨,掠,分,捻,缠,勾,挂,搬(扣)等等动作。这些螺旋缠绕对手上的经脉行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些螺旋缠绕手法,劲就不会到达梢节,周身都是蔫头呆脑的懈相。勿谈什么“气遍周身,打通任督二脉”!丹田若不转动,气不鼓荡,力就达不到梢节,那练太极拳和平时的走步又有什么区别呢?</span></p><p class="ql-block"> 拳论中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缠丝劲是隐于肢体内的一种劲,修习缠丝劲要内外结合。首先发于内,是起于一心,意念为先。丹田内转,内气随其旋转运行于肌肤之间,沿骨缝穿筋过骨,全身无处不缠。缠丝劲的根源在内,是内部的丹田内转与腰部旋转的有效配合,再与周身八道劲旋转配合,形成了太极拳的内在旋转。也就是通过意与气合,气与形合,形与劲合的内三合提炼出高质量的缠丝劲。缠丝是陈氏太极拳各种劲法的核心,没有很好地领悟缠丝劲法,其它劲法(如捧、捋、挤、按、采、列、肘、靠等)都是枉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陈氏太极拳运动必须表现出哪两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的运劲一般具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运劲如抽丝”,以意识与形体相配合,要有劲断意连的感觉,就像抽丝剥茧一样;匀、圆、稳、健绵绵不断,这就是恩师马虹大师在学习班上讲的“练拳要塌住劲”。另一是“运劲如缠丝”,就是边缠边转。这就和撮麻绳或者缠麻线团样,所以又叫“麻花劲”“也叫拧紧”。因为抽丝是旋转着抽出来的,</p><p class="ql-block">自然就形成一种螺旋的形状。所以抽丝里也有缠丝,缠丝里也带抽丝,两种劲道在运用时是对立统一的。太极缠丝劲运劲的形象如螺旋,但这种螺旋又必须走弧线,犹如子弹击发时的运动轨迹。子弹通过枪膛中的来复线后,运动于空间时,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转,又有抛物线形的运动路线。太极拳的缠丝劲就要具有这种形象。</p><p class="ql-block"> 在一般的拳术中,其劲道运用多采取冲击力,即武术界所谓的“直劲”。这就和用锤子钉钉子一样。而传统太极拳的用力方法则多为缠丝劲,就像把螺丝钉旋进物体一样。冲击力是“顶”劲,缠丝劲是“旋”劲。这两种劲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用冲击力是大力强压小力,而通过缠丝劲体现出来的螺旋力是以小力化大力,也就是“四两拨千斤”之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五,八面螺旋力是太极拳法核心劲法之一</p><p class="ql-block">太极缠丝劲螺旋式的运动方式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为世界所罕见。在养生方面,它能促使全身节节贯穿,并由此进到内外相合的境界。正如陈鑫所言“一往一来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自古太极皆如此,何须身外妄营求。”两点一直线之间,螺旋线自然长于直线。以人之一臂而论,螺旋线的运转路线比直线要长好几倍因此在距离相等的条件下,手臂以缠丝劲的方式运动要比直劲的活动量大上几倍。作缠丝劲运转时,周身各部位都要协调一致,从而锻炼了内脏器官。同时,使显于外的神气发生鼓荡,因而强健了大脑皮层。因而这种运动是一个周身全面的锻炼,尤其是对人体各个关节,更是可以大大增强其转动灵活性。在技击方面,缠丝劲的作用更是十分明显重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六,太极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身一家的功夫是在内外相合和节节贯穿中练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缠丝劲在技击方面作用更是十分明显的。太极拳强调“知己知彼”的听劲懂劲功夫。懂劲分两个方面是自己懂劲,即懂得自己动作的劲道,需要从盘架中得到;二为于人懂劲,即懂得对方的来劲,这要从推手中求来。欲求知人,必先知己。欲使盘架的“知已”功夫达到高度纯熟境地,则须练得周身一家,内外体。周身一家的功夫是在内外相合和节节贯穿中练成的,而这两者亦产生于螺旋式的缠丝动作。如此方可谓“即擒即纵缠丝劲,须于此内会天机修炼太极缠丝劲,每一动都暗含有八道劲力的旋转,合八劲为一劲,“合八为即八面螺旋缠丝劲。八面</span>嫘旋劲决不是简单的肢体划圆,常有习太极拳者将没有內旋的肢体划圆误认为是太极螺旋劲。八面螺旋劲,进而击人,则如乘风破浪,一往无前;退而引人,则陷敌方于无底深渊。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在螺旋缠绕中,引化对方劲力,消化对方劲力或改变其劲道。四两之所以能拨千斤,不是与之对抗,而是运用接触点的力的转换来拨动对方之力。</p><p class="ql-block"> 总之:八面螺旋力是太极拳拳法核心劲法之一,其它的劲法皆由此演变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请大家欣赏下面的小视频:传统陈式太极拳养生12式,式子内容简单,易学,打起来松柔,圆活,柔和,缓慢,自然,具备传统陈式太极拳的所有特点,连绵不断,快慢相间,阴阳对称,螺旋缠绕,松活弹抖,适合中老年人晨练,不限地方,时间3~4分钟,是一套很好的养生健身小套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