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张家畈,人文李家冲

瓦斯特

<p class="ql-block">湖北省麻城市张家畈乡村振兴再出发。</p><p class="ql-block">2021牛气冲天张家畈镇这个村很牛🐮!</p> <p class="ql-block">《乡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少年的追寻</p><p class="ql-block">多少次的叩问</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碗水</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杯酒</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朵云</p><p class="ql-block">乡愁是一生情</p><p class="ql-block">年深外境犹吾境</p><p class="ql-block">日久他乡即故乡</p><p class="ql-block">游子</p><p class="ql-block">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p><p class="ql-block">妈妈</p><p class="ql-block">你可知道</p><p class="ql-block">儿女的心肠</p><p class="ql-block">一碗水 一杯酒一朵云 一生情。</p> <p class="ql-block">村部所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满山遍野是青松,人间四月杜鹃红,天然氧吧李家冲,古庙古寨古村落,家家小康新生活,一路传说一路歌,淡定又从容,处处是乡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里桃花展妆容,小溪流水春涌动,秀美乡村李家冲,腊肉米酒吃不够,大柿板栗挂枝头,民风淳朴乡情浓,来了不想走,人人竞风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家冲村览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李家冲村必经过张家畈镇中学∨</span></p> <p class="ql-block">李家冲余家湾∨</p> <p class="ql-block">孝善之村∨</p> <p class="ql-block">牛喝水石头∨</p> <p class="ql-block">李家嘴大桥李家冲进村之大桥∨</p> <p class="ql-block">原过河必经之路——石墩还保留着,是每个30岁之上年龄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永远不忘共产党,感恩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听说刘邓大军某部,在此河畔草坪驻扎过!∨</p> <p class="ql-block">能人回乡,乡村振兴!∨</p> <p class="ql-block">望红台!十送红军在这里也上演过!∨</p> <p class="ql-block">听说这里原来红军指挥官住过,后来办成学校,只有小学低年级班。∨</p> <p class="ql-block">军民鱼水情——当年红军吃水的井《军民井》∨</p> <p class="ql-block">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p> <p class="ql-block">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 便是打击革命。∨</p>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石碾子∨</p> <p class="ql-block">文化载体∨</p> <p class="ql-block">崇尚文化,尊重知识,字藏是昔日人们焚烧字纸的地方。李家冲也有个焚烧字纸的炉灶(炉灶石头至今保留,下图),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烧字纸的地方成为李家冲特定地名——字藏,在出村部200米大路旁边。李家冲村邀约好友出游往往说:字藏等。李家冲年纪大一点的村民都知道。∨</p> <p class="ql-block">老屋</p> <p class="ql-block">新貌</p> <p class="ql-block">幸福</p> <p class="ql-block">幸福快乐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镇中老师义务劳动∨</p> <p class="ql-block">村史馆全貌</p> <p class="ql-block">村史馆内容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村史∨</p> <p class="ql-block">荣誉</p> <p class="ql-block">地图</p> <p class="ql-block">历史名人∨</p> <p class="ql-block">领导关怀∨</p> <p class="ql-block">近代名人</p> <p class="ql-block">睹物寻根,读史知村∨</p> <p class="ql-block">辛勤园丁∨</p> <p class="ql-block">白衣天使∨</p> <p class="ql-block">创业能人,孝善之星∨</p> <p class="ql-block">长寿之星</p> <p class="ql-block">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古董∨</p> <p class="ql-block">农耕文化∨</p> <p class="ql-block">风播</p> <p class="ql-block">柜,竹椅,……</p> <p class="ql-block">犁耙……</p> <p class="ql-block">炉塘,吊锅</p> <p class="ql-block">参观∨</p> <p class="ql-block">东边山湾∨</p> <p class="ql-block">乌龟墩∨</p> <p class="ql-block">四方塘∨</p> <p class="ql-block">三塆∨</p> <p class="ql-block">黄泥岗∨</p> <p class="ql-block">土砖黑瓦老房子是油榨一大排房子仅存部分,过几年十几年也会消失。∨</p> <p class="ql-block">东边山∨</p> <p class="ql-block">东边山桥∨</p> <p class="ql-block">新屋垸∨</p> <p class="ql-block">左上垸下垸,右边边山季遮沟。∨</p> <p class="ql-block">下垸</p> <p class="ql-block">上垸</p> <p class="ql-block">边山</p> <p class="ql-block">下垸桥∨</p> <p class="ql-block">让居民</p><p class="ql-block">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情村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家冲村位于张家畈镇西南部,北与白水畈村、张门口村隔河相望,东南与项家畈社区交界,西与余家河社区、鲍家冲村毗邻。全村版图面积5.2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8680亩,其中耕地面积1790亩,林地面积6890亩,水面300余亩,全村辖14村民小组。</p><p class="ql-block">全村现有499户2027人,其中农业人口499户2027人;其中男性1216人,占总人口的60%,女性811人,占总人口的40%。全村劳动力1416人,占总人口的70%,男性劳动力850人,女性劳动力566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务农438人,从事养殖业6人,从事文教卫、运输及技术11人。外出务工710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建筑等职业。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2027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419人,其中230人已享受养老金待遇;全村低保户23户4人,五保22户22人,残疾人87人。全村人口中,现在校学生56人,其中小学26人,初中18人,高中12人。