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田古寨的黎苗文化风情

海春居士

椰田古寨位于海南陵水县,距三亚市20多公里,与著名的蜈支洲岛、南湾猴岛景区隔海相望,是海南省展示黎、苗文化风情的窗口。这是椰田古寨景区大门。 椰田古寨四季如夏,气候宜人,椰树成林,自然的人文景观与浓郁的民俗风情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景区含有古老文化、奇特风情、椰风飘香、神秘傩蛊、小锤叮当等游览区,以独特的角度全方位地展示海南黎族和苗族原生态的生活场景。 在景区大门与寨门之间坐落着一座“黎苗文化展馆”。 展馆以图片文字、实物造景和真人演绎等不同方式展示了海南苗族迁徙路线、居住、服饰、饮食、农耕、狩猎、捕鱼、医药、工艺美术、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宗教信仰等古老的文化。 “傩神”是苗族信仰的神灵。苗族人认为遇到灾难时就会有傩神前来帮助。傩神有33种化身,能够化解一切苦难。 “黎锦”被称为中国纺织的活化石。 黎族织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被称作最奇妙“经纬艺术”,是黎族文化中最灿烂的部分。 宋末元初,黄道婆就曾来到海南岛,跟黎家人学习织锦,回到松江后经改进,发明了划时代意义的穿梭织机。 古居。 “蜡染”,与扎染 、镂空印花被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椰田古寨寨门。 黎族、苗族人非常好客,进入寨门有独特的礼仪。 黎族的进寨礼仪是撞臀、摸耳。苗族的进寨礼仪是唱歌、拦门酒。 古寨门内,椰树林立,椰田纵深。 吊脚楼上还保留着“*****”的历史印记。 “奇特风情区”展示的是黎族和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 制陶是黎族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早在史前时期,海南岛上已有黎族的先祖在此繁衍生息,他们的制陶术为这片荒岛留下了最早的文明印迹。 山栏架是海南黎族特有的凉晒架。 海南风大,利于粮食迅速脱水,加上太阳的暴晒,山栏架上晒出来的稻谷营养基本不会丢失。 “百年谷仓群”象鸟巢一样镶嵌在高高的椰子树间。 神树。黎族人尊大板根树为神树,因为大板根树树根巨大,坚固无比,加上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是黎族人配制黎药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黎家男女谈情说爱定情的地方。 图腾柱。 藤编手工工艺展示。 小广场上,伴随着“招龙舞”的乐曲声,开始了民族音乐歌舞的表演。 不少游客被其吸引,纷纷上前围观。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方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姿势。 酿酒体验区。 苗家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学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吊脚楼楼上住人,底屋四面没有围墙,专门用于饲养牲口。 椰田集市。 “拜贡”是椰田古寨的一种无人看管,约定俗成的交易方式,早晨把采来的菜摆放在台子上,有人买就会把钱放到旁边的篮子里。 苗药谷。 钻木取火。 比武招亲广场。 比武招亲台。 兵器。 “椰风椰香区”椰风婆娑,风光秀美,令人陶醉。在这里不仅可以喝到新鲜的椰汁,还可以品尝到芳香的椰片。 “黎家椰片”是黎族特有的一种食品。 黎家椰片,又称“炒椰片”。“椰子炒着吃”被列入“海南十八怪”之一。 夫妻树。 情侣树。 墙上这副多人拉手围着情侣树跳舞的画面是用椰树木段编成的。椰田古寨的姑娘不外“娶”,小伙不外“嫁”(同汉族风俗相反),有父母的地方叫做“家”,没爸妈的地方叫做“窝”。 “神秘傩蛊区”是展示苗家傩盅文化的区域。 “蛊”是一种毒,是苗家最神秘的东西。据说是由上百种毒虫,如蜈蚣、蝎子、毒蛇等相互蚕食,剩下最后一只,便成蛊毒。 下蛊,是苗家传女不传男的独特下毒技艺,据说是已婚苗女掌控男人的有效方法。 苗人结婚时,新娘趁新郎不注意,偷偷地把蛊下到新郎的酒里,新郎喝了以后如果婚外偷情,初始会浑身长满了红疙瘩,然后开始全身溃烂痛苦不堪,如果女方原谅,就会给吃解药。如果不原谅,男人就会痛苦的求生不成,求死不得。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椰田古寨,婚后男人感情特别专一,离婚率为零。 “牛魂阵”源于苗人的巫术传统,苗族人喜欢斗牛,被称作“剽牛”,牛角被当成勇猛的象征,男人佩戴牛身上的物件儿能够传递勇敢,同时将牛角,牛头,牛牙当作与神鬼互通的法器,而牛魂阵则是这种崇拜达到极致的表现。 “小锤叮当区”是展示苗家手工银器加工制作技艺的区域。 苗家银器展示馆。 中国银器看海南,海南银器看古寨(椰田古寨),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陵水英州椰田古寨是海南银器手工艺商品发源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之后,以最原始的方式依附于纯银,永远闪烁着月亮般光辉。 苗家银器制作,依然沿袭着较为原始且十分复杂的工艺,如古老的炸珠、鎏金、掐丝、拉丝等传统工艺。 椰田古寨人打造银制品的炉子和风箱。 打造银制品的工具。 白银雕塑《岭南一小锤》。海南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各个少数民族对银器的应用十分广泛,造就了银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 白银雕塑《岭南一小锤》的另一面。 银制品“大茶壶”。 银制品“聚宝盆”。 精致的银制品“凤冠”。 各个朝代的银器出土丰富,包括银佛像,银镶珠金翅鸟,鎏金雕花银饰盒,刻文银片,生活用品,饰品法器等等。这些文物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黎苗民族生活习俗的文化主题,也让我们看到了原始的手工银品的发展水平。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b><font color="#ed2308">—THE END—</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