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前来过几次西安曲江寒窑,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一走了之,这次我和老头俩都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来玩,又一次来到了西安曲江寒窑,这次仔细了解了解寒窑时故事。</p> <p class="ql-block"> 寒窑.故事是以王宝钏忠贞不渝的爱情传奇为主线,讲述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最终夫妻团圆的故事,是中国传统爱情观的重要体现,在中国民间、世界华人文化圈中具有广泛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玉洁楼,位于圆区主入口处,是后人为纪念王宝钏所建的四柱三间格局牌楼,也是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经典牌楼的代表。牌楼上的牌匾“曲江寒窑”,为当代著名书法家石宪章所题。“玉洁楼”之名,为清嘉庆十一年御赐,取冰清玉洁之意。</p> <p class="ql-block"> 故事传说,西安城南大雁塔附近的五典坡有一孔破旧的窑洞,窑洞上沿题有“古寒窑”三个字,相传当年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等待丈夫薛平贵归来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寒窑旧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传说美丽善良的王宝钏是唐朝末期一位丞相王允的三女儿,她的大姐金钏、二姐银钏分别嫁到官宦人家做了贵人妇,偏偏王丞相夫妻最疼爱的小女儿三姐王宝钏不愿听从父母的安排,要自己寻找意中人。</span></p> <p class="ql-block">王宝钏雕像</p> <p class="ql-block"> 于是王丞相在长安街头搭建彩棚,定于二月初二由王宝钏飘彩选夫。</p> <p class="ql-block"> 三姐泉 王宝钏在寒窑苦度十八年,做饭、洗衣、挑水、种菜,都在此泉用水,王宝钏在家中排行老三,因此称为三姑娘、三小姐故取名“三姐泉”。千年来泉水旺盛,水质甘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飘彩这天,彩棚四周人山人海,长安城里皇室帝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饱学才子不计其数,听说相府千金飘彩招亲,谁个不想趋炎附势,谁个不想巴望名门,接到彩球将是其一生的荣耀和敞开的仕途之门,因此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拥向彩棚,踮着双脚、伸长双臂、瞪大双眼紧盯着台上的一举一动,生怕失去这千载难逢的良机。</span></p> <p class="ql-block"> 王宝钏暗自佩服上了一个书生的功夫和胆略,见那群风流公子走开,连忙上前行礼感谢。书生略有些腼腆,连声说:“理当如此,小姐不必多礼!”书生愈是客气,王宝钏就愈是欣赏他,口中称谢不已,一来二往,两人便熟络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书生只说自己叫薛平贵,父母双亡,家庭败落,只剩下自己一人。在王宝钏看来,这书生不只是武功高强,而且知书达礼,虽然衣着寒酸,却掩盖不住气宇轩昂,不由心生爱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宝钏无视众多王孙公子的存在,毅然将彩球抛向她的意中人薛平贵!嫌贫爱富的王丞相得知女儿将绣球抛给了一贫如洗的薛平贵,勃然大怒,认为给自己丢了脸,令他颜面扫地,坚决不承认这门亲事。在软硬兼施、威胁利诱无效之后,毅然从“前门”赶出了薛平贵,“后门”赶出了王宝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宝钏与薛平贵相逢在长安街头,瞬间由相府千金变成了无立锥之地的穷人妻,他们来到了城南的五典坡,在一孔破旧的窑洞安下了家。虽然缺吃少穿,度日艰难,但两个人恩恩爱爱,不离不弃。每当薛平贵出去做工,王宝钏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做好饭倚门等待丈夫归来。这段日子也是王宝钏与薛平贵共同度过的最快乐的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宝钏在寒窑栖身之处</p> <p class="ql-block"> 当时已逐渐荒废的曲江池鸿崮岸沟一带出现了一匹鬃烈马行妖伤人,附近的人吓得不敢出门,致使农桑荒废,朝廷为此贴出皇榜招募能降妖马的英雄。