</p><p class="ql-block">全村人才辈出,覆盖各大领域。</p><p class="ql-block">李德威,1962年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青藏高原研究近30年(截至2013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学术专著3部,负责国家科研课题30多项。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是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第一人,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先后获得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诸多荣誉。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2018年9月14日,李德威教授因病去世,享年56岁。</p><p class="ql-block">李喆,1989年出生,李德威之子。他8岁学棋,2000年11岁入段,系第8届、第10届三星火灾杯世界职业围棋公开赛本赛、2004年全国个人赛亚军,第4届理光杯八强,第9届阿含桐山杯快棋公开赛八强,第19届名人战八强,第21届中国天元赛八强,第13届中国新人王赛冠军。2007年升六段,并在同年取得围甲主将七连胜。2008年亚洲杯八强,第7届招商银行杯电视快棋赛亚军。第11届理光杯亚军。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男子个人铜牌。2009年围棋甲级联赛武汉队的最佳主将。2010年围棋甲级联赛贵州队的最有价值棋手、最佳主将胜率第一。棋风奔放飘逸,有天才少年的美称。</p><p class="ql-block">还有原麻城市政协主席李慰清,原麻城市政协副主席、人大副主任余庆芳,原麻城市一中校长李锦波、李建喜,原麻城市物价局长李卫平,现麻城市公安局政委李金曙等。</p><p class="ql-block">全村土地、山林、水产资源丰富,现在耕作面积1790亩,主要种植水稻、野菊花、油茶、艾草、板栗等农作物,有水面300余亩,主要是渔池和山塘,蓄水量达到80万立方,可灌溉400亩水旱粮田,村内有养鸡厂1个,存栏2万只,本村现商业网点2家,年收入达20万元。</p><p class="ql-block">村集体现有固定资产达218.9余万元,村年均收入6万元,主要是上级补助收支、村商业、运输、房屋租赁收入。村年均支出32万元,主要是办公费、管理费、工资等。目前,村财务实行村账镇管,财务审核、民主理财制度健全。</p><p class="ql-block">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有医务室1个,主要为群众做好医疗保健服务。1990年全村开始接入有线电视,现有有线电视用户480户,2010年开始接入宽带,现有宽带用户200户,手机用户499户。</p><p class="ql-block">近10年来,本村投资110万元,硬化村组公路3.5公里,新建东边山大桥。随着村民不断富裕,村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建楼房的农户占全村总数的98%。84户贫困户通过危房改建政策,住房条件全部得到改善。借助“三万活动”契机,整修了各塆门口大塘,整修所有水毁工程,硬化各塆组稻场、沿河土堰,改造水泥堰,进行乡村环境整治,打造余家湾秀美乡村,安装各塆组路灯,重新修建田家咀至李家冲大桥的公路,建设标准化卫生室、公厕,各户安装了标准化的化粪池。</p><p class="ql-block">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原设在二房垸,2015年投资150余万元新建、改建,建筑面积910平方米。截止目前,全村有党员56人,其中女党员6人,设5个党小组,确定后备干部3人、乡土人才8人、入党积极分子10人。</p><p class="ql-block">解放后,本村设立多个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6年成立余家湾、李家冲2个高级社,成立2个党支部,分别由余庆升、李申祥担任书记,1957年2社合并为大社,余庆升任党支部书记,后改名为大队,1973年3月分为余家湾、李家冲2个大队,2015年又合并为李家冲村,李涛文任书记。</p><p class="ql-block">表①1957年——1973年李家冲大队历任党支部书记明细表</p><p class="ql-block">起止时间</p><p class="ql-block">书记姓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2月——1959年6月</p><p class="ql-block">余庆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1960年2月</p><p class="ql-block">李栋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2月——1961年2月</p><p class="ql-block">丁周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2月——1962年2月</p><p class="ql-block">李家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2年2月——1963年2月</p><p class="ql-block">李申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3年2月——1969年2月</p><p class="ql-block">李介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9年2月——1973年3月</p><p class="ql-block">丁周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表②1973年——2015年余家湾大队(村)历任党支部书记明细表</p><p class="ql-block">起止时间</p><p class="ql-block">书记姓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1978年6月</p><p class="ql-block">丁周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6月——1978年12月</p><p class="ql-block">余淑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12月——1980年10月</p><p class="ql-block">丁周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10月——1983年1月</p><p class="ql-block">余楚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3年1月——1985年4月</p><p class="ql-block">余佩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4月——1985年10月</p><p class="ql-block">余锦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10月——2005年10月</p><p class="ql-block">余俊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10月——2015年12月</p><p class="ql-block">余金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表③1973年——2015年李家冲大队(村)历任党支部书记明细表</p><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1976年2月</p><p class="ql-block">李家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6年2月——1985年2月</p><p class="ql-block">李淑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2月——1989年2月</p><p class="ql-block">李家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9年2月——1998年2月</p><p class="ql-block">李楚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8年2月——2011年11月</p><p