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宁德徒步记

金之牛

<p class="ql-block">  环宁德城区一圈到底有多少公里?可能是好多人心中的一个迷,我想揭开这个迷,遂产生了环宁德徒步行的想法。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多,首先得有时间,其次得有兴趣,再一个还得有体力精力,所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的一位老朋友曾兴致勃勃的想和我一起去环东湖,可他实在挤不出时间:周一到周五要带孙子,周六周日全家团聚他得买菜做饭,即便这两天中有一天空了,也得陪老伴去逛街购物,好不容易孩子公休假或节日来了,又张罗着去旅游……,看起来一个小计划,最终实行不了,只能做做口头革命派!</p> <p class="ql-block">  今年年中我制订了必须完成的两个目标:一、登临宁德电视塔;二、环宁德徒步行。10 月13 日我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现在只剩一个目标,就是环宁德徒步行。我是个言出必践的人,虽然只是跟爱妻一人说过,我也将兑现承诺看得比泰山还重,目标必须实现。</p><p class="ql-block"> 长距离健走容易发热出汗,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太冷的天气不适宜。关注了一下天气预报,11月28日天气晴好,温度适中,我决定在这天完成年度第二目标。</p><p class="ql-block"> 11月27日,爱妻特意买了一只农家鸡,精心烹调做成黄焖鸡,另外给我准备了一盒菜米饭,两只五香咸鸭蛋,炒制了新鲜蔬菜,饮料方面,除一瓶黄家老酒外,还带了两瓶冲泡好的高山绿茶,又往背包里塞进几粒水果,后勤部长考虑得太周全了。爱妻一向鼎力支持我所有的合理想法和做法,我必须向她致敬,感谢她为我所做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装备总重量8·25Kg,基本上都是吃的喝的,长途跋涉一天所需要的能量补充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  通过几次半环宁德的体验,估计环宁德一圈应在30公里左右,我初定以十二分钟一公里的速度走完全程。</p><p class="ql-block"> 7:30准时出发。前一天我已仔细查阅地图并制定好行军路线:将蕉城北路与鹤峰北路交汇的北环岛作为环城起点。7:50到达北环岛开始环城。沿蕉北路北行至生辉路口左转前往金涵。8:06到达金溪大桥,该大桥加宽工程正在进行,车辆不得通行,但行人可过。金溪大桥北岸左侧,是一处居民休闲点,地名叫涵道。此处有一所会场道馆、一座大圣庙,会场边上,一棵巨大的古榕树,树干直径有两米多,树冠覆盖大约有一亩地左右。询问当地老人,居然谁都说不出它有多少年树龄,有的说几百年,有的说上千年,有一位老大哥说金涵开埠就有此树,因无铭牌还是由有经验的人去自己推断吧。</p><p class="ql-block"> 8:24 由桥头出发穿越金涵镇。金涵镇是宁德著名畲乡,中华畲族宫就在该镇.附近,是了解畲族人文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由此往左是麒麟寨水上乐园,往右经民族中学接104 国道。8:55 到达硕丰,这里有一分道前往宁德著名景点上金贝。上金贝不仅是畲家风情寨,更是明代逃亡皇帝朱允炆的归踪之处。当年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起靖难之役,从北京打到南京,推翻建文帝朱允炇宝座夺得皇位,逼得建文帝仓皇出逃。但逃到何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数百年来明史第一迷案。2008 年在宁德金涵镇金贝寺附近发现一座构形奇特的古墓,经多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多次踏勘考证,结合历史记载以及其他实物,认定这座古墓即逃亡皇帝朱允炆之陵,困扰史家六百年的明代第一迷案终于破解。原来建文帝出逃之后,因到处都是朱棣耳目,一路潜行到相对交通闭塞的福建,在福州雪峰寺落发为僧,后被三保太监郑和寻访到,郑和因与明朝廷的特殊关系向朱棣隐匿了事实,建文帝为求安全还是转移到更为隐蔽的金贝寺,最终圆寂于此。宁德市政府以此为重点开发上金贝新景区,既可品味畲家风情,又可游览奇特的帝陵古寺。如今上金贝已成到访游客的必探之地。</p> <p class="ql-block">  涵道会场</p> <p class="ql-block">  涵道附近的大圣庙</p> <p class="ql-block">  这棵树当地人谁人说不清楚树龄多少年。