薛平贵不顾安危,勇敢地降服了妖马(此马可能是上林苑逃出来的御马),被朝廷封为侯军督府(预备役军官)之职。时值西凉国反叛,公开与唐朝为敌,王宝钏的二姐夫魏虎为霸占宝钏,经过一番运作,将薛平贵改任为征讨西凉的先行官,并要求他即日起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与薛平贵依依惜别之后,王宝钏在寒窑天天盼望着丈夫早日凯旋,可恶的魏虎克扣了薛平贵给王宝钏的生活费,并且截留了书信,隔断了两人之间的一切联系,多次骚扰宝钏,或在寒窑,或在途中,不但用下流语言挑逗,甚至动手动脚,进而威逼利诱,都遭到严词拒绝。王宝钏艰难度日,靠挖野菜维持生活,寒窑附近没有荠荠菜,据说当年是被王宝钏挖光了。后人借王宝钏之口作《寒窑秋夜》七言诗一首:“风情月淡蛙声叫,独卧寒窑静寂寥。借问何人惊梦觉,麻纱窗外竹萧萧。”直到18年后薛平贵凯旋,他们夫妻才得以团聚,并彻底清算了奸人魏虎的罪行,将其所克扣的钱粮全部讨了回来。戏剧《算粮》表现的就是上述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宝钏勇敢追求个人的婚姻自由,在寒窑苦守18年,冰心不变,忠贞不渝,她的身上体现了我国古代妇女的勤劳勇敢、正直刚烈的高尚情操。王宝钏故事的流传,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美德,深受老百姓喜爱、同情和敬仰。</span></p> <p class="ql-block"> 寒窑遗址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东南隅,曲江池东南鸿固塬鸿沟坡岸。紧临曲江遗址公园 ,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相传王宝钏在此居住。当年薛平贵征战西凉,王宝钏只身居住于此,苦守十八年盼夫归来。后人将该窑洞称为“寒窑”,意为贫寒之寒、思夫之寒。</span></p> <p class="ql-block"> 思夫亭,这里有快大石头,据说,当年王宝钏在寒窑苦守十八年期间,常坐在这块石头上思念丈夫,夫妻团聚后,薛平贵被妻子这份情意所感动,为此石取名为冰心石。</p> <p class="ql-block"> 寒窑遗址分上下两层共有窑洞十二孔,寒窑内部游览寒窑,行至沟口,首先映入人眼际的是一座玲珑精巧的小角亭,名叫“思夫亭”,是王宝钏登高远眺、盼夫早归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经思夫亭,依南坡前行,便是屹立在崖脚的五间大殿,名为“贞烈殿”,蓝砖青瓦,雕梁画栋,甚是富丽堂皇。殿内塑有王宝钏与薛平贵的彩色塑像和薛平贵降服红鬃烈马的出征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贞烈殿 “贞烈殿”是民国时期杨虎城将军之母孙一莲老夫人,在杨虎城将军主张对日作战时,以王宝钏精神稳定抗战后方,激励抗战将士奋勇杀敌而修建的祠堂。</span></p> <p class="ql-block"> 顺此继行,进一圆形砖门,便是寒窑古院。上下有两层彩楼依崖而建,飞檐翘角,廊亭飒然。下边两窑为“别窑”和“探窑”,分别塑有王宝钏斟酒别夫,其母前来探女的塑像。这是根据戏剧《五典坡》中的两节剧情而塑。从“别窑”沿楼梯而上,越过成仙洞,便是“茹苦洞”。相传,这里就是王宝钏当年生活起居的寒舍。洞内仅有一个小土炕,炕前洞壁上只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窗户,窗框是几根歪斜的树枝,洞内幽暗无光,炕下仅有两人转身之地。</p> <p class="ql-block"> 出了窗院向东,即是“妖马洞”,相传此刻薛平贵所降妖马的藏身洞穴,洞长100多米,窄狭曲折,漆黑清冷,游客需要摸索着才能前行。出了另一洞口,始入后沟,这里是秦汉时代宜春苑所在地,山林悄静,悠然自美。如今寒窑周围爱情会所比比皆是,成了年轻人谈情说爱的神圣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雕塑整个是以青铜制作,树叶代表着永生和源泉,而树叶中的一对男女则象征着永恒的爱情,赋予了其美好、微妙永恒的爱情主题。</p> <p class="ql-block">鹊桥相会</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沾沾这神圣爱情之地的福气!愿我们的生活永远甜甜蜜蜜!愿我们的家庭永远和和睦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