class="ql-block">李志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1年11月——2015年11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涛文</p><p class="ql-block">2015年11月——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命火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张体学在张家畈镇余家湾村留下了足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野战军主力1、2、3、6纵队计12.4万人,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7日起,刘邓大军主力分三路南下,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8月28日刘邓大军6纵队自经扶(今新县)挺进麻城,8月31日占领县城,国民党县长罗维郎闻大军到来带着县自卫队仓皇逃遁,城内市民涌上街头,欢迎大军到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初,6纵之17旅经腾家堡(今胜利镇)进驻木子店,几天后向南挺进,分别到达阎家河、张家畈。到达张家畈后,驻扎在余家湾,指挥部设在塆前。据1931年出生的余仲彬老人介绍,当时张家畈革命基础较好,刘邓大军驻扎在余家湾的部队,驻扎期间没打过仗,他们走村串户落实土改政策,编排宣传节目,为群众义务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5日,6纵司令部在阎家河召开了领导人会议,决定正式成立鄂东工委,下设二级工委和三级工委,鄂东工委辖黄安、麻城、黄陂、黄冈、浠水、蕲春、罗田等县。当时麻城分为麻东、麻西两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0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麻东县首先在黄市、东义洲实行土改。至12月底,全县有81个村塆初步完成。这次土改的具体政策叫做打敌平分,也叫“平分土地”。口号是“打土豪、分浮财、分田地”。其具体作法则是由各地贫农团主持将一个村的土地进行普遍登记,然后按人口予以好坏搭配。驻扎在余家湾的部队一手休整,一手土改。期间,刘伯承几次来到余家湾指导休整、土改。据余仲彬老人介绍,他们见过刘伯承司令员,见过他的马,他们还骑过战士的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2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发出了《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造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10月,麻东县委及县爱国民主政府在木子店台子塆成立,辖黄白区、张家畈区、木樨河区、东木区、梅庄区、龟山区、阎家河区、东河区8个区,农村都先后建立了乡政府,乡政府设行政村。11月中旬,鄂豫区党委及军区正式成立,辖5个分区,设5个地委。麻城属第4分区,该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李友九,专员王克文,军分区由6纵16旅之48团、17旅之5l团及纵队教导团组成,司令员张体学,当时麻东县大队由6纵17旅51团3营8连、9连组成,约300支枪。张体学带领军分区部队,多次来到余家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春,刘邓大军实行战略转移,离开了大别山区,我军在张体学、白宪文指挥下,留下坚持大别山斗争。5月,麻东县黄市区、龟山区、东河区、三河区区干队,还有罗田一部分区干队共300余人集结在佛塔山,临时集结的队伍向木子店方向转移,走到火石坳与土顽郑家贤的队伍相遇。黄白区委书记谭申平急令黄白区干队长魏队长带领一个队阻击敌人,掩护部队撤退,敌人见势不好,慌忙撤退。战斗结束后,区干队向北撤退,过隘门关,在金刚山一带活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邓大军进入麻城后,发扬了当年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他们大力宣传党的政策,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驻进余家湾后,张贴布告,安定人心,战士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并帮助群众劈柴挑水,打扫卫生,修缮损坏的房屋。与群众共用湾前的一口井,总是优先让群众挑水。部队离开时,还专门派人挨家挨户查问部队借用的物品是否归还,凡损坏了的东西,均按价赔偿。1948年春节期间,部队尊重本地风俗,全部从群众家中撤出,在河滩上夜宿,第二天到群众家中拜年,军民关系非常融洽。大军撤离时,群众夹道迎送,主动出担架送伤员,还帮忙运送物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望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丽乡村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美丽乡村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进而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带领农民致富,推动建设向更高层级迈进,真正惠民利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家冲村虽经济基础薄弱,但后劲十足,有很大的发展潜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策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政策越来越好,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首先抓好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勤劳致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加大农村公路、水利、电力环保、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区位优势。李家冲村位于张家畈镇西南部,离镇区1公里,国道220擦边而过,交通便利。按照镇政府远期规划,国道220将穿过余家湾,区位优势明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优势。李家冲村有古老的庵子口庙,清初二七和尚墓气势宏大,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文优势。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张体学在李家冲村留下了足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李家冲村人杰地灵,重教兴文,人才遍布各行各业,都有热爱家乡、回报乡亲的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望未来,李家冲村拟订“1234”发展思路,即“一线串珠、二河添彩、三色相映、四业生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线串珠。锁定张家畈镇至李家冲村主干公路、至余家湾支线,拓宽、黑化、亮化,整治村庄,布设亭台,提高通行效率,打造景观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河添彩。整治境内李家冲、余家湾两段河段,疏通河道,垒砌石岸,消除灾害,方便灌溉,成为一线串珠的配套工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色相映。李家冲村有红色底蕴、绿色资源、古色文化,宣讲刘伯承、张体学的革命故事,挖掘庵子口、二七和尚的古色传奇,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品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业生财。李家冲村已发展有机稻1000亩、油茶500亩、菊花600亩、艾草200亩,还有板栗、蚕桑、油桐、乌桕等产业,基础较好,前景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村史馆2023031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