</p> <p class="ql-block">  金涵镇街市</p> <p class="ql-block">  前往上金贝景区路口</p> <p class="ql-block">  建文帝陵特殊加石刻纹记</p> <p class="ql-block">  帝、佛合一的特殊墓陵</p> <p class="ql-block">  下兰村铭石</p> <p class="ql-block">  9:00走到下兰村,稍作休整。宁德市正烙力打造金溪景区。金溪景观打造有双重意义,一是防洪,一是观景。自金涵小金溪与金溪会合处起,直到金溪汇入东湖,沿金溪的防洪景观工程绵延近十公里,可谓浩繁巨大,估计前后得用十年左右时间方可完毕。下兰村一带已在逐步开发,过程较长,难免一些地段垃圾成堆、狼藉遍地。</p><p class="ql-block"> 9:40 再次起步,9:53到溪口桥头,由此上山有一座682 年历史的金轮禅寺,数月前我曾到过,无甚奇特,眼下正在募资增建改造,此间不复赘述。</p><p class="ql-block"> 10:25 到达水岸阳光对面的红砖石栏杆景观道,此处风景特佳,拍照助兴。</p><p class="ql-block"> 10:46 到达闽东中路,11:00到达人民广场,11:07由闽东中路右转顺和畅路到湖滨路长江支隊纪念园。到长江支队纪念园是计划之外的,原本是沿闽东路一直到火车站,但因饭点到了,找一个优美的用歺环境十分重要,因此临时起意到这里歇憇用歺。</p> <p class="ql-block">  行进在上兰村金溪边的黄土公路上。</p> <p class="ql-block"> 溪口村至兰溪大桥间的红砖石栏杆栈道,在此小憇观景,对面便是水岸阳光小区,数年前这里曾经有简易临时桥,溪边有休闲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  对面便是水岸阳光商住区</p> <p class="ql-block">  长江支隊纪念园就在东湖边上。东湖是福建省第二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水域面积约300公倾,含湿地树林总面积约六平方公里多。近年沿湖先后修建了南岸公园、北岸公园、大门山公园。东湖不仅是宁德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也是鸟类的天堂和乐园,东湖的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共有约110种鸟类在此栖息或寄居。</p><p class="ql-block"> 用歺前我打了个电话给爱妻,意在向她汇报行程,不料她今天带着孙子与儿子一起出来钓魚,恰好也在长江支队纪念园左近,我们不约而同的走到了一起,真叫心有灵犀一点通。</p><p class="ql-block"> 坐在东湖边,看着湖光山色,听着悦耳音乐,在妻子和孙儿的陪伴下饮酒进食,天伦之乐莫过于此也。</p> <p class="ql-block">  长江支队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  长江支队纪念园铭记</p> <p class="ql-block">  山西长治市捐赠长江支队纪念园的铭石</p> <p class="ql-block">  11:47用饭毕告别他们独自前行。12:18到金马北路口,左去火车站,右去师范学院,我顺金马路往前再左转沿学院路往师院方句,12:31到马山村。这里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宁德特大桥工地起点,右转往金蛇头,前行便到师范学院正大门。十月份第一屆全国青运会击剑比赛便在师院体育馆举办。我曾数次从马山村步行到金蛇头,可说是轻车熟路了。金马防洪海堤始建于1958,几经周折建成于1965年,自马山金蛇山到岐头贵歧,全长2465米,在抗台风海啸中的作用是不言用说,主旨是在围恳开发东湖塘大片的湿地。我曾数次走到这里领略海边风光,看村民晾晒海带,观赏那片小得可怜的红树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建金马特大桥桥桩</p> <p class="ql-block">  金马特大桥桥桩现场</p> <p class="ql-block">  走在大堤上,左边是动车道</p> <p class="ql-block">  金蛇头村25孔水闸,17路公交车直达这里,我们常从南岸景观步行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早年的宁德县东湖水产购销站。</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大闸门上拍海潮进退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金蛇头等候捕捞船回来的村民和小贩。</p> <p class="ql-block">  走出金蛇头村。