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冬天的记忆

凤凰嘴人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西安最低气温零下十度,好在家里有暖气,单位也有空调。中午有事儿出去一趟,那叫一个冷,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冬天“烤火”的那些事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老家一天两顿饭,早上十点一顿,下午四点一顿,所以早上我们上学就特别早,六点半到校,外面黑漆漆的,路上除了上学的孩子,基本上看不到行人。初冬的时候家里一般不会提供取暖的东西,只有到了三九天,家里才给带火,都是自制的小火盆,用漏了底的洋瓷盆,盆延儿上钻上几个孔,用铁丝拧在一起做成可以提的样子就可以了。家里条件好的,就烧上一盆“银炭”火,书包里还背上一些,等盆里的炭快完了就续上,这种炭比较耐烧,所以一早上都有火烤。条件差的就烤“复炭”,这种炭没有“银炭”耐烧,偶尔还冒烟,相对来说便宜,我烤的是“复炭”,第一节课上完就没火了,课间就蹭火烤,上课了就只能干冻着。那些带炭的同学可忙了,因为有的时候上课没注意,火灭了,他们就和火没灭的换一个火种,拿嘴吹的,拿书本扇的,过道里全是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放学了回到家里,饭已经做好了,火盆里也有妈妈从灶洞里铲出来的火炭儿,这种炭不耐烧,基本上吃完饭就没有了,孩子们去上学了,大人们也都有事要忙,所以家里白天就不生火。晚饭也是烤着火炭儿吃的,吃完饭趁着身上还有热气儿,快快的把作业写完,天气特别冷的时候,也会续一点儿“复炭”,火盆旁边烧几个葡萄糖瓶子,晚上暖脚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过年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老家讲究“三十晚上的火”,所以到了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生一大盆“银炭”火,一家人围坐在火边聊天守岁,后来电视普及了,一家老小就围着火盆看着电视吃着零食守岁。所以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还有火烤。</p>