</p> <p class="ql-block">  13:22到达南岸景观公园,我就坐在观景台上看浩瀚的湖水,观赏路边逐渐开放的冬梅,当然还有湖中扑腾翻飞的野鸭、白鹭、大雁,东湖绝佳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过路的迁徙候鸟,它们也给宁德市民带来了欢乐。</p><p class="ql-block"> 休息20分钟后,沿着林聪路前行,这已超越我自已拟定的路线,我想走的范围更大一些吧。途经两次曲折,一路走到贵岐村。贵岐村也是一个海边村我却有所不知,一路误打误撞直走到贵岐防洪海堤上。这一带湿地,沼泽,养殖塘颇多,也少不了它们的重要伴侣白鹭。我以为自己迷路了,好在远远望见,美伦大饭店的尖顶,心里踏实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市区就在眼前!顺着海堤经岐头村走到美伦大饭店,这一带我是极熟的了。</p> <p class="ql-block">  南岸公园的花卉、绿地</p> <p class="ql-block">  15:00终于到了报恩寺。报恩寺位于宁德市城南,始建于公元868年,距今已1147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剎。报恩寺规模恢宏,占地面积70亩,座西北朝东南,背倚青山,庄严古朴,气势磅礴。报恩寺久负盛名,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因交通便捷,周边风景奇特,环境优美,素有小桃园之称,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佛门圣地和旅游观光的好场所。历史无常,千余年间,报恩寺几经兴废,历经沧桑,走过漫长的苦难历程。文化革命中报恩寺遭遇重大劫难,几乎全毁,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今三十年方始初成。但愿这次修复之后欣逢盛世,国泰民安,香火能再度鼎盛永葆不衰。</p><p class="ql-block"> 报恩寺休息半小时,15:30出发,这时路径已十分简单,只需沿鹤峰路一走到底,便回到起点北环岛。鹤峰路特别长,走了整整一小时,16:30才到北环岛。至此我顺利完成环宁德徒步行,当然我还得走回家。16:49到家,妻热情迎接,庆祝我又完成一次壮举。</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将,总的走路时间算了一下是425分钟,用于环宁德的时间是358分钟,据此计算,我在近九小时内走了35.42kg,而环宁德一圈是29.83kg,虽不能保证精确无误,却也八九不离十。</p><p class="ql-block"> 如果在20年前,环宁德市区只需两小时!</p><p class="ql-block"> 宁德城区还在不断扩张,我这次环城区并未将漳湾计划在内,也沒走火车站那边新开出的路线,否则公里数还不止这些。</p><p class="ql-block"> 我上一次一天之内步行70华里以上,则要追溯到一九六六年,那年我们红后代长征队,用43天时间,从南通步行到北京,其中走路最多的一天走了110华里,走了十四小时。</p><p class="ql-block"> 步行或健走几十华里,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或许一个山区老农,每天都在重复这件事,而对于三点一线的办公族,或者生性慵懒一天走不了几百米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甚至是一种体能考验,你会去尝试一下吗?</p><p class="ql-block"> 记於2015年11月29日</p><p class="ql-block"> 整理于2020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 后记:不知不觉,环宁德徒步行已是五年前的事儿了,那年我还沒学做美篇,这份资料是我从自己五年前的微信朋友圈中发掘出来的。五年间宁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金蛇头村已经完全开发,25孔水闸改造完毕,沿金溪景观工程基本完工,金马大桥通车后环宁德徒步再也不用走金马海堤,等等。</p><p class="ql-block"> 人生中好多事无法重来,我曾经步行四十三天从南通走到北京,我曾经步行走过好几座长江大桥和黄河大桥,插队农村几年里发生过许多故事,而跌宕起伏的人生更是一部大戏,这些都是我的历史,我想用回忆的形式把这些一一写出来~~不为留芳百世,只为余生增辉。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细细回味自已的经历,写下一段段自已的故事,那是何等的快意之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